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白再次将铜像拿在手里仔细观察。
通过铜像的做工和造型来看,
大概可以判断出是明清过渡时期的产物。
一般铜像上是不会有款识的,
所以要辨别铜像都是从包浆,工艺,造型来断代。
就比如李白眼前这尊佛像,工艺只能说是一般,
在民间工匠里都算是下成。
不过可以确定的是,这个铜像的确是老物件,
从铜的纯度和包浆,还有底座的磨损程度都可以确定。
让李白搞不明白的是,这样一个明显不入流的佛像,为何系统给的市场评估价是未知。
他又仔细的观察了一遍,看到底足的时候,一个大胆的想法一闪而过。
古人有在造像中藏东西的习惯,难道这尊佛像里也藏了什么东西不成?
又联想到前些日子捡漏‘大龙邮票’的过程,
李白突然觉得这种可能性很高。
于是他连忙把之前买的工具都摆在了桌上,开始研究从哪下手比较方便。
他先是用挫,挫开底座边缘的连接处,
在用钢针慢慢撬开底座的封口。
一点点儿的将封口挑开,
这倒不是什么技术活,操作难度并不大。
古时候佛像里面几乎都是空心的,很多人家在造像时,会留一个小暗格放东西用。
他将底足掀掉之后,拿着手电往里面照了照,
“我草!还真有东西!”
李白一激动,不由的惊呼出声。
这佛像里面被布塞得严严实实的。
他用镊子小心翼翼的将佛像里那些布条一点点的夹了出来。
夹出来之后,他这才发现这些布都是上好的丝绸。
他用镊子将一块最大的丝绸小心的打开,
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张不知道名的地图!
而且,这张地图并不完整,好像只是其中之一的样子。
这张地图画的很是简单,像是随意勾勒几笔,没有地名,没有参照物。
而地图旁边写着几个像是满文一样的文字,李白并不认识。
“这地图是什么东西?需要藏在这尊佛像里?”
他将镊子放下,用手触摸这张地图,
信息瞬间出现在了眼前。
物品:地图(三)
详情:清朝龙脉的秘密
材质:蚕丝
年代:清代顺治年间
品相:一般
品质:一般
市场参考价:未知
系统回收价:未知
看着眼前的信息,李白提取了几个关键词。
清朝,顺治,龙脉,秘密,未知!
当看到这几个字的时候。一个想法突然出现在李白的脑子里。
清朝宝藏!那个传说中的宝藏!?
传说当年清军入关的时候,劫掠了不少金银珠宝,
顺治将这些财宝都运到关外藏了起来。
有人猜测这笔宝藏,后来被秘密运到了当时他们的国都——赫图阿拉,
电视剧鹿鼎记里面,就有韦小宝集齐了四十二章经找到清朝宝藏的桥段。
野史中,也有清朝宝藏的传闻。
当年清朝能如此轻松地取得天下,完全出乎他们自己的意料,
满清的统治者们一是担心自己政权不稳定,被汉人推翻,
二是满族人住不惯关内,因此当时的满清的统治者将其从关内掠夺的大量财宝运回关外老家藏了起来。
这就是关于清朝在关外藏有宝藏的传闻的起因,听起来还蛮合理的。
关于清朝宝藏的地点有三个传闻
一是努尔哈赤的墓穴中。
二是赫图阿拉的井下。
三是长白山龙脉所在的位置。
传说当年最后一个皇帝逃往东北也是因为想要寻找清朝宝藏。
莫非这一切都不是空穴来风?
李白看着手中的地图,难道这就是找到清朝宝藏的地图?
强忍住内心的激动,小心翼翼的将这张地图放在桌子上。
李白将所有的丝绸都小心的打开,看看还有没有更多的信息。
但除了那张地图,其余的都是些废布条。
看着眼前这张残图,李白决定搞清楚这到底是不是清朝宝藏地图。
以后如果有机会再遇到这种铜像,一定要收集起来,看看里面有没残图。
于是他将地图上那几个满文用手机拍了下来,这张残图也拍了几张照片。
之后就将地图小心的叠好,放进了一个木盒子里。
“看来要去一趟东北了啊!”
“我的家在东北
我的家在东北松花江上啊
那里有满山遍野大豆高粱
在那青山绿水旁
门前两棵大白杨
齐整整的篱笆院
一间小草房啊”
飞卢小说网 b.faloo.com 欢迎广大书友光临阅读,优质火爆的连载小说尽在飞卢小说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