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鹿言情小说网

我有罗汉金身 第三章 我真是小伯爷

仅与伯府隔了一条朱雀大街,便是当朝太尉王家府邸。

大昌建国之初本没有太尉一职,还是先皇昌文宗感念琅琊王氏老家主王瞿尽心辅佐之功,特赐了此封号,王家一时权势无双。

老家主已经六十多岁,还兼任着中书省左丞的实职,老头儿一心为公,府里的事多交由大儿子王晔打理,王晔也靠着父亲谋了个户部侍郞的高位,此刻的书房里,王晔正与儿子王熺端坐,堂中立着个下人禀报着什么。只听王晔道:

“你可看清楚了,那人确是杨琳?”

下人忙回道:

“小的不敢欺瞒大人,为了确定此事一路尾随其进了侯府,确定是那小伯爷无疑。”

王晔眉头紧皱,与儿子对视一眼道:

“你且下去吧,继续派人查探动静,有情况随时来报。”

“是!”

待下人走后,王熺有些迫不及待道:

“父亲,儿子亲眼看着那小子跳进深潭的,不说那潭底离山顶近百丈高,就说那是一潭深不见底的死水,四面环山,按理说跳下去必死无疑,怎会好端端的又活过来了?!不行,儿子不信,得亲自去看看。”

“站住!”

王晔大喝道。

“坐下!为父教你的遇事冷静,你都学到哪里去了!慌慌张张的成何体统。坐稳了!”

王晔努其不争道,王熺只得压下急躁坐回椅子。

“那小儿可曾发现你?”

“绝没有,儿子一直躲在树后,您给的死士也蒙了面纱,绝查不到我们头上。”

王晔咬咬牙,眼神冷冽。

“吩咐下去,将参于此事的一干人等尽数灭口,有家人的给些银钱,没家人的厚葬一番,此事你亲自去办,不可假手他人,记下了?”

王熺心底寒凉,身体不受控制的打了个寒颤,那些可都是跟随多年的老亲随了,说杀便要杀了,不由他多想,忙回道:

“儿子记下了,这便去办。”

“慢着,那几人颇有武艺,你打算如何处置?”

王熺想了想道:

“将他们约至别院饮酒,再下毒便可。”

王晔满意的点了点头,从袖子里拿出一个瓷瓶递给他道:

“此毒无色无味,沾之即倒,内力再强也无用,让周管家跟着你,记着,做干净一些。”

王熺心道这府里恐怕除了那周老头儿,老爹是谁也不信了,忙答应着出门布置去了。

待得儿子也走了,王晔才表情凝重起来。

忠勇伯府原夫人秦氏本是王晔表妹,二人青梅竹马,未曾想到了谈婚论嫁之时,秦氏对杨乾一见钟情,慢慢相处之下竟越来越情根深种,瞒着家里与其私定了终生。

当初的秦府也算是书香门第,本就讨厌武将世家,又怎会容忍女儿做出此等忤逆丢脸之事,还是杨乾在秦府前跪了三天三夜,又承诺绝不另娶,只守着秦氏一人过日子,秦家被其感动,这才同意了这门亲事。

本来无可厚非,王晔虽心里暗恨却也无可奈何,谁让表妹看不上自己,没曾想秦氏为了给杨家传宗接代,托着三十多岁的病体非要再生男丁,产子之后果然香消玉殒,王晔便恨极了杨乾,誓要让其家破人亡,为表妹陪葬!

于是趁着小伯爷杨琳离家出走,便遣人暗害于他,甚至杨玲能平安从伯府出走,也有他的暗中推动。只要能让杨乾痛不欲生,他什么都愿意做!不料还是出了意外,杨琳竟然没死?!看来还需再谋划一番。

他却不知,此杨林非彼杨琳了,真正的小伯爷,早已命丧潭底。。。

杨林此时绝想不到,刚来这世界没几天,便有人掂记着搞死自己,他现在正眉头紧锁,想着昨夜那清晰的梦境。

梦里一个与自己长相酷似的少年郎,拜托自己代替他看顾父亲和姐姐留下的骨肉,还说自己便是他求得上仙施法才传送过来的。这不是胡说吗!明明是那了空老和尚不想看他整日混吃等死,天天念叨那佛经不管用了,才在临死之前施了大法术送他来此,难道其实另有隐情?这么说来原主该是已然身死了,昨夜便是投胎前的最后一次托梦。

