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鹿言情小说网

壁不缺 第七十七回:唐归 2

小说:壁不缺  作者:马晓菲  回目录  举报

宋兴道:“你只是回京了,又不是不管事了,还是你管着,得千万小心奸细。这样事,别人知道就猜中了,保密是关键。”

崔正道:“皇上放心,现在在山里造,造好了,到时候铲开山路,用圆木垫着滑出宋河就是了,位置比较好,谁能想到在山里造船。微臣觉得好像比以前的大船大了不少。”

宋兴点头道:“也是听你的话暂时造船罢了,西唐那里不知如何,南边之事太久,反正大船太大了,也不是一下子就造好,那就造着就是了。”

崔正道:“以前鲁人太可恨了,现在明国也不能尽信。”

宋兴道:“天下谁信谁?西唐君当初要不是鬼迷心窍,赵秦都难有作为。就是收伏赵秦,折损也不会那样小。”

说赵秦,崔正咬牙切齿的说道:“西唐狗君,出言不逊,须抓回旧境当劳动犯才是。”

宋兴大笑,说道:“还没有开始你就想别人当劳动犯了?这事早着呢?你回去安排一下,年底就回来京城了,新年就让年轻人学习学习。”

崔正拱着手点头。问道:“敢问皇上,谁来接手管理工坊?”

宋兴道:“工坊事不少,我准备这二天让柳国传下去,让旧人的后人进京来比试一下,到时候挑一二个过去。”

崔正点点头,不再说什么,拱手退出去。

正统二十四年七月,刘公权进宫,西唐那里出事了。在西唐殿前暗指的国安部人员已经被西唐抓了一半,处以极刑,满门男女老幼尽诛。也只能是满门了,事关宋国国安部的人出去娶妻生子都是为了掩饰身份的,九族都在宋国,西唐自然没有那个本事了。

幸好国安部的人精明,一觉察有异,自己先行举报,都把事情推给一把手;受罪的虽然死得十分困难,却也总算保住另一半了。

宋兴半响无言。许久才道:“他们死得十分难受?”

刘公权只点点头,没有接话,只拱了拱手。

宋兴道:“他们的后人有没有办法救一二个回来?”

刘公权道:“回陛下。没有办法了,西唐离大宋太远了,等收到消息已经迟了。况且当初皇上放他八万人骑回去这种事,并不难猜,只要想到,总是容易查到的。西唐君为了斩草除根,封锁消息的太严。这还是三月发生的事,到了此时节,一切都迟了。皇上不必难过,他们出去那一刻就想到今日了,大多数宋国人都有后代的。”

宋兴道:“你说的我都明白。但到底是我大宋国的英雄好汉,那怕死得痛快点,或者救他们一二个后人出来,我也没有那么难受。”

刘公权道:“现在最大的问题是,剩下的兄弟在那里,虽说还当着官,西唐君却不一定再信任他们了。”

宋兴何曾没有想到此点。当初宋入赵秦州,如果没有国安部的人在西唐封死消息,传递消息,断没有办法把战机抢得如此恰到好处就是了。对于西唐君来说,此事只是没有想到,只要想到了,不难想明白的。

当初常胜以二十四万未经过战争的精兵,以逸待劳;真的收拾西唐那不到八万疲惫之师,实在太容易了。西唐与宋国虽说往日无冤,近日无仇,却实在没有交情,实在没有十分必要留下八万军人,非但没有留下,还没有没收战马军器不说,还送了军粮,礼送出境。

宋帝小儿如果没有阴谋,大可以为了收伏赵秦州军民的民心,打着为赵秦州报仇的名头,完全可以挖个大大的坑把自己的八万人马埋了。

西唐君能够这么快扫平西元三十六国,肯定不是一般人。思维触及,不难想象;宋帝小儿是故意留人下来的,送地瓜自然是怕自己灭口以及日后收伏人心的;不就先假意的给些好处罢了,地瓜干是不值钱,但对于战场上的军卒来说,却真是救命的。必竞自己派那十几万军队出去,是为了让他们回不来的;否则的话,内外夹攻,赵秦又岂能守得住?自己这种见不得光的事,不是有内鬼。相信宋帝小儿并不是天神下凡,真能算出来的。

