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捐寿,只要能救我妈妈,我愿意。”丽姐毫不犹豫的回答。
这也出乎了易先生的预料,持着将信将疑的眼神俯身贴近丽姐,又谨慎的问道:
“捐出你十年的阳寿,你妈妈可以再续阳寿十年,可是你却要折寿十年,你可是想好了吗?
这个法事一旦开始就没有回头路了,你真的要这样做吗?”易先生又一次问道。
“是的,我愿意,易先生,您放心吧,我绝不后悔。”丽姐又一次同样坚定的回答道。
易先生慢慢转过身去,望向佛龛上的神像,紧锁双眉,好一阵子才开口说道:
“好吧,抽屉里有张黄纸,上面我已经写好了需要准备的法事用品,下个星期二是阴历十五,
就那天开坛吧。”
“好的,谢谢易先生,那我现在就回去准备。”丽姐愁云半去,谢过易先生转身离开。
就在刚要出门的时候,易先生扭头对丽姐说:
“提前一天我会给你打电话,告诉你时间和地点的。”
“好的,我知道了。”丽姐一边往外走,一边说着。
脚步声渐远,最后是院门“咣当”一声的关门声。易先生转回头,面向神像双手合十,喃喃道:
“本是轮回,阴阴阳阳,渡人渡己,早成正果。”
第二天,天还未亮易先生便起床净面,而后来到佛龛前上香磕头,跪拜后又从佛龛上取
下十几打黄纸,又用一个小钵倒入一些香灰,又倒入了昨天准备好的鸡血,用一根金色细杵
不停的研磨搅拌,直至稀稠。
佛龛前又一次跪拜后,用金色细杵沾着钵里的鲜红色液体开始在黄纸上写符,几十张黄
纸上有的写得一样,有的写得不一样,每一笔落笔坚定,印于心中之像拓印于纸之上。此时,易先生已经满头汗水,衣襟浸透,其注意力集中于纸上,全身力气集于金色杵尖,仿佛此刻
已无人无物,只存心与念之境。
天色渐亮,已有鸡鸣。易先生用红纸将写好的符包裹好,恭恭敬敬放于佛龛纸上,整理
衣冠,再次燃起香跪拜,而后盘坐与神像前,双手合十,双目闭合,意念中不断重复着经文。
此时寒冬,寒风刺骨,大雪纷飞,直至未时天气才有所缓和,透过云层依稀能看到灰蒙
蒙天际中的太阳。按照易先生昨天的安排,小和尚怀揣着几大块黄布来到易先生处。进来后
关好院门,进入中厅,但是小和尚并未进入供堂,而是在门帘后等候。稍后不多时,听到易
先生说道:“心觉,进来吧。”
小和尚听后缓步进入佛堂,轻声说道:“易先生,东西带来了。”说着掏出怀中的黄布,
紧接着又说到:“师傅说不能见光,我一路放在棉衣里,我一路也没有跟任何人讲话,怕动
了它的念。”
易先生缓身站起,微身双手接过黄布至于佛龛之上,告诉小和尚:“心觉,回去跟师傅
说,十五那天子时准备诵经,切勿有外人,烦劳各位师傅了,香火钱我会亲自去供上。”说罢
转身去了中厅,小和尚也跟随着出来,并随声回到:“易先生,请放心,我会把话带到的。”
易先生,打开了中厅的柜子,伸手拿出一顶毛绒棉帽子,转身戴在小和尚头上说:“这
么冷的天,你光着脑袋可不行,出门带上这个吧。早点回吧。”
小和尚双手扶了扶帽子,轻声说道:“易先生,诵经的时候我能去吗?”
