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秦君派出的信使很快回来。只十二天时间,大皇子从北关而出,已经占下北华全境了。但西唐军中庆军于庆华之间对垒;赵秦北境全开,后续十万精骑一路西出南扫,荡尽残敌,正往南与大皇子还剩下的三万余军汇合,大皇子亲临前线,只留下原来的皇子侍从,说请陛下派大将统领北境剩余之军,挥军西出南下,旧华与西元边关已经夺下,一切后事交与陛下为事。
赵秦君与众臣听到此消息,几乎不敢相信,这是自己以前那个看不起的皇长子吗?杀伐果断,安排合理;而且前方军卒指挥老练,这是一个终日无所事事,连陛下都不得不废长立幼的皇长子吗?
赵秦君有些疑惑。问道:“大皇子身边有没有别的人?”他怕信使听不明白,又补充一句:“新人?”
信使道:“已经查过了。有一个,叫做徐坤廷。是有穷国的国舅爷,今年三十七岁,但已经来了三个月了,一直在前方冲锋陷阵。是前军主将,听说是大皇子安排好他后就南下。”
旧日有穷国国君被华国人在肚脐上插了灯芯点天灯,皇后被华国士卒凌辱,西唐军北扫之后,华国降。现在华国国君太子都在西唐旧境做富贵闲人,这种事传闻已久。只是赵秦君王与太子大臣说什么也是大人物,岂会去谈论这种事?
只是有穷国皇后兄长倒是个人物。此后无消息,没有想到来投靠赵秦大皇子。家仇国恨,亲妹受辱,他就是屠尽北华之人也不奇怪就是了。此刻他投靠赵秦,借兵报仇,没有问题。
到了此节,赵相知道。这个徐坤廷应该是自己国安部的兄弟了,事关伍月说过他过来三个月了。难得有本事,三个月就打一个人进来了。对于徐坤廷,赵相倒是查过了,没有什么问题。相信赵秦太子也查过了。这家伙手眼通天,如果查出有问题,徐坤廷已经死了。
赵秦太子手上已经沾满太多故国国安部兄弟的血了。
其实伍仁也是无意中能成事的。旧日国安部的兄弟化名赵敏赵得被赵秦太子的本事吓走了;回来挑动大皇子二皇子起事,本意当然是希望引起赵秦的内乱了。内战最好又急又大,打个一年二年,打得乱了,打得赵秦国内七零八落,其时再好像大燕州一样,骑兵过境,白拾一般。
只是赵敏赵得东行途中发觉有二帮人暗中跟着。一帮是赵秦太子的人不用猜;另一帮后面跟着的兄弟发现是大皇子二皇子派来了,情知不妙,只有急报罢了。
大皇子那边比较好摸,刚好伍仁又在大燕州;知道大皇子身边有一忠臣,知道赵得言语是挑动赵秦内战,急忙进言。只是那二头猪那有这种眼光?
忠臣不怕死,便直言不讳说要回报陛下,那对孪生兄弟只好让他闭嘴了。
伍仁身在此行。知道赵敏赵得之计难成。倒不想到,西唐的兄弟传回一个消息,说旧日有穷国的国舅爷与崔正手下一个四品旅长有八九分相像,只是国舅爷白点,而崔正手下的四品旅长胡正归很黑,旧日大家在工坊,都喝过酒,熟得很;国舅爷已经被西唐的兄弟控制了。
也是天佑宋国,居然被工坊踢出来的人见到了。
伍仁大喜,急忙派急骑发信与崔正。那胡正归仍靖王旧部后人,得信二话不说就急马来了,伍仁见他久在工坊,居然白了许多。将他送往西唐让兄弟对照。
二人一见面,居然真有七八分相像,只是左脸上胡正归多了颗黑痣,痣上还有毛,靖王旧部忠心为国,连死都不怕,只是有一黑痣罢了。自己轻举一刀了事。便去求见赵秦大皇子,说起自己国舅爷的身世,只要能将华国国君一门尽诛,任何代价都可以。亲妹贵为皇后,受此屈辱,兄长来报仇。
二位皇子问计,化名徐坤廷的国舅爷便把伍仁教的一切说了,其时赵秦内战已久了,虽然假得不能再假,但却是真的。推说自己还有一个漏死的心腹在西唐逃命,不知如何了。愿助皇子成事,见二皇子比较聪明,便私下向大皇子说,打赢了,或是分国而治,是你为事还是你兄弟?到时候又有一场甚至几十场大战,不如及早了事。
大皇子从其说,把兄弟办了,照着徐坤廷的做法,果然西唐来攻;而自己向林将军照着徐坤廷的说法告诉他,果然如预期。离开皇宫后,他在马上是笑的,回到北边。徐坤廷果然已经攻下旧华国,心里更喜。料想自己帮他报仇雪恨。他便会扶自己为帝。为了让大家知道一切是自己的本事,都照计而行。致于为帝之后,这家伙心里早有主张,把姓徐的做了便罢,天下都知道是朕的本事了,留着姓徐的不太好。
脑子不灵光,心倒是狠。人家还没有帮你打下天下,你就准备好菜刀了。
靖王旧部打战是真有本事的,伍仁又预先交待清楚,西唐又能帮手,引起仇恨罢了,与西唐有计中计,那还做不到?