杨林腹诽着,还不如将你的记忆给我,那样不是更方便,也省得我鸠占鹊巢整日惶惶不安。不自觉的站起身来到镜子前,像,真的太像了,自己的脸就这样莫名其妙变得跟梦中的少年一模一样,还真是大千世界无奇不有。

上一世离婚后,他对所有的事情都不甚在意了,至于老和尚说的什么‘人生意义’之类,他也没放在心上,来便来了,随意一些岂不更好,反正仍是孤身一人。

他想法挺好,忠伯的一番话又让他陷入了麻烦之中。

原来再过半月便是大昌三年一度的武举大比,便宜老爹总以为‘儿子’这次肯回府便是因此,所以派了忠伯将多年不愿传授的‘杨家枪法’教给他,杨林还未想好该如何融入现在的环境,便只好走一步看一步,每日被忠伯折磨的死去活来,但奇怪的是,不管力量还是耐性,比之前世好了不知多少,这一点令忠伯也暗暗心惊。

更令其惊讶的是,小伯爷好像自带护体真气一般,自己的木枪打在其身上总会有一股莫名其妙的反弹之力,有时候打的狠了,竟隐隐有金铁之声传出,真如少林的‘金钟罩’一般,可只要问起塞外的经历,杨林便各种借口不愿细说,忠伯只好作罢,继续认真的教他枪法。

据忠伯所说,现在的皇上很懂得优胜劣汰,要求所有武勋家的及笄子弟必须参加武举或文试,上一届便有好几家武勋子弟,文又不成,武比成绩更是一塌糊涂,对于这种只知享乐吃祖荫的,轻则家族降爵,打一顿板子送入军中磨炼,严重些的甚至被褫夺爵位贬为平民,忠勇伯杨府世代从军,本就在先皇‘重文轻武’的国策下由侯降级成伯,这是杨乾一生的痛,好容易如今的皇帝重新重视起武将,若因杨林的成绩不好再降一级,他不如一头磕死在杨家祠堂算了。

虽然便宜老爹没有明说,从忠伯时而急切的目光里,杨林还是感觉到了便宜老爹对此次大比的重视。没办法,依着过目不忘之能,从文的话随便考考得个举子甚至进士都不难,反而这比武是很难得到好成绩,一方面杨林只十七岁年纪,天赋再高也不可能跟三岁起练筋,又横练十几二十年招式的武人比,再者由于杨乾的不支持,杨林从小便不曾接受过系统的学习,只靠着塞外从军的一点机遇,想要过关斩将,当真难如登天。

只有忠伯内心升起一丝希望,或许,凭着少主这如钢筋铁骨一般打不疼砍不动的身子,招式烂一些也无妨。毕竟他偷偷加了内劲试过了,好险没被反弹个大跟斗。他暂时没想将少主这鬼神莫测的本事告诉主人,希望越大失望就越大,反而惊喜来得更好一些。

杨林也从刘雄处得知,原来自己的穿越‘前辈’,竟是附在了民族英雄岳飞的身上!宋朝的历史轨迹在‘郾城之战’后发生了巨变,岳飞并未听从宋高宗赵构的诏旨,杨再兴也只是重伤并未身死,于是在下属的极力劝说下,‘岳飞’领兵杀进临安城,将高宗及佞臣秦桧绑于泰山,宣其罪于民,其后自立为王,建国号为‘昌’,大宋从此灭亡。

其后昌武帝岳飞定都开封,整合兵马,经过五年努力,终于在‘朱仙之战’将金军主力聚歼于黄河岸边,从此金人退至燕云,大昌经历十多年的养精蓄锐,昌武帝于武盛十七年至武盛二十九年,十二年的时间三次北伐,终攻入会宁,灭金国国祚,完颜氏从此消失于历史舞台。

晚年的穿越前辈岳飞重视发展经济,用自己的现代知识兴农桑、修水利、立科学院、创办中央银行,使大昌国力迅速发展,蒙古和西夏皆派使臣来降,从此大昌扩土千里,万邦来朝。

魂穿的前辈岳飞死后,其子岳云(昌武宗)继位,在位十多年间大力发展水军,两次亲征高丽和倭国,终将高丽变成了如今的大昌汉城府,倭国也如蒙古一般对大昌纳贡称臣。武宗却因多年战事旧伤复发,不到五十便撒手人寰。

