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众爱卿平身。
谢陛下。
大殿之上,弘玄一脸威严的坐在龙椅之上。
台下一众大臣依次而站。
站在最前面的丞相李渊一头白发梳理的一丝不苟,眼睛炯炯有神,看起来是个很精神的老头。
文官在左,武官在右,就连太子和弘玄几个封王的皇子也被允许上朝听政。
左侧以李渊为首,而右侧站在第一位的乃是大乾的三军元帅‘秦易’。同样也已经头发花白,满脸风霜,只是身上散发出来的军中大佬的气质,让人不敢小瞧。
而且秦易被封为军中战神,威望极重,手下能人将领无数,乃是常胜将军。
然而当年与漠北一战,却遭惨败,生性刚烈的秦易当场就要自裁谢罪,被先皇劝阻,当时洪
烈说,此仗之败,非你之过!奈何漠北有九耀生,你秦易也实属无奈。
被劝阻之后的秦易,才意识到高端的战力有多么重要,开始大力发展武道强兵,奈何一是天
赋好的虽然也有,但是能达到九耀生那种程度的却寥寥无几,几乎没有。
二是资源有限,军中也只有一些极少的有天赋的人才,能得到资源被培养起来。
如果敌军有武将能万军从中,取你将领首级,来去自如,这仗还怎么打?
没人指挥等于一盘散沙,城门高墙更是如履平地,所以当初才败的那么惨。
原本早朝应该先由文官呈奏一下近日的民生政要,在由武将汇报边防军工,然而还没等众人
开口,弘玄示意了一下旁边的大太监。
这位大太监也就是皇帝的贴身太监看到示意,嘴中喊道:宣,沈峰觐见。
沈峰?
听见太监的喊话,一众大臣有的一脸迷惑,而有的消息灵通的,却没惊讶,一副早知如此的表情。
单独站在一侧的北川面无表情,毫不理会五皇子在那对自己挤眉弄眼。
听到宣见,沈峰来到殿前,微臣沈峰,参见陛下。
嗯,弘玄威严的扫视了一圈,见众人有的一脸疑惑,有的在观察沈峰,他微微一笑。
众爱卿可能还不知道此人,我来给你们介绍一下,这位少年英侠,前几日帮朕捉拿了杀害李
墨和徐松的凶手,立下大功,人品和武功都属上上之选,还心向朝廷。
所以朕打算破格提拔,让其加入朕的锦衣卫之中,你们可有意见?
回陛下,沈少侠天资英才,能加入锦衣卫,实乃幸事,北川第一个跳出来赞同。
丞相李渊意外的看了北川一眼,这北川平时对谁都不假辞色,今日太阳打西边出来了?
还是这少年真有通天的本事,能让北川另眼看待?
陛下,老臣有话要说,不知陛下打算封他什么官职?秦易这个时候站出来问道。
对于这位秦老元帅,弘玄不得不尊敬起来,秦公,朕打算为他新设职位,封他为锦衣卫副指挥使,同北川一起,共执锦衣卫。
什么?听到此话,众人纷纷议论起来。
秦易微微沉吟了一下,随后说道:陛下,依老臣之见,陛下能封其做指挥使一职,即已表明了其忠心可靠,在此等前提下,他又立下功劳,捉拿了杀害朝廷命官的罪犯,确实该赏。
只是其原本并无官职,就算立下功劳,直接提拔成锦衣卫指挥使,也怕其手下之人并不服气,
到时做起事来,不能同心同德,怕是要事倍功半!
不如先封其做个千户,等以后再有功劳,届时在一举封其指挥使一职,才能令大家心服口服啊。
秦易身为军中元帅,一直效奉的都是功劳多大,赏赐多大,弘玄虽然说沈峰捉拿侵犯立功,
但功劳远远不足以让沈峰坐上指挥使一职,所以弘玄问起大家的意见,秦易直言不讳,也不
怕得罪了沈峰。
弘玄眉头微微一皱,没着急反驳秦易,而是转头看向了李渊。
不知李丞相有何想法?
听见皇上问自己,李渊微微出列,拱手说道:陛下,正所谓,自古英雄出少年,只要忠心于
我大乾,又立下大功,其自身又德才兼备,能力出群,陛下又何必墨守成规?让真正有能力
的人,怀才不遇呢?
陛下慧眼明心,不拘一格,若举贤使能,那今后还怕我大乾,没人才可用吗?若都像秦元帅
一样,什么事都讲究个论资排辈,那我大乾,何时能出一个九耀生?
李渊向来和秦易不和,抓住机会就唱反调,既然陛下问自己想法,李渊肯定不会放弃机会,
打击一顿秦易。
而且李渊心明镜一样,陛下是有意提拔沈峰,这个时候不迎合圣意,更待何时?
甚至李渊连沈峰立功这一说法他都不信,立没立功不都是皇上的一句话?