伍仁知道,骗大皇子那头猪,随便说二句都多余了,但相让赵秦君太子都相信,只能说实话了。
实话是不用骗人的,吞下西唐,东拒东宋,西拒西唐的西元三十国,国土大了,腰就硬了,至于西行东去,随君所好,顺大势而为,为绝妙之计。
况且徐坤廷打下旧华就成一半事实了,利益之下,谁去考虑二国战事胶着后的问题?
况且,说的是急下西唐,西唐在手后,腰就硬了。
至于不急下,那是你们的事。
倘若不是为了家国大事,伍仁是不愿回大燕州的,都是这行的高人,文无第一,武无第二,为什么是你才华横溢智计无双?老子就输给你了?谁是第一就要暗中较量较量,只是家国为重,伍仁不得不出来。
早听说赵秦太子才华横溢智计无双的大名了,猜想当初刘公权不如他;实在是太远了,消息传送时间长,发觉什么不对,等消息回来,那头已经算了,伍仁亲入赵秦,各方面反应何止比刘公权快一百倍?
其实伍仁是看不起赵秦太子的。他自己自靖王军权被夺,就独自一人求生,在南宋国内,赵典以国家之力光明正大的追杀,活到今日,暗中之事,自信还是满满的,所以在李月洁的房里十分自傲,自己把自己的手下及田心的手下一百多人全部带入赵秦三个月有余,拍拍屁股就回来了,甚么狗屁才华横溢智计无双?伍仁一点都不相信。
回到大燕州。望着手下,满脸不屑。说道:“不是说很厉害吗?吩咐下去。把人看起来。”
那日门外冷笑的手下道:“埋了?”
伍仁道:“不!看好,通知明面的官员跟军队打个招呼,留下来养着,不是说才华横溢智计无双吗?我偏偏要让他真的认为自己天下无敌。等西边时机差不多了。”说着,盯着自己一大群手下。道:“你们懂的。”
大家都笑了。
伍仁道:“此处山高林密。各自按以前的位置各就各位,十日后,我旧处等消息。”
众手下点头散开,一会儿工夫;伍仁也挑着一担干柴下山了。
赵秦君王望了一下赵相。
赵相虽不知道伍仁如何做到,但这个徐坤廷一定是自己的兄弟。就是不是兄弟。他已经引起二国的战争了,也应该为他说句好话。宋国自己的正统皇帝说得很对,别人打架关你什么事?
反正都是别人死人。今日他们中任何一方死一个人,日后对自己宋国都是少一个敌人。
赵相见赵秦君望来,拱手弯腰道:“陛下!臣下摸过一回,没有什么问题!臣下可以再摸一回。”说完望着赵秦太子。
赵秦太子道:“本殿下也派人查过了,可信。”
他说可信了。大家都没有异议。赵秦无人不知太子大名。
赵相道:“倘若没有攻下北华尚有难说,但攻下北华,西唐不可能派奸细打自己的耳光,东宋也未必喜欢赵秦国土大一倍。”
这倒是最老实的话,作为战略缓冲区,太大了,就不是缓冲区了。倘若赵秦收了西唐,再收西元三十六国,谁是战略缓冲区还不一定。
大家都点头。
赵相道:“陛下,大皇子攻下北华固然只有十二天。但信使来回都十五天了,臣下以为,急出南关,与北华相呼应,西唐若要反击。他到底是想攻南还是攻北呢?而且旧唐皇城在南,如能急出南关,引唐军回救皇城,南边或许没有什么作为。但若能顶着压力,北华以大皇子扫北的神威,中庆便成赵秦国土了,其时南北夹攻,事可成也,事,贵在神速,如让西元军队回援,反而不好办了。至于臣下,早已下令,赵秦之内一切奸细,都不能让他们有消息出去,也许奸细抓不绝。但臣下困也把人困死在赵秦。自今日之后,一个字也别想从赵秦出去,烂也给我烂在赵秦。”
赵秦君与太子也是这样想的,只是他先说了,闻言都点头。
众臣都拿着地图来看,此计大妙。
林将军道:“战事宜急。信使来回时间久,说不定大皇子已经到中庆之半了,西唐连年征战,骑兵太少,我赵秦二百五十年余年安平,战马多到为食。倘若急骑而去。如左使所言,皇城不得不顾。那大皇子就好办了,末将请令,二万攻关,破关之后,五万进唐土。即使不能一下子攻下唐宫,但只要围着唐皇城,让西唐圣旨出不了,外面消息进不来。后面的事,陛下自处。”
只要在赵秦的西唐奸细消息出不去,而西唐皇帝圣旨也出不去。西唐军队各自为政,西唐结局已经在了。
这确实是好计,只要围着唐皇城,唐军一切消息断绝;唐君只要指挥不了自己的军队,他就死定了。
只是事,一般都难以像想的那么完美。更何况,还有套!
赵秦君大喜。道:“朕准了,林将军破关,朕令刘罗马三位将率十万马骑兵后进。”
四将得令,出去准备了。
大宋国的正统十九年尾,一片喜气洋洋。东胡又杀羊了。
正是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要吃羊肉,别人打架干我屁事?
飞卢小说网 b.faloo.com 欢迎广大书友光临阅读,优质火爆的连载小说尽在飞卢小说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