后昌盛宗岳甫继位,此时大昌进入极盛时期,百家争鸣万国来朝,盛宗于是重视文化发展,在位三十余年间多次派两位皇子巡游异国,将中原文化宣扬于邻国及海外,不料大皇子一家不幸死于海难,二皇子一家也在南疆染了瘟疫离世,一时大昌无后,昌盛宗拖着病体写下了立嗣诏书,将皇位传给了其幼弟岳申,也就是后来的昌文宗。

文宗是个天生的文华种子,又有‘大昌第一儒’王瞿的指导,在位近三十年重文轻武,极力打压开国和平东两脉的武勋,扶持了一大批文臣领兵,在位期间蒙古国慢慢强大,大昌与蒙古和西夏的边境交锋,败多胜少,文宗却毫不在意,晚年间竟将多位大昌公主远嫁两国以为和平之手段,其中便有太子岳擎的姐姐,当时的昭伊公主岳璃被远嫁西夏,这让当时的太子岳擎愤愤不平。

然因父皇在位多年,积威甚重,朝中也多是大儒当权,自己只能隐忍,直到文宗去世,岳擎顺利继位,这才开始一步步平衡朝局,扶持将门掌兵,又因武勋一脉百年来形成了很多世家,靠着祖辈功德自暴自弃坐吃山空,更有甚者作奸犯科藐视国法,岳擎只能优胜劣汰,表面上做出一副不近武勋的样子将那些不法之家夺爵抄没,将混吃等死者打板子降级,也因此,每一届的武举,都是一次武勋将门的大洗牌,不知又有哪家被抄,哪家被贬,又或是哪家被重用。

终至武举前一日,整个朱雀大街上来来往往的多了好多劲装打扮的武者,或腰配长剑,或斜挎弯刀,个个英武不凡。得益于穿越前辈的理念,大昌的女子并未受到很多歧视和礼教束缚,偶尔可见一两个英姿飒爽扎着马尾的女武者,旁人也未指指点点,只是多看两眼便罢。

与文试不同,由于筋骨所限,武举要求不论男女,二十五岁以下方可参加,毕竟若年纪偏大,既便后天再努力也难大成,加之近几年皇帝的重视,汴京内外城各广场之上,早已聚集了来自全国各地的武者,有的上台切磋提升,有的开盘赌个输赢,整个京城几乎所有大一点的地方皆是多人围成一圈,巡防营和顺天府的衙役兵丁忙的脚不沾地,唯恐搞出乱子来。

今日杨林终于得闲,照忠伯的说法是大比之前放松一天,以免当日过于紧张发挥不好,杨林自然百般情愿,带了两个伯府亲卫便穿戴整齐出府而去。

行至内城保康门前,右前方传出一阵呼喝叫好声,只见一群人围作一圈,不时发发惊呼叹息,搞的杨林心痒不已,便快走两步来至近前,却未发现身后五十米处两人偷偷对视一眼,避开了亲卫的警戒慢慢向其靠近,其中一人并手如刀,指尖处寒光闪闪,隐隐有灰气缠绕其间,显然是支毒针,待近得十米处,手腕翻转,一束流光直刺杨林后颈。

待得亲卫查觉已是晚了一步,不料却听得‘叮’一声脆响,杨林以为有蚊子,顺手拍了一下,头也没回继续看着场内打斗,可惊坏了其余四人,两个刺客瞪大双眼不可思议,一人忙要上前捡起银针想神不知鬼不觉的开溜,亲卫却已经快一步掠至其近前便要出手擒拿,另一人早急匆匆趁人不觉混入人群逃走了,刺客扫了眼同伴的方向,眼中绝决之色闪过,一咬牙,片刻间七窍流出乌血,两名亲卫对视一眼,一左一右将其扛起便走。

这一连串动作也只三息左右,众人注意力皆在场中打斗,竟是无人发现,只到杨林身后的亲卫已换了两人,圈内打斗也快要分出胜负,杨林才毫无所觉转身咂了咂嘴,口中不屑的道:

“切!,花里胡哨的。”



  飞卢小说网 b.faloo.com 欢迎广大书友光临阅读,优质火爆的连载小说尽在飞卢小说网!,
上一章  回目录  阅读下一章
(按左右键翻页)
我有罗汉金身书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