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章
不仅仅是陇右道开出了黄金矿。
大夏皇家勘察队在奥洲大陆上收获满满,除去已经开采的矿产,一共挖掘出一百多个矿产。
各种矿物资源预估每年开采五千吨。
其中,西奥地区最为显著。
一座超大富铁矿奠定了未来二十年内大夏不会缺少钢铁。
这一切都要归功于奥洲出色的地理环境,满足了富铁矿产生的所有条件。
奥洲四周与许多星球板块连接,北有巽他板块,东接太平洋板块,西边和南边分别和印度洋板块、南极板块相连。
这些板块相互挤压,将奥洲大陆抬出海平面,在周围形成大量火山,火山不断喷发,为铁矿形成提供巨量铁元素。
这些火山有很多都分布在大陆周围的海底,当岩浆喷发出来之后,炙热的岩浆经过海水的冷却解析作用之后,分离出来的铁矿附着在大陆附近并不断聚集起来,经过长年累月的积累,形成了大量的铁矿矿床。
经过勘察队初步勘察,得出令人欣喜的结论。
整个奥洲大陆蕴藏着五千万吨铁矿石,占据全世界总储存量百分之三十以上。
品质优质到几乎不用处理即可装船起运,在满足国内需求后,即可大量出口。
不仅能赚外汇,还能借此与其他国家谈判。
并且,煤矿这种重要资源,奥洲也是多到离谱。
就在江南道一个名叫猎人谷的地方,发掘出一巨型煤矿。
煤矿井田面积63平方公里,地质储量1.4亿吨,可采出煤量5000万吨。
不仅多,开采难度成本都不高,煤层厚度4.5-7.5米,煤层倾角4,埋深450-700米。
并且,煤炭品质极高,煤质为低灰、高发热量烟煤,发热量8000Kcal/kg,具有炼焦煤的流质特性,可直接用于冶金。
江南道作为大夏第一块领土,一切基础设施都很完善,铁路早早通到了这片区域,只需要建设起配套洗煤厂即可源源不断的产出煤炭。
其余的矿产虽然比不上煤炭和铁,但含量同样不少,都排在世界前列。
如此资源加上地理因素,大夏想不腾飞都难。
看着上述整理的资料。
王离满意的点点头。
系统给予了开局礼包使用虽然很爽,但不确定下次还有没有。
奥洲发现了如此多矿产,哪怕系统不支援资源,也能靠着奥洲资源发展大夏。
翻看着由农业部,资源部联合整理的资源最末尾。
王离眉头不由的紧皱。
资料末尾提出了对农业前景的悲观。
奥洲大陆面积虽大,但气候干旱,尤其是中部以及西奥地区,都处于热带沙漠气候或热带草原气候,土壤肥力也不足,对于种植业又是一个坏消息。
环境承载力差,是奥洲无法避免的问题。
农业仅限于江南道,陇右道,淮南道三个地区。
这三个地区降雨量足够,又拥有平摊肥沃的土地,畜牧业和农业互为补充,保障土壤肥力。
但,问题同样存在。
降雨量足够不代表着用水量足够,由于干燥的其后,水系蒸发量巨大,导致灌溉水源不足,全年径流量不足。
为此,王离召开了农业,畜牧部联合会议。
工业是强国之本。
而农业是立国之本。
没有饭吃,没有人,再强大的工业体系都要崩塌。
前两年,由于要大力发展工业,选择性遗忘了农业,一个强大的国家总不可能粮食都要依靠进口吧。
这相当于命根子被他人掌握在手中,随时都能要了大夏的命。
大夏农业部部长欧阳毅,大夏畜牧部部长司马光急匆匆赶到军政院。
二人互相对视一眼,心中满是期待。
大夏的建设终于要轮到我们了?
等这一天,等太久了!
看着军部每天忙得热火朝天,走路鼻子朝天,根本不正眼看其他部门,而他们农业部,畜牧部就像是养子,根本没人待见。
终于要翻身做主人了。
王离赶来,简单阐述了一下对资料中农业畜牧业的看法。
话音刚落。
欧阳毅立马站起来表态。
“陛下,我农业部在这里做出表率,我们只需要一小部分资源和人力。”
“我们能将江南道变成为真正的塞外江南,种植上小麦和大麦,在保证大夏所需后,再给大夏创造外汇。”
说罢,欧阳毅戳了戳司马光。
司马光为人含蓄,憋了半天才说出一句话:“俺也一样!”
王离对二人的决心毫不怀疑,默默说道:“资源我可以给够,你们尽管向我们财神爷开口。”
“但,人力只能给一部分。”
此话一出,二人面面相觑。
农业和畜牧业都需要大量人力才能完成,有钱没人干屁?
还不如没钱有人呢。
欧阳毅刚想提出自己的意见。
王离摆手打断了他,继续补充道:“传统农业不再适应社会,我们应该追求机械化,精度化生产。”
“用少量的人口养活全国。”
“大夏实际种植面积不多,更不能靠老天爷吃饭。”
“机械化决定速度,精度化决定产量。”
“十个人干的活,一台机器足够完成。”
“你们去科研部,向他们申请制造农业机器,财政对你们两个部分不限制开放。”
“我只有一个要求。”
“用最少的人养活最多的人!”
二人一听到财政不限制立马来劲了,齐齐敬礼举手。
在初步解决国内农业问题,王离视线逐渐投向国外。
大收割时代即将开启!
飞卢小说网 b.faloo.com 欢迎广大书友光临阅读,优质火爆的连载小说尽在飞卢小说网!,
五一读书!充100赠500VIP点券! 立即抢充(活动时间:5月1日到5月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