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当吕蒙赶回江夏的时候,韩当周泰一同来到,三人相聚,共商大事。
“如今主公已经下定决心,命令我们务必夺取荆州,擒杀关羽。”
“此乃天赐良机,众将不可错失。”
“我军先原地按兵不动,等到关羽尽拔营寨,将荆州之兵尽数调往襄樊。”
“我等趁机袭其后,一举拿下荆州。”吕蒙想到自己即将成此大功,激动不已。
然而韩当却给他当头泼了一盆冷水。
“可是,前日我送诸葛先生去往荆州的时候,看见关羽在对岸沿江数百里布设了烽火台,白天举烟、夜间举火,看来是用来防备我军袭击荆州。”韩当一脸担忧,近前说道。
“什么!”吕蒙大惊,不敢相信。
由于难以想象,吕蒙连忙带着韩当周泰驾船来到荆州南岸,放眼望去,沿岸果然每隔二三十里便设立翼烽火台,台上站满了军士,时刻监守。
吕蒙见此,陷入沉思,沉默不语,忽然抬头凝望,片刻之后口吐鲜血,双手捂住胸口,大喊一声便昏阙过去。
韩当周泰见状大惊,不断呼喊大都督,急忙驾船回江夏医治,自此,吕蒙托病不出。
孙权在建业正欲起兵,却听闻吕蒙病重,孙权郁闷至极,十分担忧,出师未捷便要折损一都督,便让陆逊前往探望。
陆逊见了吕蒙,道:“我有一个小药方,可治将军心病。”
吕蒙急忙屏退左右,陆逊道:“将军之病,不过是因为荆州沿岸有烽火台。我有一计,可让守台士卒,无法点火,荆州之兵,束手投降。”
陆逊继续说道:“关羽自恃英雄无敌,提防的只是将军。将军可以乘机托病辞职,让接任者给关羽写信,恭维他一番,让他不加防备。关公必然撤荆州之兵到樊城。然后将军再领一支精兵,奇袭荆州,荆州垂手可得。”
吕蒙忙问陆逊有何妙计可破烽火台。
“如何奇袭?伯言可详细道来。”
陆逊自信说道:“关羽若撤荆州之兵,将军可点兵备船,让水性好的士兵扮成商人,其余的藏在船舱中。”
“一面派人约曹操夹攻,一面命快船直抵北岸,江边烽火台士兵盘问时,只说是客商,还将财物分给守台士卒。守台士卒便可让我军士兵停泊江边。等到了晚上,舱里精兵齐出,趁守军不备上前捉了各处守台士卒。便可一路无人知觉,直取荆州。再让守成士卒叫开荆州城门,将军到时可大获全胜。”
吕蒙大喜,咧嘴开怀大笑,立即上书辞职。
“如今大军正欲行动,吕蒙身为都督却托病请辞,如之奈何?”孙权不解,甚为头痛。
“主公莫慌,此乃都督之计,只为蒙蔽关羽,令其膨胀。”
“到时关羽尽调荆州之兵,荆州松于防备,我军才有机可乘。”陆逊上前宽慰。
“既然子明有计,我无忧矣。”孙权这才放心。
于是孙权便换了陆逊去守夏口。陆逊到任,当即写了书信,备了厚礼,让人来见关羽。
关羽见陆逊乃无名小辈,言辞又极谦卑,仰面大笑,更不把东吴放在心上。
却说马钧在长安,日夜推演战局的发展,从中寻求对自己最有利的进兵时机,又想起关羽的约定,考虑到两个方向的推进,确实需要派遣一个大将去荆州战区。
于是马钧环顾众将,见队伍之中程银、李堪、马玩、臧琛,到底该选谁去往,马钧犹豫不决,实在不行,马钧都考虑亲自出马了。
“我军派往荆州战区的部队有承接我军南下,阻断曹军归路,以及隔绝关羽军的突击作用,主公选择应当谨慎。”贾诩缓缓说道。
马钧闻言更加踌躇不定,若姜伯约在此,就是最合适的人选,只是姜维已经被自己派去潼关了,再叫他回来不太现实,反而会伤了在场众将的心,那么到底派谁去呢?马钧的选择恐惧症犯了。
看看这老几位,程银虽然老成稳重,但武力不足,面对敌方大将无法抵挡;李堪性格暴躁,缺乏战术,难堪大用;臧琛刚来长安,勇猛过人,不见智谋,且缺少独自带兵经验;马玩武力还行,多谋略,有独自领兵经验,确实是这几人中最合适的人选。
考虑再三,马钧决定就让马玩领兵两万,从上庸出击,先取谷城,再取钧县,然后牢牢占据钧县,等待马钧大军攻占弘农郡后,挥师南下。
于是回信关羽,说道已谴马玩领上庸之众,共计两万人马,出襄樊以西,接应关羽军。
飞卢小说网 b.faloo.com 欢迎广大书友光临阅读,优质火爆的连载小说尽在飞卢小说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