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谦笑道:“玄德公能来我徐州,乃是我徐州之福,我怎么能不亲自迎接,请!”
刘备赶忙摆手道:“还是明公先请!”
陶谦也没有再推辞,便领着刘备等人进了大厅,而两人身后随行之人也跟了进来。
席间,刘备说着说着,便泪流满面,说自己对不起洛阳数十万百姓。刘备越说越起劲,甚至连陶谦也跟着感慨起来。
陶谦又许诺将徐州的小沛给刘备驻军,刘备更是鼻涕一把泪一把的谢过。
酒席直到深夜才散去。
陶谦没有让刘备回军营,而是将他安排在州牧府休息了一晚,第二天便命人领着刘备向小沛而去。
可是,陶谦将小沛借给刘备驻军的事却不是徐州所有人都同意的,其中以陈家最为抵触。
话说徐州有三大家族,曹家、陈家和糜家。
要说有钱,当然要数糜家,糜家乃是大汉数一数二的经商之家。
而要说家族底蕴却是陈家,陈家世代为官,可谓是官宦世家。而第三的便是曹家。
糜家的代表乃是糜竺、糜芳兄弟,他家可以算是陶谦在徐州的粮仓,而糜竺在徐州也是担任着别驾之职。
糜竺,字子仲。东海郡朐县人,麋竺是徐州富商,他的先祖世代经营垦殖,养有僮仆、食客近万人,资产上亿。后来被徐州牧陶谦辟为别驾从事。
后来陶谦死后,他便投靠了刘备,更是把妹妹嫁给了刘备,他一生都为了刘备。
更与其弟麋芳拒绝曹操的任命,跟随刘备周旋。
在刘备潦倒时,麋竺给予他很大的帮助,使之重新振作。刘备入主益州后,拜麋竺为安汉将军,位列刘备手下众臣之首。
后来麋芳举城投降,导致关羽兵败身亡,麋竺面缚请罪,刘备劝慰麋竺,对他待遇如初,但不久后他即因惭恨病死。
糜芳,字子方,东海郡朐县人。麋芳先辈世代经商,家中仆役上万,财产极为丰厚。这个就不用说了,最初与兄长麋竺跟随徐州牧陶谦。
陶谦死后,麋芳与兄长一起追随刘备。此后的十余年间,刘备多次因为兵败而失去了立足之地,麋芳始终跟随刘备颠沛流离。
后来麋芳投降,导致关羽兵败被杀。不过糜芳在吴国虽然还是不错,可是也是受尽了屈辱。
麋芳的投降举动也遭致吴人的鄙视。
一次,麋芳乘船出行,遇到虞翻的船,麋芳船上的人想要虞翻让开,向前喊道:“回避我们将军的船!”
虞翻厉声说:“失去忠心的人,凭什么侍奉君主?使人失去两座城池,却称将军,可以吗?”麋芳十分惭愧,关上船上的窗让虞翻先过。
后来虞翻乘车出行,经过麋芳的营地,官吏没有开门,虞翻的车马不能通过。
虞翻十分生气地说:“应该打开的关闭,应该关闭的打开,哪有这样做事的?”麋听到后,更加羞愧。
而陈家的代表则是陈圭和陈登父子。
陈圭,字汉瑜。徐州下邳人,陈珪出身士族名门,与袁术都是公族子孙,从小便有交情。
其祖陈亹,官至广汉太守,从父陈球,汉灵帝时官至太尉。
陈珪最初被察举为孝廉。后来陶谦任徐州牧,陈圭便在陶谦手下任职,深得陶谦信任。
陈登,字元龙,徐州下邳人。乃是陈圭之子。陈登为人爽朗,性格沈静,智谋过人。
陈登在少年时代就有扶世济民之志。他更是博览群书,为人文雅,有文艺气质,旧书跟文章,都能融会贯通。
在他二十五岁时,被推举为孝廉,担任东阳县长,抚养老人,养育孤儿,视民如子。
这时候,有饥荒,担任州牧的陶谦请陈登担任典农校尉,妥善种植谷物,减少饥荒,陈登很好的完成了陶谦的任务。
陈登不仅仅是文臣,他在用兵方面也很强悍,曾任广陵太守之时,率击败了东吴的军队,更是智计百出。
其智绝对在一流水平之上。
可他也是命短之辈,和戏志才、郭嘉之流一样、活了三十几岁便一命呜呼了?
不过这一世,陈登的命运和郭嘉、戏志才一样,都有了大的改变。
而曹家则以曹豹为代表。
曹豹,曹豹乃是徐州人氏,因为家族关系,他在陶谦手下也是混的风生水起。不过他还有一个身份,便是天下第一勇将吕布的老丈人。
再说陶谦与众位文武在大堂里商议刘备驻军之事。
陶谦开口道:“诸位,你们也知道,我已将小沛借于刘玄德驻军,不知诸位意下如何?”
堂下众人形态各异,首先是陈圭出列道:“主公,在下认为,此事大大的不妥啊!那刘备自称汉室宗亲,到处招摇撞骗,其心可诛啊!主公收留于他,岂不是与虎谋皮?”
陶谦还没答话,糜竺便出列道:“陈大人此言差矣。刘备是否汉室宗亲,乃是大汉陛下的家事,岂是我等可以妄自菲薄的。
而主公收留刘备,乃是百利而无一害。刘备此人颇有能力,其手下更有两位猛将,皆是万人敌,麾下更有兵马万余,来到我徐州。乃是我徐州一臂啊!”
陈圭听糜竺如此说,不仅一笑道:“子仲之言,言之有理,可是这也是我不同意收留刘备的原因。
其人野心勃勃,又有兵马良将,恐怕待其羽翼丰满,便是我徐州大乱之日。”
糜竺有回怼道:“刘玄德仁义之名,天下皆知,又岂能做这等无耻之事?”
陈圭回道:“知人知面不知心啊!”
陶谦看到两人互不相让,顿时有些头痛。猛然起身怒道:“都不要再吵了,此事我意已决,就这么定了!”说完便转身离开了。
众人也是识趣,便相继离开了。
可是第二天,陶谦便接到一个噩耗。曹操的父亲竟然被张闿所杀,张闿携曹嵩财宝落草了。
陶谦收到此消息时,如晴天霹雳般。
只听他悲愤道:“张闿小儿,害煞我也!噗……”陶谦竟然一口鲜血喷了出来。左右侍卫赶忙扶住陶谦,寻找郎中前来诊治。
过了一日,陶谦略有好转,便召集众文武商量着如何处理此事。
飞卢小说网 b.faloo.com 欢迎广大书友光临阅读,优质火爆的连载小说尽在飞卢小说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