飞鹿言情小说网

我,在综漫世界掀起百鬼夜行! 第46章 不要在饮酒的时候吃葡萄【第三更】

地上的鸡头在空中跳了几下,就凭空消失了。

而窗台上的带血麻布也烧起来,绿油油的火焰直接化成了一只狐狸的形状。

“嗖”的一声钻进了爱子身体。

……

突然刮了一阵风,有一个葡萄被风带了下来,直接砸到井田头上。

他的梦又回来了。

原先他磕头的女人也再次变成画中人。

井田握紧拳头,眼中是仇恨的火焰。

他回厨房去拿篮子还有一把剪刀。

每一串葡萄的植茎处,他都会用剪刀咔嚓一下。

奇怪的事情发生了。

海坊主直接指向他们,“你们看葡萄藤好像在流血,它已经有了生命。”

从断茎处,大家瞪大眼睛,葡萄藤真的好像在流血。

它流的是浓绿色的液体……

将葡萄挨个装好。

井田便关上院子的门。

很快他就到了征收葡萄的武士们跟前。

他又带上了那副卑微面孔匍匐在地,向武士们献上自己种的葡萄。

“他又在笑。”

小葵将手边的点心丢了,觉得恶心。

像原先那个醉酒武士将刀放在他脖子上一样的笑,冷笑。

其中一个收葡萄的武士拿着刀面贴在井田的脸上。

“今天就属你的葡萄品相最好!”

后面跟上来的武士催促,“快点吧,去得早县长大人开心,一定会重重有赏。”

武士将刀收起来。

“一定会赏你的!”

井田低着头,“都是武士大人们的功劳,如果小的得到赏赐,你们拿大头,我是小的。”

两名武士被他捧的心情大好。

“爱子死了一年了吧!你也该找媳妇了,到时候我们也帮你观望观望。”

“是……好的,好的,谢谢!”

井田唯唯诺诺的跪在地上,头也不抬。

贵族的奢靡不分任何节日,哪怕是盂兰盆节。

县长府内,有头有脸的武士都来参加盛宴。

葡萄是珍贵的水果。有武士的推荐,井田的葡萄首当其推。

县长先于大家品尝葡萄,赞不绝口。

很快葡萄就被大家吃得一干二净。

宴席一直延续到深夜。

喝的伶仃大醉的贵族、武士们纷纷回家。

“今天的宴会真不错,尤其是最后的葡萄,让人回味无穷。”

其中一个武士打着酒膈。

“听我的属下说,是井田送来的哦。”

那男人发出“嘿嘿”的笑声。

“我记得,我还跟县长一起参加过他们的婚礼,他的那个夫人,爱子,真不错。”

“真的有那么漂亮?”

“对呀,妈的,居然嫁给了井田那软蛋!”

他一说完,突然酒劲上来,直接跑到一旁扶着墙壁干呕。

他一边吐还一边笑话自己,“酒量越来越差了。”

可他说完这句话,就吐得愈发厉害。

不光有食物,还有酒气。

闻起来奇臭无比。

奴良俊人他们一群人看着两个武士吐成那样,都纷纷掩住口鼻。

小葵更是捂着鼻子忍不住也吐了起来。

突然那个先吐的男人又一阵恶心。

好像有什么东西从食道里爬出来。

他忍不住。

哗啦,哗啦。

“yue……”

竟……竟然把自己的内脏吐出来了。

不光有内脏,还有血块。

“肚子好疼,救我!”

那些血块在地上颤抖着,扭曲着,融合着……

它们竟然化成一张人脸。

戈薇捂住嘴巴躲在奴良俊人和犬夜叉身后,只留一丝缝隙。

是……爱子。

可他求救的另外一个武士,跟他的状况一模一样。

那两名武士的身体已经受不住控制。

头皮发麻。

感觉到身体像是即将吹爆的气球。

最后五官全陷进皮肤里。

就像是脖子下面顶了个巨大的葡萄。

“砰——”

“砰砰——”

“砰砰砰——”

几声闷响,这两个武士的身体直接爆炸了。

第二天很快就来了。

县里开始出现恐怖的传说。

许多武士都受到恶鬼的诅咒,吃了葡萄后吐出内脏,身体爆炸。

其中就有喜欢吃葡萄的县长大人。

很多活下来的武士,越来越怕,他们寻根究源,找井田追究原因。

然而井田已经把自己跟葡萄藤捆在一起。

他把自己烧成了黑炭。

葡萄藤上缠着的竟然是一颗骷髅头。

凤凰火都忍不住像呕。

真的是好奇害死猫。

到现在,井田家厨房的大锅里还在熬着沸腾的肉汤。

有个武士他拿军刀挑起一块骨头,吓得扔进了锅中。

那……是人骨。

画面又跳转一年前,爱子生孩子的场景。

原来井田向狐仙许愿,保佑他妻子和孩子平安降生。

没多久,接生婆就从屋里哭着跑出来。

“爱子和孩子都死了。”

井田五雷轰顶。

他抓着接生婆的衣领,“不是你让我求狐仙的吗?”

接生婆断断续续的开口,“有,有另外一种可能,你的孩子不是你的,狐仙也无能为力。”

井田后来回忆起他以前卖力工作。

他从外面打鱼回来,爱子总是强颜欢笑,眼角还残留着泪痕。

原来他的爱子被县长大人看上了。

接生婆害怕井田会杀自己,建议他种一棵葡萄树。

……

故事又开始继续轮回。

又变成井田拿着鱼去换盐。

——————————

PS.求鲜花,求收藏,求月票,求一切能求到的



  飞卢小说网 b.faloo.com 欢迎广大书友光临阅读,优质火爆的连载小说尽在飞卢小说网!,
上一章  回目录  阅读下一章
(按左右键翻页)
我,在综漫世界掀起百鬼夜行!书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