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到将士汇报的雁门关外的情形。
太守郅都、都尉萧卫边等官员都被震动了,他们怎么也没有想到,匈奴大军不仅没有撤退,反而还在继续增加?
他们想干嘛?
难道想要发动一场大规模的战事,想要大规模侵略边疆吗?
若是如此的话,那可就是十分严重的大事啊!
一下子郅都,萧卫边等雁门郡官员们都坐不住了。
尤其郅都,他身为一郡之首,要对整个雁门郡负责,要对大汉朝廷负责,身上的责任重大,更是不敢有丝毫的疏忽。
他第一时间就带领着诸位官员将领们匆匆感到了雁门关的城楼上,站在城楼之上眺望向远方。
瞧着那雁门关十里之外一片黑压压恐数量快达到三万之众的庞大匈奴大军,众人无不是心情沉重。
果然,匈奴大军在边境聚集啊!
郅都脸色十分严肃,他明白事情十分严重,情况也十分紧急。
他也不敢有丝毫迟疑,立即开始与众人商议应对之策。
众人在紧急商议了一阵之后,由郅都果断拍板,很快就出了一个应对之策。
首要的便是增强防卫,随着雁门关外匈奴大军的数量逐渐增加,他们必须第一时间组织更多的兵力来应对匈奴大军有可能的侵略。
但很显然以雁门郡的兵力难以抵挡逐渐增加的匈奴大军,郅都第一时间就命人前去雁门郡相邻的云中郡,代郡紧急求援。
同时郅都也没有任何的耽搁,他第一时间写好了一封紧急战报,命人火速的送往长安城。
匈奴几万大军压境,这已不是他一个郡就能够面对的危机,必须要朝廷调集更强大力量来与之对抗。
郅都,萧卫边等诸多官员一下子就因匈奴大军陈兵边境而开始忙的团团转了。
杨晓也在第一时间得知了匈奴大军不仅未撤离,反而在逐渐增兵边境之举。
这让他感到十分的惊讶,不解匈奴此举的目的所在。
难道是为了报复他们此次痛击匈奴之举吗?
他摇了摇头,觉得并不像。
他们此次虽然在草原上杀戮了六七千匈奴人,给匈奴人造成了不小的损失。
但,匈奴人不至于如此冲动愤怒吧?
他们才刚率军回到边疆之内,对方就要紧急集结几万大军欲要报复回来吗?
尤其他们已经有所防备,匈奴想要报复回来并不容易。
可若不是为了报复,匈奴不仅不退军,反而继续增兵到底是为了什么呢?
难道……是因为南宫公主消失一事吗?
杨晓忍不住猜想着。
南宫公主消失已经有段时间了,汉匈双方间的交涉博弈想必应该也进行许多次了。
在交涉博弈期间,不至于双方间没一点动静与反应吧?
不过,这也只是杨晓的猜想。
到底什么原因让匈奴集结大军在此,恐怕也只能再看后面发生的情况了。
而在接下来的几日中。
让雁门郡无数人惊颤的是,雁门郡外的匈奴大军每日都在增加,从三万到四万再到五万,且还在持续的增加着,也不知道匈奴们到底要集结多少大军。
望着那雁门关外黑压压一片片的匈奴大军,无数人的心都完全提了起来,紧张无比的气氛凝结在雁门郡内外。
战争,仿佛就要到来一般。
……
大汉、长安城!
休养生息了近五十载岁月,大汉的都城长安城已经发展的十分繁华。
作为一国之都,大汉最为繁华热闹的城市,长安城四方城门往来行人如织,进进出出的人络绎不绝。
此刻,在长安城北面。
无数平民百姓们如往常一般正从城门进进出出时。
忽然。
“急报!!”
“边疆急报!!”
一道从远处不断传来的紧急叫声吸引了无数百姓的注意。
听着这道声音,无数百姓都十分惊讶的转过头瞧向身后一道由远及近迅速奔驰而来的身影。
那是一名身上插着鲜艳的三支红色旗帜骑着战马的汉军士卒。
瞧到这背后的旗帜,无数百姓都睁大了眼眸。
他们认得,这是朝廷的信使,专门传递紧急情报的鸿翎急使。
一般由他传递的都是十分紧急的信息。
瞧着这名鸿翎急使,再听着他的叫喊声。
无数百姓们都感到十分的震动。
“边疆急报?”
“边疆出事了吗?”
“难道又是匈奴侵略边疆了吗?”
“天哪,肯定出大事了!”
“不是刚和匈奴和亲了吗?怎么边疆又出大事了?”
……
众多百姓都驻足议论纷纷。
在百姓们的观看议论中。
一座距离他们不远专供朝廷兵马通行的城门迅速的开启。
“边疆急报!!”
“边疆急报!!”
……
那名鸿翎急使一边叫喊着,一边迅速骑着马从专供通道径直奔驰入了长安城。
他迅速的穿过了长长的街道,直接来到了一座辉煌无比占地面积极广的皇家宫殿群前。
这座宫殿群便是大汉帝国的中心——未央宫!
未央宫,乃大汉帝国的政治最中心,是大汉天子处理国家政务之地,也是大汉天子以及众多妻妾子女生活之地!
这名鸿翎急使在抵达未央宫前后,立即将手中的急报交给了宫内负责接收奏报的太监。
太监在接到急报之后,丝毫不敢耽搁,立即捧着急报迅速穿行在宫殿之内,朝着未央宫的宣室殿而去。
宣室殿的正殿乃是汉朝天子平时主持朝政举行朝会的大殿,而旁边的几座侧殿则是天子处理政务会见朝臣的起居之地。
此刻,在十分气派威严的宣室殿正殿内。
当今的汉朝天子汉景帝刘启正在与众位朝臣举行着朝会。
飞卢小说网 b.faloo.com 欢迎广大书友光临阅读,优质火爆的连载小说尽在飞卢小说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