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玉等人出了崔府,崔永康眼睁睁的瞧着他们,只觉得心中一阵说不出的难受,也顾不得在下人面前维持威严了,忽然一屁股坐在地上,抱头痛哭,老泪纵横。他哭了一阵,站起身来,眼中已经满是坚定:“乖孙儿,你在里头受点儿罪,爷爷一定回把你给救出来!哪怕是犯了十恶不赦的大罪,我也要保你一条性命!”
周玉等一干人押着崔波一路往衙门而去,此时闻讯而来的围观百姓越来越多,到最后几乎都要把路给堵了。闲汉们一个个激动的满脸通红,兴高采烈,心道这肯定是案子有进展了,难不成奸夫是崔波?
老天爷啊!这还真是,还真是……
这真是让人想象就血脉喷张啊!
有那相熟的,就大声的跟衙役和捕快们询问到底是怎么回事儿。
捕快和衙役们在各自班头捕头的约束下自然是什么都不敢说,但他们不说,不代表百姓们不能猜。奸夫是崔波,是杜氏的本家侄子!这个消息跟疯了一样在人群中扩散着,听到消息的人们瞠目结舌不敢置信之余,又是血贯瞳仁,直冲脑门儿,激动的满脸通红!
这神转折,实在是太刺激了!
等到周玉等人回到衙门的时候,衙门外面已经聚满了百姓,而且还有更多人往这边涌过来。
大伙儿都翘首以待,等待着官府的宣告,看看是不是他们心目中的答案。
一进衙门,周玉等人便是瞧见杨大人高高站在大堂门口的台阶之上,负手而立,面色冷峻。台阶下站着李达。
杨大人道:“李达,你负责审他!”
又对周玉道:“派几个得力的人手来帮着李达。”
“是!”李达跟周玉赶紧应是。
杨大人转身离开,李达也招呼衙役们押着浑身瘫软的崔波往东边儿走去。
大堂前面大院儿的两侧还有不少厢房是空着的,里头有两间就被刑房给占了,改造了一番,专门用来审理案犯。李达一进去,就闻到了一股令人作呕的气味儿,那是某些腐烂的东西和血腥味儿混在一起形成的。
里头有桌子有椅子,也摆了几个木头架子,上面沾染着暗红色的血迹,还有为数不少的刑具。而贴着墙,则是挂了不少棉被,这是用来隔音的,以免用刑的时候吵到外面。
衙役们已经把崔波绑在了一个架子上,他们脸上带着凶恶和戏谑,盯着崔波一阵冷笑。有的衙役拿起了鞭子,还有的去伺弄墙角放着的一个炉子,准备点燃。
李达轻轻吁了口气,把门关上,瞧着崔波,淡淡道:“崔公子,老实交代吧!”
不多时,凄厉的惨叫声便是响了起来。
很快,李达就拿到了崔波画押摁手印之后的供词。供词之上,崔波承认自己玷污不成,怀恨在心,趁夜色偷偷潜入杜宅,将杜氏捆绑之后,杀了她的丈夫,而后着急慌乱之下,仓皇逃走。
供词上,压根儿就没提通奸的事情,只是提了一句‘玷污不成’,这样就可以不用治杜氏的奸罪。
这份供词,当然和事实有很大的出入,但这是李达想要的供词,同时也是杨大人想要的供词!
所以,这就是铁一样的事实!
怎么才能让崔波在这份供词上画押?很简单,打就是了!虽然李达从来都不赞成这种屈打成招的事,但是遇到这种人渣那就勉强还能接受。
这个细皮嫩肉的大少爷,这辈子也没吃过什么苦,根本没支撑多久,就哭爹喊娘的服软了。论起意志坚定,远远不如杜氏那个弱女子。
冷冷的瞧着血肉模糊的崔波,李达心中毫无负罪感,反正张少謦罪恶滔天,死有余辜!
周玉不解的问道:“李达,你什么时候变成这样了,你不是一直以来最讨厌严刑逼供的吗?”
李达笑而不语,他拿着供词径直去找杨大人。
杨大人看完供词,轻轻吁了口气,靠在太师椅上,淡淡道:“这个案子,就算结了是吧!”
“是!”李达后退一步,抱拳躬身道:“恭喜大人,勘破奇案,造福百姓!”
杨大人摇摇头,意味深长的一笑:“我这个人,虽也是读圣贤书的,却不似某些人那般呆板,也懂得变通,也晓得黑白,法理之外,不外乎人情。于法而言,杜氏有罪,但将她无罪释放,本官觉得这件事办的对,对得起自己的良心!”
李达点点头,表示赞同。这个时代的案件审理,审案者的主观意志起到了极大的作用,有的时候,官员按照自己的意志来断案而不是依照法律,这样的断案结果,不合律例但更有人情味儿,流传出去之后,反而被广为赞扬。
听了李达两人说的话,周玉在一旁若有所思,过了半响似有所悟。
杨大人走到书桌后面,也不坐下,直接提笔写就一封文书,而后用了大印,递给周玉:“衙门外头也聚集了不少人,你现在就去把结果宣告百姓吧!”
“是!”
周玉双手接过,告辞离去。
她大步出了衙门,站在高高的台阶上,面向众人。
衙门前面聚集的人丝毫没见少,一眼看去,只怕上千是有了。他们本来聚在一起,吵吵闹闹的很是嘈杂,但是当看到手持文书的周玉出来,似乎都是意识到了什么,人群中瞬间竟是安静了下来。
片刻之后,寂静的针落可闻,所有人都把目光投向了周玉。
而周玉也不负众望,他手持文书,面向众人,朗声道:“好叫诸位得知,杜氏杀夫一案,已经水落石出!”
“崔波,阴狠刻毒,性好渔色,觊觎杜氏之美色,玷污不成,怀恨在心!入西山中,捕得毒蛇,以竹篓装盛之,趁夜色入杜家,意欲杀人。杜氏被惊醒后,奋力反抗,而被捆束一旁。崔波,身强力大,摁住死者,以毒蛇塞入死者肛门,须臾毒发。又要挟杜氏,逼其伪证,后心神慌乱,乃逃脱。”
“崔波,对罪状供认不讳,本官已写条陈,行文上官,报于朝廷,秋冬问斩。杜氏虽伪证之,强辩之,然罪过不大,本官念其妇人,丈夫横死,又被胁迫,不得已而为之,是以并不加罪,就此释放!”
这个年代审案,讲究一个人证物证,但最看重的还是口供,崔波已经招供,那这案子就算是定了。
百姓听完,顿时哗然,大伙儿议论纷纷。
这个结局跟他们猜想的差不多,但也有出入。果然,这崔波才是真正的杀人凶手。但出乎预料的是,崔波和杜氏竟然没有奸情,这就让不少人很是失望了。
不过,这个案子已经足够离奇,情节已经足够刺激,足以让长安城的百姓们嚼上几年了,而且可以想象的是,一定会以种种方式流传下去,至于细节会被如何渲染加工,那就不得而知了。
得知了结果,百姓们纷纷退去。而在广场的一角,焦急等待的崔永康在听周玉念完之后,便是眼前一黑,直接晕了过去。
飞卢小说网 b.faloo.com 欢迎广大书友光临阅读,优质火爆的连载小说尽在飞卢小说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