刘公权见宋兴不开口,拱手问道:“陛下。此时节应该准备军队了,西唐君此举,已经很明显了。”

宋兴道:“派军队去很容易,问题是。以人拼人的事我是不做的。况且进攻西唐,得师出有名,理直气壮才是。现在军队方面,自然是以胡州,大齐州以及大辽州的军队为主。”

刘公权点点头。就大宋国而言,最信任的军队,当然以靖王旧部为一,旧境军队为二,燕夏吴越为三了。要派,当然得派还是那些不如上述地方的军队为主了。

必竞西唐也不是小地方。

打战不可能不死人。

宋兴问道:“现在回去那八万人有消息吗?”

刘公权拱着手道:“西唐君的亏心事。他倒希望别人是猪。只是当初西唐陈兵二十余万于关外,却没有选择里外夹击赵秦州。这么久了,猪都能想到了。最新的消息是,西唐君早早防着,八万军队一回就拆散了;但人家那十一国已经想到,据说已经暗中联系了。只是十一国先前折损军人严重,须得再联合些国家才能动手。毕竟西唐那里,旧华旧庆与那二十几个国家的人手不少。加上旧华旧庆又成死忠。幸而旧华旧庆拦在三十六国之中,否则西唐君早动手了。”

宋兴道:“宋国久经战争,死人够多了。再说,我收辽越吴齐夏燕东胡大赵秦州都没有折损多少人。要我花几十万军去拼西唐,我是不做的。唯今之计,须得等他们那十几个国家乱起来再说。”

刘公权道:“伍仁已经在做这方面的工作了。”

宋兴道:“趁着今年吃羊肉,把东西胡,大齐州,大辽州的军队调过去。赵秦州军人守本地。主将用何人?陆离龙权年纪不小了,怕有闪失。”

刘公权道:“那须皇上拿主意了。”

宋兴又与他商议些细节,刘公权就告退了。

刘公权回去私下通知龙权陆离,世子皇帝的意思。

俩人急忙进宫请旨。

宋兴道:“你们的意思我是明白,只是你们年纪不小了,靖王旧部,你们这一辈的,没有多少了。”

龙权拱手说道:“为将者,征战沙场,马革裹尸,幸也。皇上,勿以老将年长为念。旧日一日餐不能温饱,今日肉食无数,末将身体仍如四十上下,无防。再说,此场大战,能担此重任者不多。”

陆离拱着道:“西唐狗君,出言不逊;得须好好教训一翻。吾二人跟随陛下征战至今,此场大战,比前期都凶险。别人末将放心不下。”

他说的西唐狗君出言不逊,已经传了几个月了;大概是西唐君抓了国安部的人后骂几句,原也无可厚非。你抢了别人的先机,人家花费多少心血?还不许别人骂几句?况且人家是帝王,自然不会有太难听的粗口,只是传着传着变味罢了。

其实宋兴非常想他们当主将,才如此对刘公权说,无非就是孔明激黄忠的办法罢了。闻言停了停。说道:“你们说的我明白。常胜将军可以,关云山到底年轻了。刘七喜刘景云他们比你们还年长。只是靖王四大副将,我都希望你们能天年终老,我父靖王殿下旧人,你们这一批人,不是战死沙场就是被赵贼害死,活到现在的是真的不多了。你们当主将也可以,须得答应我;为将者,在于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不能身先士卒了。”

俩人大喜,心里无比感动,皇帝仍然想自己等终老天年;君父如此,自己等又何惜一死?再说,谁死还不一定呢?。拱着手道:“谢陛下。”

跟着龙权又道:“末将对大齐州的人还不太放心。这一批军,须得先出大辽州的!”

