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鹿言情小说网

归途似锦 第九十九章疑惑

小说:归途似锦  作者:橘色小猫  回目录  举报

回到莫家,夏雨和春桃赶紧迎上来,“小姐,累了吧,热水已经准备好了,您先去沐浴吗?”

“等会儿吧,我先写封信。”莫与宁回答。

“奴婢给您磨墨。”夏雨跟着莫与宁到了书桌旁。

这封信是给江梦歆的,她在心中交代了今晚和柳盈盈的口头协议,也解释了把地点定在醉红楼的原因,最后还保证这件事将会是个秘密,最红楼里面除了柳盈盈不会再有人知道。

其实莫与宁一开始听到柳盈盈的要求时心里也是不赞同的,那里毕竟不是清白姑娘家去的地方,一旦被传出去,江梦歆的名声将彻底被她一手毁掉。

但她看出了柳盈盈眼中的试探,也对,知道颠沛流离后还能在烟花之地混得风生水起的女子,又怎么可能轻易相信一个素昧平生的人。

但因为那封信的存在,她心中抱有一丝希望,希望她们真的像兄长在信中所写的那样,做到了那些她做不到的事。

为了不让自己完全陷入被动,她提出了要在醉红楼切磋琴技的要求。

莫与宁想通之后就答应了,而答应的原因,除了她能保证把江梦歆的醉红楼之行完美掩盖,也抱着对柳盈盈的试探之心。

如果试探成功,那她可以成为四方营第一名女信使,这件事她一早就想做却没有遇到合适的人。

而醉后楼是一个最不缺秘密和消息的地方,如果柳盈盈答应了,四方营连办法安插人进入这一步都省了。

再说柳盈盈,有她欣赏的坚韧、聪明、还义气,以后加以培训,很可能成为四方营的一员大将。

当然,这些试探她不会告诉江梦歆就是了。

“小九,让人送给江姑娘吧。”莫与宁一口气写完后把墨汁吹干,放进信封后就递给了小九。

“是。”小九双手接过信,不敢直视莫与宁的眼睛。她着信退出去,心中隐隐有些发毛,她也也知道自己不应该把现主子的事报告给前主子,可是当时鬼使神差的就做了,以后想起来有点无地自容。

莫与宁感觉到了小九最近对她更恭敬,换句话说,在她心里接纳了自己主人的身份。

这让她有些开心,毕竟是顾炎铭的人啊,从那呢优秀的团队里面出来,能认同她这个被摁着头认下的主子,说明自己也不差。

这份开心延续了好些天,直到江梦歆已经去了醉红楼两次,直到她暗中协助江梦歆收回两个大公主留下的庄子,直到一封顾炎铭的亲笔信到她手里。

这天,顾夫人来了,还告诉她,李郎给她带话,说过几天来看她。

“真的?李大哥闭出来了?”莫与宁惊喜地问。

“嗯,他好像已经看完了铭儿给他的古医书,昨日一出那个院子就来找铭儿,我告诉他铭儿出远门了,他就又回那个院子了。”顾夫人猜测李郎和她儿子之间有什么秘密,但她也没多过问,她相信儿子所做的一切都自有打算。

“来,看看这个喜不喜欢。”顾夫人拿出一套精致华丽的头面,这是她给莫与宁准备的及笄礼那日戴的。

莫与宁看着一看就知道不是凡物,造型和做工就不说了,光是材质就价值千两,她自是不能收的,“伯母,您的心意比这礼物更贵重,与宁都知道,但这头面太您拿回去,不然我晚上还失眠了。”

顾夫人不高兴了,“既然知道那就不要拒绝,我真心把你当一家孩子疼,一份头面作为及笄礼你都不收,是不愿意当我是亲人?”

莫与宁怕顾夫人真的会伤心,解释道:“在我心里,您就是母亲一样的存在,只是收这样贵重的礼物真的会有压力,这跟把您当不当亲人无关的。”

“那就是以前我送的礼物太普通了,以后……”

“别,伯母,与宁收下这套头面还不行吗?您以后别再送如此贵重的礼物了,不然我以后不敢上顾府大门了,不然别人还以为我是上门打秋风的人。”莫与宁威胁中带着撒娇的口吻。

顾夫人心里轻叹一声:如果琳琅还在,又岂会让这丫头连收她一套头面都如此客气。

“罢了,你这丫头跟铭儿一样主意正,我们长辈也不做让你们不喜的事。”

就在莫与宁一颗心放下的时候,小九在门外禀告:“主子,世子给您写了一封的亲笔信。”

“喔?铭儿来信了呀?快拿进来看看他写了什么。”莫与宁还没反应过来,顾夫人就出声。

小九进门后给顾夫人行礼,然后双手把信递到莫与宁面前。

莫与宁挑眉,看来小九是真的分的清自己主子是谁了,刚刚有一瞬她还在想,小九会不会直接把信给顾伯母看。

顾夫人倒是没多想,这本就是他儿子写给莫与宁的信,虽然她这个当母亲的都没有收到,但她此刻还挺高兴,这是不是说明这两个孩子感情还不错?

顾夫人眯眯地开口:“那伯母先回去了,你先看信啊,等过两日伯母再来。”也不顾莫与宁的反应,自顾自地就带着她的人离开了。

莫与宁莫名还有些尴尬,也不知道顾伯母是不是误会了。

打开信,她越看越摸不着头脑,连续看了两次,才确认顾炎铭的意思。

“怎么回事?这究竟怎么回事?”

“为什么不能让江姐姐的才名传出去呢?”

“她本就该是那样眩目的存在啊!”

莫与宁在房间里踱着步子,一边想一边不自觉地嘟囔出声。



  飞卢小说网 b.faloo.com 欢迎广大书友光临阅读,优质火爆的连载小说尽在飞卢小说网!,
上一章  回目录  阅读下一章
(按左右键翻页)
归途似锦书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