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鹿言情小说网

三百年后,我让大明帝国再现! 05章 特区发展,推广教育!

次日。

朱宁下发圣旨。

在海岛东南方向划定一块十万平方千米的工业特区。

特区内的所有土地收缴国有,特区内的人民一切衣食住行由朝廷包了。

且所有人可以自由选择是否是成为工人。

如果愿意成为工人,朝廷愿意给每人每月三百斤大米的俸禄。

圣旨一发,举国沸腾。

辖区内的老百姓自然欢天喜地。

原本种地一年只能混个温饱,而现在朝廷收缴土地,却也包了他们的衣食住行。

而且如果选择充当劳动力,还能获得每人每月三百斤大米的俸禄,这显然是亘古未有的大好事。

但相比普通老百姓,那些地主大户和士绅家族就显得不乐意了。

他们拥有广大的土地,而且可以招佃户帮他们种田,不需要劳作就可以获得可观收入。

而朝廷的这道圣旨显然让他们损失了巨大利益。

所以那些地主和士绅家族纷纷联合起来,上书朝廷表示抗议。

但诡异的是,朝廷内的文武大臣此时却个个静若寒蝉。

根本没有人愿意为地主说话,哪怕自己的家族利益受到损失也不敢多说一句。

朱宁自然知道这是他那日杀鸡儆猴带来的结果。

于是不顾地主豪绅反对,派兵采取强制措施,。

很快,十万平方千米的工业特区便划分出来。

朝廷包办衣食住行,当地老百姓积极性更高,年轻力壮的人纷纷站出来主动充当劳动力,赚取额外的收入。

不过对于这件事,当然也有不怕死的,比如内阁首辅大臣李嵩和六部尚书这些人。

“陛下,您所拨出来的土地占我大明现在海岛面积的六分之一,占百姓人口的五分之一,你这样做,全国五分之一的人不种粮食,光等着吃,国家如何养活得起?”

李嵩表现出一副痛心疾首的样子说道。

“是啊,陛下,我大明现在耕种面积本就有限,粮食年年告急,现在五分之一的人口不种粮食,就算把国库掏空也负担不起,还请您三思。”户部尚书站出来附和道。

朱宁不在意一笑。

“各位大人,既然朕做出这个决定,那自然考虑到了这一点,粮食的问题你们完全不用担心,国库也不用出一粒米,我保证让那里的百姓人人有饭吃,有衣穿,而且生活质量会比以往更高!”

“陛下,切不可儿戏,国库不出粮食,拿什么让他们吃饱饭,难不成粮食还会从还会凭空从天上掉下来?”

李嵩显然不相信朱宁所说。

“这就不用你们操心了,朕早就说过了,朕要做的事你们以后就不要指手画脚,从今天起,除了工业特区内,其他地方的政务朕不会过问,所以朕希望你们也不要我过问工业特区的事!”

陆宁说这话时,语气明显严厉起来。

看到朱宁态度转变,李嵩和几位内阁大臣以及六部尚书纷纷沉默不语。

他们实在想不到朱宁能用什么方法让五分之一不从事种田的农民吃饱饭。

但见朱宁态度如此强硬,联想到正阳门外的四颗人头,谁也不敢太过激进。

最后只能灰溜溜的离开。

回到内阁。

李嵩思索后,始终放不下心。

“这样吧,陛下虽然胡闹,但我们做臣子的还是要做好一切准备,随时挽救。”

内阁几位大臣纷纷点头表示赞同。

“国库里还剩多少粮食?”李嵩问户部尚书道。

“大人,还有三十万石。”

“好,你现在命人开库,如果那边发生饥荒,马上把粮食运过去救急,前车之鉴,老百姓没饭吃,是要造反的!”

“阁老,我现在就去办!”

“嗯,下去吧,我现在就希望陛下早点醒悟,大明的国力现在可经不起折腾。”

吏部尚书摇头叹息道:“唉,也不知最陛下最近是怎么了,总搞一些出人意料的举动,再这样胡乱搞下去,大明恐怕真就要亡国了!”

“虽然说陛下还年轻,有些冲劲也可以理解,但这次做的真是太过分了,民以食为天,当年我大明痛失九州祖地的教训陛下难道就不知道吗?”

听到几位大臣言语越发不敬,李嵩冷喝一声。

“都别说了,你们要明白,陛下再怎么胡闹,也是先帝唯一得皇子,朱家现在就这么一根独苗,都下去准备吧!”

待人走的差不多,李嵩又叫主工部尚书陈距。

“陛下不是一心只对奇淫巧技感兴趣吗,你工部也暗中派几个人过去,一来看看陛下到底要做什么,二来出现饥荒及时来报!”

“阁老,属下明白。”

……

几天后。

朱宁亲自命大军将所有的工人和工程师护送到工业发展特区。

并以每月千斤大米的俸禄,征调特区民夫将所有物资运往工业特区。

工业特区主要划分三大块。

连接海域的港湾负责海军建设和船舶制造。

靠近岛中央的一片山地则负责发展陆地军工和培养陆军。

而中间地带则是空军制造基地。

第一阶段主要是平整土地,建设厂房。

这些事都没有什么技术难度,普通民夫和军队都可以做。

工程师做好规划,大量人力投入,不但半个月的时间,一座座工厂被建设起来。

朱宁现在虽然有很多人才和资源,发展军工人手完全足够,但为了大明国长期发展。

他再次发布了招工诏书。

毕竟以后涉及到大明全国的工业建设,乃至于往后收复失地后的工业建设,眼下些人才就远远不够了。

虽说系统每年都以一次抽取机会,但是没有了首次抽取的十倍爆率,想要获得同等资源起码需要十年。

为了长远考虑,朱宁一连发布两道诏书公布全国。

第一,全国各地的能工巧匠,只要有一技之长,便可前往工业特区面试,一旦面试通过,朝廷包衣食住行,每月还额外可得千斤大米的月俸!

第二,全国六岁以上适龄儿童前往工业特区学习,免费包食宿。

十二岁以上孩童,每月额外补贴两百斤大米。

十五到二十岁少年,每月补贴四百斤大米。

朱宁之所以给年龄大的孩子给予补贴,是因为封建时代,年纪大一些的孩子都是家里主要劳动力,封建家长意识不到教育的重要性,绝对不会将家里的重要劳动力送过来。

但有了补贴,那就不一样了。



  飞卢小说网 b.faloo.com 欢迎广大书友光临阅读,优质火爆的连载小说尽在飞卢小说网!,
上一章  回目录  阅读下一章
(按左右键翻页)
三百年后,我让大明帝国再现!书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