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鹿言情小说网

大明双对比:朱元璋泪崩了 第34章 什么鬼规定!地方官不让下乡?

短暂的基金之后,整个弹幕区都炸开了锅:

【朱元璋1:这是什么话?天下官员那么多。

怎么可能都被杀光了?

更何况每年科举也会选拔不少新的官员吧!】

【汪广洋1:当年的胡惟庸案和空印案,前前后后牵扯出几万人……】

【汪广洋2:……

几万人,这恐怕是把有官职的没官职的都削了个空吧!】

【李善长1:很多人被牵扯到了案子中,连亲朋好友全都被诛杀了……】

【朱元璋2:老兄,你这个,杀得也太狠了点儿吧。】

【朱元璋1:贪官太多了,根本杀不完呐!】

弹幕中的人完全没想到,原始大明世界的朱元璋还委屈上了。

【朱元璋1:咱是贫贱出身,受尽了欺压折磨。

咱最恨的就是贪官污吏!

可是咱成为皇帝了,要整治天下贪腐。

才发现,这些贪官杀了一批。

还有下一批如同雨后春笋一般又冒出来了。

早上刚杀掉贪污的官吏,接任的官员马上又跟着贪污起来。

根本就杀不完!】

而第二大明世界的人听到他这话。

后背不禁一阵发凉。

他们终于知道,为什么汪广洋上朝之前,要和家人告别了。

有这样一个阴晴不定的皇帝坐在龙椅上。

脑袋是随时都会搬家的呀!

【汪广洋2:对面的兄弟们。

我总算明白了什么叫地狱。

你们过的,便是真正的地狱生活呀!】

而此刻,原始大明世界的官员们看着这弹幕,却是只能苦笑了。

他们能怎样。

就连发个弹幕抱怨一下都不敢的。

而第二被改造后的大明世界的朱元璋却是一阵唏嘘。

原来,他当初若是放任自己的本性和愤怒发展下去。

恐怕也是这个局面。

整个大明的官员几乎都被屠戮殆尽。

这是多么可怕的情景?

而此时视频中的铁铉在原地呆愣了许久后。

便开始观察这位戴罪办公的知县大人了。

他发现,这位知县大人来到衙门,便是埋头做事。

任劳任怨地处理着一个又一个的事项和案子。

不像隔壁的县丞,一会儿在那儿淋尖踢斛,一会儿又和下属们嘻嘻哈哈。

一会儿又在用花言巧语接待隔壁郡县过来的官员。

很快,铁铉便认定,知县大人是个清廉勤勉的好官。

可是这样的清官,又怎么会带着枷锁呢?

于是铁铉便来找师爷解惑。

师爷这才回答他:

“咱们知县当初的确是犯了大错。

差点儿被百姓绑了要送到京城去让皇上砍头。

还是我们县丞好说歹说给求了好久的情,才放了他。

得了个戴罪办案。”

铁铉听到师爷这么说,顿时恍然大悟:

“被百姓绑了要送到京城去让皇上砍头?

难道说知县大人是……”

那师爷也一副了然的表情道:

“铁大人猜得没错。

知县大人他。

下乡了!”

【汪广洋2:什么鬼?为什么下乡要被治罪?】

【李善长2:还有,百姓把官员绑到京城去让皇上治罪?这又是个什么章程?】

【朱元璋2:这还真是闻所未闻。】

【汪广洋1:太祖皇帝制定了“严禁官吏下乡”的法令。

该法规定禁止官吏下乡扰民。

允许村民捉拿扰害乡村的官吏并押解到首都治罪。】

【朱元璋2:官员不下乡怎么治理辖区?还有这种狗屁法令?】

【宋濂1:诸位没看过陛下编订的《大诰三编》?

里面就记载了河北乐亭县农民赵罕辰把扰民县吏绑到首都南京的事件。】

【朱元璋2:这还真没看过。】

【宋濂1:这个故事就是记录了……】

【宋濂2:打住打住!谁想听你们的皇上亲自编写的故事……】

【宋濂1:总之,此法令在我大明是得到坚决的贯彻执行的。

也就是说,官吏胆敢下乡,那就是犯了大罪。】

【汪广洋2:我也没想通,地方官不下乡,又怎么去体察民情呢?】

而此时,憋了半天的朱元璋却是得意道:

【朱元璋2:咱在民间时,亲身体验到州县官吏多不恤民。

那些官吏往往贪财好色,饮酒废事。

下乡来的官员,都是来大吃大喝、搜刮扰民的。

所以咱就规定,官员只能老老实实待在官衙里。

不许去打着体察民情的幌子去搜刮民脂民膏。

如果官员胆敢下乡,百姓见了可以抓住立刻送到京师,由咱亲自处死!】

听到朱元璋这样说,所有人都沉默了。

这不是因噎废食吗?

但是此时没有人愿意再和老朱辩驳了。

毕竟想让他改变自己的想法。

特别是幼年时出身贫贱时的想法。

那就更不可能了。

而此时,视频中。

铁铉闻言,也是大吃一惊:

“那知县大人为何要冒着违抗圣旨的危险下乡呢?”

师爷苦笑道:

“还不是知县大人多管闲事。

当时咱们白马县来了十几户移民。

太祖皇帝要求每户都要种棉花和桑树。

可是这群外地来的人却不知道怎么种。

他们占的地距离已有的村落遥远,土地也是十分贫瘠。

没有人愿意帮助他们。

眼瞧着就要饿死了。

于是知县大人亲自带了人去教他们培土种地……”

铁铉听到这里,便沉默了。

他竟一时间不知该如何评说此事。

知县大人的确是违反了大明律令。

但是,去帮助快要饿死了的移民。

这也能叫违抗圣旨吗?

【汪广洋2:我有个疑问,为什么要要求每户都要种棉花和桑树?】

【李善长1:陛下规定的呀!

陛下立国即下令:凡民田五亩至十亩者,栽桑麻棉各半亩,十亩以上倍之。】

【汪广洋2:连农民种什么都要管?】

【朱元璋1:咱可是受过苦的,所以希望百姓们能吃得饱,也能穿得暖,有棉花才能不受冻啊!】



  飞卢小说网 b.faloo.com 欢迎广大书友光临阅读,优质火爆的连载小说尽在飞卢小说网!,

端午读书!充100赠500VIP点券! 立即抢充(活动时间:6月8日到6月10日)

上一章  回目录  阅读下一章
(按左右键翻页)
大明双对比:朱元璋泪崩了书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