易先生嘴角微杨,说道:“问问你师傅吧。好,快回吧,一会师傅该着急了。”
小和尚一边走,一边跟易先生说:“好的,我回去问师傅。”出了院门便慢慢融于灰蒙蒙
的视线里了。
与此同时,丽姐也在准备着法事的东西,因为这些东西不能带进屋,就在院子里的仓房
放着。纸人、纸动物,金银纸元宝,一米左右长的香,还有堆成小山的一包包烧纸,碗筷案台……等等等等,还有活鸡。
准备这些东西是不敢让妈妈知道的,天下没有妈妈会舍得自己的女儿给自己捐寿的,所
以,这些天丽姐都没有敢去看妈妈,担心被妈妈看出来,都是一个人在操办,好在有自己的
家,没有跟妈妈住在一起,否则这些事情还真不好办。
转眼到了星期一,丽姐的BB机突然响起,一看来电知道是易先生的,赶紧找了一个公
用电话亭回了过去。
“喂,易先生,明天的时间和地址您说吧。”丽姐说道。
“明天晚上七点半,在后大坝,你从家出发后每走一百米左右就撒一把五谷,路上不能
跟任何人说话,回到家后七天之内不能去看你妈妈,还有等等等。”易先生说了好多,丽姐
也是认认真真的记在了小本子上,生怕落了哪一件事。
打好电话,丽姐急匆匆的去借了一辆倒骑驴三轮车,骑回家后将所有法事需要的东西都
装在车上,准备明天去用。
时间过得很快,星期一晚上十点左右,易先生准备东西要去寺里。先用小和尚拿来的黄
布将此前准备的符和各种法器分别包好,几枚大钱系与腰间,几道符放于口袋、腰间、前后
胸等位置,又用香灰擦拭眼皮、额头、头顶,钵内清水一饮而尽。
子时一到,寺内大殿之内诵经声起,几十位僧人盘坐大殿右侧,面向佛像,易先生跪拜
佛前,位于大殿正中间面向佛像,主持师傅带着小和尚在大殿左侧站立诵经,易先生用黄布
包裹的两个包裹至于佛龛之上。
一个时辰过后,诵经声止,右侧僧人全体缓身起立,主持师傅放下手中念珠垂挂于胸前,
拿起佛龛上的钵缓步走向易先生,围着易先生绕了三圈,一边绕圈一边用手指沾着钵里的清
水弹向易先生,口中不停的念叨着经文口诀,随后便带头走出大殿,所有僧人跟随其后也走
出了大殿,各自回了。
此时,只有小和尚还未离去,易先生从身旁的包里拿出黄布包裹的香火钱,示意小和尚
拿过去放在佛龛上,小和尚显然不知道这是香火钱,毕恭毕敬的上供在佛龛上,随后也径直
离开了。
易先生,此时跪拜磕头,缓身起身,取下佛龛上祭祀过的两个包裹离开。
就在他踏出大殿一瞬间,感觉体内血流上涌,直攻心头和脑顶,此刻,他立即明白,没
有了神像和修行僧人的庇护,自己是压制不住这股力量的,还好有黄布包裹,不至于破了自
己的法,想到这,他加快脚步,赶回了自家供堂,盘坐与佛像面前,尽量压住这股力量。
那块黄布为何有如此力量,可以包裹这股力量,原来这几块黄布乃是寺里佛像身披袈裟
的一块衣角所制,常年香火供奉,佛身加持,如来佛主曾说:穿我的袈裟,免坠轮回。观音
菩萨也曾说:着我袈裟,不入沉沦,不坠地狱。易先生也是早早做好了打算,借助袈裟之力,
控制这股力量。
星期二晚上五点左右,北方的冬天,天已经完全黑下来了,丽姐把三轮车推出院子,向
着后大坝的方向骑去,可能是此前刚下过雪,又赶上云也散去,月光毫无遮挡的散落在大道
上,每隔一百米,就能听到丽姐撒一把五谷落地的声音,除此之外就是车链条的咯吱声和丽
姐大口喘气的声音。