酸儒,你说谁论资排辈?当年我们几十万战士,哪个不是舍命冲锋在最前头?那个时候,你
这个酸儒在哪?听见李渊如此泼脏水,秦易气的吹胡子瞪眼。
老匹夫,谁论资排辈,谁心里清楚,还冲锋在前,也对,当初要是我们这群文官也跟着冲锋,
说不定就能打得过九耀生了,李渊也不生气,笑呵呵的反击。
你。。。
好啦好啦,弘玄打断了两人,一脸无奈的看着两人。
听见李渊又拿九耀生来刺激自己,秦易怒不可遏,陛下,老臣一生几十年,忠心为国,请陛
下明鉴。
说完一把跪了下去。
秦公快快请起,弘玄连忙让秦易起来,随后又对李渊说道:李丞相,不可再用九耀生刺激秦
公,九耀生不光是秦公的痛,更是我大乾的痛!
陛下说的是,老臣知错,李渊看见弘玄板起脸来,知道自己说过了,连忙认错。
今天朕说的是沈少侠的事,怎么扯那么远?
不过李丞相先说的话,还是有道理的,朕不能墨守成规,要不拘一格的提拔人才,这样才能
使我大乾日渐强盛,永不衰落!
众爱卿意下如何?
父皇,儿臣也觉得沈峰可担其职,五皇子这个时候站出来说道。
哦?基儿也看出了沈少侠的不凡?弘玄哈哈一笑,随后看向太子弘德,太子,你的意见呢?
太子弘德见弘玄问自己,连忙说道:全凭父皇做主。
嗯,弘玄微微点头。
这个时候明眼人都已经能看出来了,陛下你这不明摆着就想封沈峰为指挥使吗?
那您还问我们干嘛?直接封就行了呀,就算您一言独断,谁还敢说您是昏君不成?
能当官的都不是傻子,尤其会察言观色。
陛下,臣无意见,一种大臣连忙说道。
而被李渊气的脸色煞白的秦易,也没工夫说话。
好!
既然都没意见,沈峰上前听封,看了一出闹剧的沈峰始终一脸微笑,晓有兴致的看着这帮朝
中大臣表演,好像在看戏一样,一点没有作为被讨论主角的紧张和尴尬的迹象。
贴身太监拿出早已准备好的圣旨扯着嗓子喊道:沈峰,忠心为国,德艺双馨,今日诰封你为
锦衣卫副指挥使,官居三品,又因其特大立功表现,特赐蟒服,可随意出入皇宫,见王不拜,见妃不停,钦此!
什么?
听见圣旨以后,众人才明白这圣旨的分量。
一众大臣左右晃脑,互相对视,眼睛里都漏出不可置信的光芒。
就连太子和五皇子都一脸不可置信。
硬封锦衣卫指挥使也就算了,后面的那是什么?赐蟒服?随意出入,见王不拜,见妃不停。
大乾的制度官员见王爷是需要跪下行礼的,官大的也要拱手行礼。
而妃子虽然平时遇不到,如果在某种大典场合遇见了,同样需要停下行礼拜见。
就连丞相李渊和秦易这种级别的,平时看见王爷也需要行礼意思一下,见到妃子也需要叫一声娘娘。
臣沈峰,谢主隆恩!
沈峰高声一谢,接下圣旨,同时太监用御呈盘将蟒服令牌等等交于沈峰。
好了,其他人,有事起奏,无事退朝,沈峰留下。
眼看陛下要撵人了,众人都很识趣,原本还有事的也留着晚会在说了。
行礼退朝之后,纷纷离去。
走时李渊还不忘给沈峰投去一个善意的眼神,沈峰也回礼,点了点头,表示明白。
秦易则是轻哼一声,不过却不是冲着沈峰,而是奔着李渊去的,大手一挥,也转身离去。
众臣三三俩俩结伴而去,同时还议论着沈峰,都在猜想这沈峰到底是何方神圣,突然冒出来
就能得到如此圣宠。
沈峰,怎么样?今天朕是给足你面子了吧?这下你在京城可成了红人了,以后谁见了你,可
都要给你几分薄面,毕竟在他们看来,给你撑腰的可是朕。
陛下,臣很满意,只是臣不懂,陛下为什么要对臣这么好?
沈峰,明人不说暗话,因为朕看好你!
以后你的前途不可限量,说句不怕你骄傲的话,说不得以后,朕都要仰仗与你啊,弘玄一脸的唏嘘。
其实弘玄说这番话,是经过深思熟虑的,相交贵在知心,遮遮掩掩反而落了下成。
况且沈峰不是傻子,既然他问了,弘玄也就实话实说了。
仰仗于我?
陛下,臣不懂。
沈峰虽然自信,但是也没明白为什么弘玄要说出这种话,毕竟一国之君,还有什么事需要仰仗我的?
哎,沈峰,你跟朕来。
说着,弘玄带着沈峰去了偏殿,而冯老也在那里。
看着眼前的老人,沈峰浑身肌肉一紧,体内的真气赫然运转起来,这是见到高手的自然反应。
面对北川,沈峰都没有这种感觉。
呵呵,小友不必紧张,看出了沈峰的动作,冯老一脸笑容。
弘玄也在一旁说道:沈峰,你不必紧张,这位是冯老,乃是我大乾的救命恩人,也是朕的肱股之臣。
听到弘玄这么说,沈峰微微放松,见过冯老。
沈峰没有托大,毕竟他虽然不把王公贵族放在眼里,但是真正的高手还是需要给与尊重的。
飞卢小说网 b.faloo.com 欢迎广大书友光临阅读,优质火爆的连载小说尽在飞卢小说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