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强没有说什么,掏出五十元将烛台和永乐大典随意的装在挎包内,挎包而走。
两件内有乾坤······
这年头,是不是只有这样才能捡漏啊?
确实,如今的古玩市场,是很难明睁大眼地从人家眼皮子底下捡漏了。一来漏儿本来就几乎没有了,二来哪会专等着你来?
而真正的好东西,绝大部分其实都是开门的,店主和摊主也大都不是外行,哪会轻易漏出去呢?漏不好捡,打眼的倒是越来越多,。
不过,不管怎么说,这一刻对于陈强来说,还是很刺激的!
永乐大典的书衣用多层宣纸硬裱,最外面有一层黄绢连脑包过,显得格外庄重,这种很像现代书籍的装帧形式叫做“包背装”,是元朝和明朝前期书籍装帧普遍采用的方式。
永乐大典的书衣都是用多层宣纸硬裱出来的,最外面有一层黄绢连脑包过,格外庄重,这种很像现代书籍的装帧形式叫做“包背装”,是元朝和明朝前期书籍装帧普遍采用的方式。
这个封页书衣之所以不对,那是因为它是后世之人在原来书衣的基础上,又给裱糊了一层,也就是常说到的画中画
画中画,在古玩收藏中多有提及,以前的一些大收藏家在战乱的年代为了保存自己收藏的画作,往往会将一些名画重新裱糊,然后在表面再绘制出一幅画来,由此来掩饰真迹。
而这烛台,不是清代的,可也不算新,是民国的。烛台底座封了铜,却并不厚重,只有一层铜片!因为这底座里头,藏了一件瓷器!
但仔细想想,这暗藏设计,其实很巧妙。若是密度大的木料,比如颜色沉凝的红木类,底座封铜就会显得奇怪,因为本不需要,还破坏了美感,画蛇添足。
而阴沉木很轻,想做烛台,底座就得稳。底座封铜顺理成章,铜色和金丝还能相互映衬。这件瓷器,就藏在半圆形的底座里。
从外面看,看不出封铜有多厚,所以瓷器增加的重量,会让人觉得是封铜导致的。但实际上呢,薄薄的铜片并没有增加多少重量。所以,如此煞费苦心,这里头藏的瓷器,应该差不了!
烛台好拆解,弄个小电磨、尖嘴钳、锯条、顶针,而永乐大典的修复就稍微麻烦一些,需要买修复液、揭画的相关工具,还需要技术,陈强在大脑里思索片刻。
还真有这些技术技能,也就不准备找其他人帮忙了,决定全部自己来,要是再其他地方买,不容易找到,可现在就在古玩城,这些东西还是比较好买的。
这是腿也不在流血了,初次捡漏还是大漏,也顾不着等曾子墨去医院了,更不要说霍超了,陈强开始在市场内转悠,购买合适的工具去了。
陈强转了半个小时就买齐了所有的工具,想去门口等霍超,未曾没有想再见一下曾子墨的念头,路过一家叫石梦翡翠的珠宝玉石店,看着里边不错的装修。
突然想到那晚室友的热烈讨论,觉得私情还是先放一放,有缘必定会再见,陈强推门而进,观察起来店内的装修和摆设。
柜台内坐着个三十来岁,长得有些妖娆,腮边还有颗美人痣的妇女望着打扮古怪的陈强,
一个双肩书包背在胸前,斜跨着写着为人民服务的军绿色挎包、手里提着两三个黑色塑料袋,相同点是每个里边都是鼓鼓囊囊的,再低头一看,一条裤腿上有个长口子,还沾染点血迹,不想是来买东西,倒是有点像是来出货的。
随口问道:“小伙子,你要买什么吗?我给你介绍一下。”
“先不用,我先看看。”
这时候,店铺里进来一个中年妇女,身材略有些胖,穿着倒是很得体。“老板,你们这里收翡翠么?”中年妇女走到柜台前,直接问道。
柜台后那妇女应该是老板娘,很会说话,
“您是有东西要割爱?开门做生意,有来有往,您带好东西来,肯定收啊。”
“那您先看看?”
“好啊。”
老板娘说着还看了看陈强,
陈强笑了笑,说道:“”您先忙,我看看。
中年妇女也冲陈强点点头,随后便从挎包里拿出了一个玫红色的丝绒盒。
这丝绒盒很是陈旧,看着有些年头了。
打开,里面是一条镶嵌的手链。这条手链的基底是银质的,看着也很老了,手链上间隔一定距离镶嵌了五颗长方形的料子,一大四小,中间一颗最大,长度两厘米多、宽度略小,其他四颗则整体小一丢丢。
这五颗镶嵌的料子,满绿满色,而且通透明亮。
“这镶嵌的是?”老板娘拿起了手链,仿若明知故问。
“这是我母亲留下的。之前听她说,这是镶嵌的老翡翠,正冰阳绿翡翠。”
老板娘露出一个不太好形容的奇怪表情。
如果是天然翡翠,正冰满阳绿,就算这小小的几颗,价值也不菲,怎么会用廉价的银链子做底镶嵌呢?虽然这五颗料子看着还到不了正宗的阳绿,但也算鲜艳,十几万总能值的。
老板娘微微一笑,拿起强光手电看了起来,一边看一边问,“您打算多少钱出呢?”强光照射之下,绿色料子清澈如水,而且绿得还特别均匀,整个儿一码色。
老板娘眉头一皱,又拿起了高倍放大镜,这里面,居然没有一点儿棉杂裂!
中年妇女见老板娘在细看,便停了一会儿才应道,“最低十万。”这话,其实是露了怯了。
老板娘一听,便也明白了。“您是去过几家店了吧?”
“嗯,去过两家,都是做翡翠的店。”中年妇女也没隐瞒。听起来,她之前估计要得更高,但是之前的店,应该是十万也不给。
飞卢小说网 b.faloo.com 欢迎广大书友光临阅读,优质火爆的连载小说尽在飞卢小说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