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鹿言情小说网

卍解七忍刀,照美冥求我当水影 第26章 卡卡西的特训

波之国,达兹纳家。

小孩的争吵声中,佐助等人度过尴尬的晚餐时间。

回到准备的房间内,众人才算松口气。

这次的任务,意外太多了。

特别是和再不斩的战斗,要不是鸣人急中生智,怕是全交代在那了。

佐助想到这,微微捏紧拳头。

鸣人都做得到,为什么自己却没有?

作为优等生,佐助对鸣人略微改观的同时,也对自己苛刻起来。

“卡卡西老师,吃完了吗?”

小樱进来,帮忙收走卡卡西的餐具。

卡卡西躺在床上,略微不好意思:“麻烦了,小樱。”

小樱边收拾边忧虑道:“卡卡西老师,你真没事?”

佐助也看了过去,盯着卡卡西。

卡卡西的写轮眼,同样是这次战斗后,他心中的一根刺。

佐助经历过灭族之夜,也知道宇智波家的眼睛是不少人觊觎的宝物。

卡卡西的写轮眼......到底从何而来?

“查克拉消耗有点多,可能要躺一段时间了。”

卡卡西挠挠头,有些不好意思。

写轮眼有点太耗费查克拉,对他这种查克拉困难户来说,不敢多用。

小樱担忧道:“那个卡多集团,接下来不会再来找事吧?”

最强的战斗力倒下了,小樱实在难以放心。

大桥的建设,还需要一段时间。

要是卡卡西老师还没好,再来那种敌人,他们可扛不住。

说到这,卡卡西面色严肃下来。

“小樱,麻烦把鸣人叫过来,我有事和你们说。”

小樱见老师严肃,立马点点头。

鸣人这会还在和达兹纳的孙子比比歪歪呢。

等小樱走后,佐助没忍住问起了写轮眼的事。

卡卡西错愕了一下,笑容复杂。

佐助见状,大概明白卡卡西的写轮眼来历应该不是最糟糕的那种。

虽然这位老师老是迟到,性格也恶劣,还爱看奇怪的书......但这段时间接触下来,佐助已然愿意信任他。

不待佐助多问,这时候小樱带着鸣人回来。

鸣人刚刚才对达兹纳的孙子一顿嘴炮输出,情绪起伏不定。

“卡卡西老师,我们一定要把大桥建起来!”

鸣人突然的热血,让大家都习惯了。

“大桥肯定是要建起来的,波之国这边需要新的生路。”

卡卡西附和了鸣人一句,接着神色凝重道,“不过卡多集团肯定不会坐视不管,他们定然会卷土重来。”

“另外,那个鬼人再不斩,可能没有死。”

卡卡西也是卧床后,越想越觉得不对劲。

那位“雾隐村暗部”来的时机,太过巧合。

虽然装扮,态度,确实是暗部风格。

但追杀再不斩这种级别的叛忍,对方从始至终出动的人手也太少了。

有了不合理的缺口,就越想越觉得到处都不对劲。

可惜当时的他,已经是强弩之末。

洞察力下降,也下意识不想节外生枝。

“那到时候他肯定会回来的吧?”

小樱双手紧紧捧着,满脸的担忧。

再不斩充满杀意的样子,到现在都还让她胆颤。

不过,卡卡西注意到鸣人和佐助只是惊讶,没有太过紧张的模样。

“那个没眉毛的大叔啊?”

鸣人抱着手臂,自信笑道,“再来的话,下次一定亲手打飞他!”

卡卡西无语,再看佐助。

心想鸣人是个热血笨蛋,佐助肯定会冷静一些。

然而此时的佐助,早就不满意在再不斩战斗中,发挥比鸣人差了。

“忍刀七人众吗?”

佐助握紧拳头,瞥了眼鸣人,“既然躲不过,迎战就是!”

卡卡西一拍脑门。

这两小鬼,突然热血起来是怎么回事?

伤疤都还没好,就忘了怎么差点死掉的?

别说他们,就连卡卡西自己,都没有那个自信说遇到再不斩,能百分百获胜。

鸣人和佐助,看样子是配合成功后,对忍刀七人众的实力有些误解。

真以为再来一次,再不斩还会那么大意?

“你们啊......”

卡卡西想劝说几句,但想想还是没打击两人的积极性。

这时候说实话,他们也不会真的上心。

倒不如利用这股子冲劲,来加强一下队伍。

“很好,虽然少了点脑子,但斗志不错。”

卡卡西疑似夸赞了一句,继续道,“那么从明天开始,白天大家轮流在大桥值班。其他时候,我们特训!”

“特训?”

“特训!”

“特训......”

佐助、鸣人和小樱反应不一。

小樱迟疑,觉得短时间内再怎么特训,在那种级别的忍者面前也没区别吧?

鸣人一贯的听到特训就热血起来。

佐助心中和鸣人较劲,不甘示弱。

……

次日,卡卡西拄着拐杖来到达兹纳家后方的森林。

鸣人和佐助早就迫不及待。

小樱兴致缺缺,试图露出合群的笑容。

鸣人左看右看,按捺不住:“特训特训,卡卡西老师,怎么特训?”

卡卡西拄着拐杖,脚步不停。

他缓缓走到大树面前,虽然瘸着腿,但步履稳健的走上了树干。

和地面平行的角度,缓缓走动。

这一幕让佐助和鸣人惊讶起来。

虽然忍者往日都是嗖来嗖去的,但这种慢节奏的展示,他们还是第一次见到。

卡卡西又缓缓的走了下来,这才回答鸣人。

“特训就是——”

“爬树。”



  飞卢小说网 b.faloo.com 欢迎广大书友光临阅读,优质火爆的连载小说尽在飞卢小说网!,
上一章  回目录  阅读下一章
(按左右键翻页)
卍解七忍刀,照美冥求我当水影书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