后大坝,是一条小河经过的地方,因为前些年发过大水,整条河道都被淹了,漫出的水
把很大一片平房区都淹没了,大水过后政府拓宽了这条小河的堤坝,大家习惯性的就叫这个
地方后大坝。本是冬天,小河已经结冰上冻,加之堤坝非常宽,这片坝底的地域就特别开阔。
大约六点半左右,丽姐骑着三轮车从大坝上一个缓坡的地方骑了下来,远远看到有处亮
光闪烁,应该是蜡烛的火光,不用多想,那肯定是易先生已经到了。
果然,随着越骑越近,丽姐慢慢看清楚了,原来是易先生,已经在地上一片区域的四角
分别插上了一米左右的粗大蜡烛,每只蜡烛下面都压着一道黄符。看到丽姐来了,易先生示
意丽姐把三轮车停在四角区域外,慢慢走过来。
“你不要进入这个区域,把东西拿过来,我会安排好,等会你坐到三轮车上,其他什么
也不用管了。”易先生一字一句的有点困难的说着。
“好的,那我把东西卸下来递给你吧。”丽姐说完便去卸车了。
易先生抬头看着天空,好似在寻找方位,可是却迟迟不能确定,
“时辰已经到了,为何看不到阴兵。”易先生心理嘀咕着,“难道是……”
易先生好像看出了什么,随即用丽姐准备的红布将他带来的两个黄色包裹盖了起来,果
然,顶角右侧蜡烛火焰剧烈煽动,其实无风,却胜似风吹光闪,易先生立刻将供案放置区域
中间,并朝向顶角右侧蜡烛的方位,燃起蜡烛供于案前。随后,在案前空地用点燃的香围出
一个圆圈,圈底处留出一个缺口,把丽姐买来的纸人、纸金银元宝等等一干物品从缺口处送
到圈中,最后,将两个黄包内的符一张一张堆放在缺口的位置,封住了圈。抽出一张符,还
有几张烧纸和一根一米左右的蜡烛,径直走向案前对着的蜡烛,用手中的蜡烛去借火,手中
的蜡烛很大,蜡捻子很快就燃起来了,易先生先是将几张烧纸点着,空中默念口诀,然后将
点燃的烧纸抛向空中,几张烧纸顷刻间旋转上升,以极快的速度燃尽成灰散落下来,易先生
不做停留,左手持蜡烛,右手持符,快步走回圈口出。
此时,蜡烛已有蜡油受热流了下来,易先生顺势将右手符贴在蜡烛身上,并将蜡烛压在
圈缺口处叠放的符上面,只见蜡烛身上的符慢慢被蜡油浸湿,流下来的蜡油再将叠放的符也
渐渐浸透,易先生在这个过程中,一直守在圈口出,嘴里不断念诵口诀,这时,四角处除了
先前的蜡烛火焰煽动,其余三个角落的蜡烛火焰也开始剧烈闪动起来,但四下并无任何风吹
过来。易先生看准时机,直接将圈口出燃烧的蜡烛向圈内推到,就在蜡烛倒向圈内的一瞬间,
圈内的物品瞬间燃烧起来,眨眼功夫熊熊火焰吞噬了一堆贡品,那纸人,一边燃烧一边舞动,
不知是被火焰的热浪推动的还是被那几个阴兵拉进去的,随着所有物品变为汇灰烬,一股力
量吸引着这些灰烬旋转着上升,直到圈口出叠放的符被燃起的那一煞那间,一团火从地面突
然从地面向天空飞去,顷刻间闪亮了这片区域,丽姐坐在三轮车上被这突然闪现的火球吓了
一大跳,并惊恐的啊了一声。
火球慢慢变暗,消失在空中,地上所有的蜡烛也慢慢熄灭,只有圈内的一些灰烬还在微
弱的闪着火星,时明时暗,一张一合,就好像通向另一个地方的大门,一开一关。
飞卢小说网 b.faloo.com 欢迎广大书友光临阅读,优质火爆的连载小说尽在飞卢小说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