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天后。
汉阳府衙门。
一个满脸忧愁,身形消瘦的中年男子端坐在大堂上。
愣愣的出神,也不说话,不知道在思考什么。
这位神情坚毅的中年男子就是汉阳府的知府赵承安。
自从他调到汉阳府这几年,可以说是每日操劳。
这些年,年年干旱,导致汉阳府的粮食收成一年不如一年。
收成一不好,就会引起老百姓逃荒,流民四起。
也容易把老百姓逼上绝路,落草为寇。
特别是这两年,粮食的收成愈发不好了。
汉阳府境内时不时就会遭受强盗土匪的袭击。
为了保护老百姓,赶跑土匪,赵知府把府城的护卫大部分都调去打土匪了。
土匪的规模还小,还不成气候。
凭借护卫的打击,那些土匪强盗成不了气候。
可最大的难题不是那些打家劫舍的土匪强盗。
那些土匪强盗才多少,有了护卫的打击,又能祸害多少老百姓呢!
对于赵知府来说,眼下最大的麻烦是汉阳府境内的十数万灾民。
一个处理不好,局势就会失控。
这十数万灾民就会变成大麻烦,变成汉阳府暴乱的根源。
为了解决这些灾民问题,赵知府不知道多少个日夜没有合眼了。
所有的方法都用尽了,才堪堪维持住这个局面。
一方面,赵知府让手下把灾民往其他的地方疏通。
比如没有受灾的江南地区。
另一方面,赵知府拿出衙门的粮食赈济这些灾民。
可无奈灾民太多,即便往其他地区送了不少灾民。
留在汉阳府境内的灾民数量也不少。
而衙门的粮食也不多。
这些粮食还是以前留下来为数不多的存粮。
再过一段时间,等粮食吃完了,那些灾民问题就会变成一个大问题。
这段时间为了灾民的赈灾,赵知府不是没有想过法子。
就比如号召汉阳府的有钱人募捐。
可结果不尽如人意。
“哎,这年景什么时候是个头啊!”
赵知府一想到如今汉阳府的局势,一想到整个天下的局势,就不免唉声叹气。
“老爷,有一年轻人说是要募捐,而且数目还不少呢!”
赵知府正愁容满面之际,老管家进来禀报。
“嗯,人呢?”
赵知府回过神,赶忙询问。
不怪赵知府反应这么大。
主要是他号召大家募捐的这段时间,响应者寥寥无几。
现在一听说有人募捐了,而且金额还不少,他怎能无动于衷呢!
“老爷,人在外头候着呢,我听说这年轻人把家里的家产都变卖了。”
老管家补充了一句,对于这样的年轻人,他很是敬佩。
“嗯?快快有请!”赵知府惊讶道。
显然是没想到有人会变卖家产来募捐。
不管对方有什么想法,单单凭借这一点,就足以让他心生好感。
很快。
管家就去而复返,后面跟着一个二十出头的年轻男子。
赵知府神色亲切地上下打量着年轻人。
这个相貌出众的年轻人就是募捐者了吧!
“赵大人!”李浩一见到赵知府,就拱手行礼。
这还是李浩第一次见到赵知府。
果然和传闻的一样,一脸正气,只是脸色有些许的疲惫。
赵知府的口碑在汉阳府很好,为民着想,为官清廉。
“嗯,就是你要来募捐?听说你把家产都变卖了?”赵知府点了点头,这个年轻人很不错。
“草民李浩听说赵大人为了灾民的事日夜操劳,于是我就把家产变卖了,积极响应大人的号召,为大人出一份力,为灾民出一份力,为汉阳府出一份力,为朝廷出一份力。”
李浩大义凛然说着,不管是不是这个原因,总归漂亮话还是要说的。
赵知府微微一笑,看向李浩的目光越发亲善了。
不管眼前这个叫李浩的年轻人是不是说的真的,这个态度还是很让他满意的。
“能有你这样的年轻人,是汉阳府之福。”
对于为他分忧的年轻人,赵知府是不吝啬夸赞的。
好歹对方把家产都变卖了支持他,他夸一夸怎么了。
“不知小兄弟要捐赠多少?”
赵知府迫不及待的问道。
李浩笑了笑,没有说话,向大厅外面一指。
只见大厅外两个壮汉正抬着一个大木箱子走来。
不一会的功夫。
木箱子就摆放在大厅正中央的地面上。
李浩上前一边打开箱子,一边说道:“这箱子里面一共白银1万两,捐给大人用做赈灾之用。”
看着箱子里白花花的1万两白银,赵知府眼睛都睁大了,呼吸都有些急促。
这1万两白银可不少啊!
每天施粥的话,足够那些灾民过活好一段时间呢!
这可解决了他的燃眉之急。
原本他想着,小兄弟可以募捐5000两就不错了。
没想到,整整1万两。
这可不是一个小数目啊!
一想到这1万两是小兄弟变卖家业所得,他对李浩的好感直线上升。
“你很不错,你可帮了本官大忙啊,本官替汉阳府的灾民谢谢你。”
赵知府不停的打量着李浩,不时的点点头。
这是一个青年才俊。
“大人言重了,为大人分忧,为汉阳府的老百姓分忧,这都是我应该做的。”
能得到赵知府的肯定,李浩还是很开心的。
对于接下来要提的要求,他心中的把握又大了几分。
良久。
赵知府才平复好情绪。
有了这1万两白银,他的心里也松了口气。
“说吧,你有什么要求?只要不过分,在本官力所能及的范围内,本官都会答应你。”
赵知府一脸和气的看向李浩。
他在号召大家募捐之前,就已经说过,只要对方捐赠的数额达到要求,他都会答应对方一个要求。
显然,1万两已经达到了要求。
只要李浩提的要求不过分,看在李浩是第一个捐赠大额银两的份上,他都可以答应。
而且此举还有一个带头作用。
就是李浩捐赠1万两,他答应李浩的要求后。
其他汉阳府观望的士绅有钱人都会看在眼里,到时候不怕他们不募捐。
他们现在之所以没有积极响应,可能就是不确定他会不会兑现承诺吧!
现在有人带头,他们就可以打消心里的顾虑了。
飞卢小说网 b.faloo.com 欢迎广大书友光临阅读,优质火爆的连载小说尽在飞卢小说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