宋兴点点头。说道:“赵秦守旧境,赵秦与西唐仇恨太大太新,无防。军人以大齐州,东西胡,大辽州为主。但也不能太明显,别处也须安排好。趁着吃羊肉就调过去。想必你们也知道,西唐君已经将在西唐那边的国安部杀了一半了,就是准备撕破脸皮了。只是我们千万不能先动手,伍仁李月洁那里,看看是否能说动那十一国造反。最好的结局是,西唐内乱二年,然后造反的请宋国出兵才好。那些事你们做不了,帮忙把赵秦州里的奸细抓了就是。军卒也是我的子民,少死一个都是好,以人拼人的事我不做。”

俩人点头。宋兴与他们安排好军队的事,俩人便告退了。

伍仁收到消息,呆立半响。说道:“明知此事免不了,却没有想到这么快。快回报刘公权。”

李月洁点头道:“已经报回了。”

伍仁问道:“没有办法救人了吗?”

田心道:“西唐消息封得太严。没有办法了。”

伍仁又问:“没有叛变的吧?”

田心道:“没有!”

李月洁道:“都是宋国的英雄。他们自己的英魂会回英雄碑的。靖王殿下也会很高兴的。”

伍仁道:“他们受了那么多苦,能够忍着,就是英雄了。西唐狗君,到那一步了?”

大家一时无言,已经一个月没有消息了。好不容易才送回来的却是这样的消息。从没有消息的那一天起,大家都知道西唐君有大动作,此时知道,虽然难受,却松了一口气。至少说明,西唐那里是不能够滴水不漏的。

李月洁道:“西唐君也没有那么聪明。八万人马,到今日才想到。迟了!”

伍仁道:“来人。”

门外走进来一四十上下,长着一张马脸的汉子。拱着手道:“官长!”

伍仁道:“我需要知道一切消息,叫他们大胆点。”

“是。”

田心问道:“圣上让旧部后人回去考试,代管工坊。是不是应该通知了?”

伍仁道:“这边这几个孩子恐怕不行,工坊我呆过一段时间,不是他们能管得了的。只是圣上让旧人后代有个公平比试的机会,此时事急,迟些再说。”

田心点点道:“反正急骑而回,日子还早就是了。”

李月洁沉默了一会儿。道:“我出去一下。”

其实此时最难受的是西唐君。他早就知道有内鬼了,但万万没有想到,殿前暗探的第一把手居然是宋国国安部的人。

也就是说,所有的消息,都是经过加工才回到自己的手上。甚至于,自己如果没有听到风声的消息,都不会有。至于自己传出去那些,只是他知道的,根本就不会传出去。

宋帝小儿那么好心,放回自己那八万人骑,敢情他一开始就是知道,自己不想那八万人骑回来的。只是现在那八万人骑中有多少是宋国国安部的人,已经知道什么了;自己一点把握都没有,甚至觉得那八万人骑已经脱离了自己的掌控了。

坏就坏在,即使他们已经实际脱离掌控了,只要还没有发难,自己一点办法都没有。八万人骑好不容易才被宋帝小儿送回来,自己此时能干什么?

对方已经降了,自己又有亏心事。此刻明知对方即使真的脱离掌控,只要还没有明着造反,自己怎么也不能做。毕竟那里是十一个国家的军人,自己突起镇压,故能防事未起,但别人一看,自己不是逼人造反吗?

头疼的不止一件,国内有不少宋国奸细是小事。现在最最主要的是,朝堂那些人到底还有多少是宋国国安部的?殿前暗使指出一半,会不会是他们已经得到消息,是没有办法了,就将事情推给快要暴露的人?这种事,殿前暗使不知道的,那他们那里听到消息自己已经怀疑他们了?不用猜,肯定是朝堂大臣了,但到底是那一个,自己确实不知道。

事情太难办了。

好办法当然有,那就看着不像的都拉出去砍了,只是如是一来,明明表面立功和清白的都没有了。到时候传出去,谁敢来当官?为朝堂办事?

西唐君觉得头疼。



  飞卢小说网 b.faloo.com 欢迎广大书友光临阅读,优质火爆的连载小说尽在飞卢小说网!,
上一章  回目录  阅读下一章
(按左右键翻页)
壁不缺书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