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鹿言情小说网

让你娱乐圈出道,你转行搞军工? 第十三章:升限测试开始,这是玩命,赶快让他停下来!

做好所有准备。

林子涛当即接通总台指挥中心的信号。

即将开始一项新的测试。

当然要做好沟通。

“向总台指挥中心汇报,接下来即将进行升限测试,报道完毕。”

“总台指挥中心收到,请开始测试!”

接线人员按照一开始的指令。

发出命令。

听到林子涛的声音。

王鹤马上掏出兜里的通讯器。

只是他刚刚想说话。

另一边。

林子涛再次掐断信号。

王鹤:“……”

众人:“……”

做好一切准备。

林子涛当即发出指令。

操纵直升机向上而去。

升限测试。

跟极限速度测试有所不同。

总台指挥中心的显示器,以百米为一个单位开始记录。

为了缓解林子涛掐掉信号的尴尬。

王鹤主动开口,“林竹风,你跟大家普及一下,武装直升机升限最大能达到多少米。”

说到这里。

王鹤忽然想到什么。

“嗯……将国内跟国际上的数据都跟大家说一说。”

王鹤提出的这个问题,马上引起一众好奇心。

大家纷纷看向林竹风。

这次林竹风回答得痛快,“按照目前国内武装直升机的表现来看,升限的一般高度6000米左右,不过前不久,国内创造过9000米高空飞行的记录。”

“国际上大概也在这一水准,相差不多,不过有一个例外。”

说到这里。

林竹风眼睛里闪过一丝神往。

“曾经有国外飞行员驾驶直升机登上过一万两千多米的高度,创下历史之最!”

“那是飞行员的荣耀,也是直升机的极限。”

千万不要以为一万米的高度简单。

普通人登上高原。

都会遭遇缺氧的情况,也就是所谓的高原反应。

需要吸氧才能慢慢适应。

有些甚至不能适应高原反应。

会出现一系列症状,浑身无力、呕吐、拉肚子,晕厥……

直升机升限同样如此。

到达几千米的高空,高空空气稀薄,对飞行员来说,是一项需要克服的考验。

所以听说这个数据之后。

所有人都陷入沉默。

王鹤最先反应过来。

飞行员经过专业训练,才能适应高空情况。

林子涛不是飞行员。

由他进行升限测试,这是一件十分危险的事。

“赶快想办法联系林子涛,让他赶快停止测试,这是在拿生命开玩笑!”

所有人这个时候才反应过来。

是啊。

驾驶舱里的是一个没有任何经验的人。

一旦直升机飞上高空。

缺氧之后。

很难生存下来。

“赶快停止测试,想办法联系林总师,他不能出问题,以后武装直升机还需要他。”

科研人员纷纷开口。

整个总台指挥中心瞬间乱成一锅粥。

压力给到接线人员。

但他能有什么办法。

林子涛单方面掐断信号。

不是他想联系上,就能联系上的道理。

王鹤、林竹风……所有人脸色阴沉。

“现在我们只能寄希望于林子涛不要乱来,发现问题之后赶快停止测试。”

不知是谁说了这么一句。

说完。

整个总台指挥中心落针可闻。

正在操纵直升机上升的林子涛,怎么会不知道高空对飞行员的伤害。

正是知道这一点。

他才会对这一块进行设计。

重新设计之后。

哪怕是他驾驶,也能轻松突破几千米高空。

至于破万。

也不是没有可能!

看了一眼直升机显示屏,目前高度已经来到五千米。

他没有一丁点缺氧的感觉。

发现没问题。

林子涛继续驾驶直升机升高。

总台指挥中心。

屏幕上的数值再一次上升。

五千一。

五千二。

……

五千七。

随着数值的跳动,所有人的心剧烈跳动。

这已经逼近国内大部分直升机的升限高度。

众人想象的是。

此刻林子涛应该已经脱力,整个人承受不住高空作业,开始降速,准备结束测试。

但是实际结果是。

林子涛还在继续向上,并且很快突破六千米。

此刻大屏上显示的是六千九百米!

这个高度。

除过一些极特殊的例子外。

已经突破极限。

以林子涛不是飞行员的体质,怎么承受得住。

“胡闹!我怎么就上了他的当,等他下来,我非得好好跟他唠唠嗑。”

王鹤又进入暴怒状态。

此刻所有人都离他远远的。

怕沾上晦气。

这次林竹风都没法为林子涛说话。

毕竟这次林子涛真的玩过火了。

你说直升机有自动驾驶系统,普通人也能操纵。

那我信你一次。

你驾驶呗。

但是高空缺氧的问题。

可不是有自动驾驶就行。

那是会要人命的!

但是林子涛不知道地面的情况。

此刻他已经驾驶直升机,来到七千米高空。

他不但一点反应没有,甚至想来上一杯卡布奇诺。

这就是这款直升机的强大之处。

再次确定自己的身体没有问题,林子涛驾驶直升机继续升高。

总台指挥中心。

众人看着数值直逼八千米,心里却一点高兴不起来。

说不定这个时候。

驾驶舱里的林子涛,已经陷入晕厥状态。

人如果没了。

那一切数据都没有意义!



  飞卢小说网 b.faloo.com 欢迎广大书友光临阅读,优质火爆的连载小说尽在飞卢小说网!,
上一章  回目录  阅读下一章
(按左右键翻页)
让你娱乐圈出道,你转行搞军工?书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