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今将林旭的那份项目申请看完,随即怀着疑惑的心情,肃立等待高城的下一步指示。
高城见状,起身走到俩人面前,认真看向史今,说道:
“东西也看完了,以一个士官的视角,你觉得上面说的有必要吗?”
“有!”
史今只是略一思索,便给出了答复,那是能在战场上救命的东西,当然有必要。
高城点了点头:“那好,林旭的这个项目申请我会提交上去,先不说会怎么回复,我打算现在就在连里开展起来。”
“但是咱们连是有作战职能的部队,最先要保证的是现有的科目训练,所以负责这事的人,不能多,最多让一个班来负责。”
高城说到这顿了下来,长期共事所积累下的默契,让史今瞬间明白了连长的意思。
当即一敬礼:“报告连长,我愿意带领钢七连一排三班全体成员承担起这个任务,保证完成任务。”
高城认真注视着史今半晌:“会有困难吗?”
史今:“报告,没有困难。”
怎么会没有困难?
承担起这份任务,就代表着三班在保证基础训练之余,还会有额外的工作。
每天作训结束后的一段休息时间,每周周日的休息日,必然会被占用。
别人休息只能看着。
班级里成员心里可能会有意见,这都需要他这个做班长的去承担,做工作。
这方面史今自信他能够让每个人都有觉悟。
主要在于他自己,史今如今正处在三转四的关键期。
部队以什么决定一个班长的去留?
班级战士的一切。
承担起这份任务,成果如何还不好说,但班级原有成绩有受影响的风险。
弄不好就得走人。
但没办法,三班现在整体成绩再次回归全连第一,只有三班有余力进行这项任务。
史今自己自然不必多说,还有是有伍六一这名骨干,更别提林旭这名提出者同在三班。
没有比三班更适合的班级了。
高城哪怕再不愿意史今在这个关键期去承担风险,也必须这样做。
兵是要护着,但该用就得用。
面对挑战时,还要将人雪藏不用,为人求一个稳妥。
那就不再是护着了,而是在搞小集体,在拉帮结派。
高城做不来这事。
对于林旭,高城没有丝毫觉得他的举措有不合时宜成分。
只是特意向他交代了一番史今的情况,让林旭好好干,常规训练上还要更加把劲。
但谁也不知道的是,林旭是比高城要更清楚史今处境的。
一年后,军改这阵时代的飓风,比任何人相信的都要猛烈。
二十万人离开军队,其中大部分是军官士官。
这是全军在指挥作战体系层面上的精简,换上具有更高文化与素质水平的人,来带动全军的信息化升级。
皆时,士官三转四,已经不单单只是像现在这样的考量标准,三转四的名额也将变得更加稀缺。
要么达到文化素质水平这些硬性要求,能够转型为专业技术士官,要么就是真的是掌握着某种堪称绝活的专业技术。
不是史今不好。
以林旭这段时间的朝夕相处,他对史今的了解也更加全面。
作为士兵,史今各项单兵素质过硬,关键的射击科目是全连尖子,每年一直是钢七连派出做为代表,派去师部进行夜间射击示范表演赛的人选。
作为班长,史今带兵能力同样高超,三班整体成绩同样是全连第一,寝室中的那名优秀班集体的流动红旗,在墙面上都挂出印子了。
作为战友,史今是少有的没有老欺新毛病的老兵,对于新兵,他总是温柔且耐心至极,说话间恨不得斟酌每一个词的语气来照顾他人的情绪,让人如沐春风。
史今无愧士官军中之母,部队基石的职谓。
但基石不会只有一块
史今很好,但以部队的优秀制度,又会有多少像史今这样的好班长涌现出来。
他们以部队基石的身份,共同组成了这支队伍的根基。
只是部队要升级,要更上一层楼,就必须让地基更加牢固。
部队需要的基石,不是好的,是要最好的。
时代的步伐太快,被抛下时甚至不会跟你大声招呼。
在这种突然拔高的标准下,史今没能达到要求,只能是遗憾离开部队。
前世史今就是他的意难平,林旭自从来了,就一直在心里琢磨史今的命运能否发生转变。
答案是路很难走。
提高文化水平提干或是专业路线转型史今过了年龄,已经走不通了。
剩下路的只有一条,就是要掌握一种独有的业务技术,军队需要掌握者将其发扬传授,才有机会留下。
林旭提出创建套伤员搬运转移战术,还是有这方面的希望的。
但他也不敢打包票,大环境下,个人能做的事情非常有限。
只能说是尽人事听天命。
飞卢小说网 b.faloo.com 欢迎广大书友光临阅读,优质火爆的连载小说尽在飞卢小说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