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鹿言情小说网

四合院:从五十年代开始的采购员 【53】这是一个丰收年

“轰隆隆……”

“哐当哐当……”

在蒸汽动力掩盖下,脱粒机飞快地转动着。

一捆捆小麦被塞了进去,很快就有麦秆和麦粒流出来了。

孟大柱特意在这里观看,免得真的出现意外,到时候又要人工脱粒,那才是麻烦了。

事实证明王鹤非常靠谱!

“王鹤,你小子干得漂亮,我们要谢谢你了!”

“什么?你要自己来?”

“滚蛋,你小子先给我们干干苦力吧!”

草洼村的夏收非常顺利。

本来夏收就比较繁忙,因为既要收割,也要重新种一茬,属于是双抢的阶段。

往年因为几乎所有的工序都要用人工来处理,每天都是非常累的。

如今就不一样了。

孟大柱安排了一些人专门收割,一些人负责赶车运送麦子回来,还有一些人负责脱粒入库。

在这样的生产模式下,草洼村那两千亩地在不到一个星期里迅速的被收割完。

而且麦子还全部脱粒完成,接下来只要晒干即可!

其他已经分配到了脱粒机的地方也差不多,反正今年就过了一个更加轻省的农忙季!

王鹤最关心的小麦产量也有结果了。

用了他的改良种子后,那些试验田的小麦产量达到了三百斤每亩!

看起来也不算高,但是在没有化肥农药的前提下,这已经是非常大的提高了。

这个时候可没有什么杂交品种,农药化肥稀缺,大部分的农业种植都还是延续着几千年来的传统。

又因为肥力不够,病虫害等缘故,小麦亩产能有两百斤就算不错了。

实际上绝大多数都是一百多斤的产量!

可想而知这年代的物资有多缺乏,生活有多难。

王鹤不敢说自己有多么高的觉悟,也不敢说自己有什么功德,但是至少能让身边的亲戚朋友过得好一点吧?

草洼村种植冬小麦两千亩左右,只种了二十多亩改良的种子,产量六千多斤。

其他的普通麦种产量就差了一些,平均产量一百六十多斤,共收获了三十二万斤。

最终产量将近三十三万斤!

如果不是要交公,不是有计划购粮任务,全村五百多人平均都能分到六百多斤!

但哪怕是还要交公粮之类的,剩下来的部分每个人平均也有两百多斤。

加上后面种的玉米土豆红薯之类的杂粮,每个人大概能有六百多斤粮食在手。

这已经能让大家满足了!

总的来说,今年也算是一个非常好的收成了。

所以接下来各个合作村与合作社就可以推广了!

有着草洼村的榜样,其他人也没有多说什么。

但是除了草洼村的夏种大面积地使用良种玉米和土豆,其他新的合作村目前还是在试验阶段。

他们为了保险起见,最多就是规划出了一两百亩地种植良种,其他的还是按照以前的模式继续种植。

王鹤也不好说他们什么,反正一切都按事实说话吧!

种植的事情还不好说,养鱼养鸡鸭的事情就好多了。

各个村已经把鱼塘挖得差不多了,有的甚至已经开始引水进入,可以开始养鱼养鸡鸭了。

所以王鹤就必须给他们提供鱼苗和小鸡小鸭。

所幸有着轧钢厂的支持,也有空间的产出,所以这些合作需要的投入基本到位了。

几十个村子一时间就热闹起来了,种植养殖都匀速发展,看起来一片欣欣向荣。

王鹤又磨蹭到了种植结束,这才拿出了一份工艺改良技术。

具体就是把轧钢厂里的板材轧制技术和线材、钢管之类的轧制技术提升起来。

这些看起来没有多大的轰动,但是苏厂长他们已经非常高兴了。

随着他们的命令下达,王鹤又带着几个技术员开始了改造行动。

因为有些车间承担着非常重要的任务,不可能在关键时刻停下来,所以王鹤他们只能先改进了一些不是很重要的车间和设备。

比如一些车工、钳工之类,稍微停一停还可以。

但是轧钢车间就不好停了,一旦停下来就可能会导致其他车间缺少原料,前面的炼钢炉可能都要停。

这种事情哪怕是王鹤也做不了主,只能在苏厂长和邓志平等人的主导下才能去做。

王鹤身为设计者,这段时间都要深入到车间里指导改进工作,所以不可避免地就会看起来像个工人一样。

下班回去的时候,王鹤照例去看了看新房建设的情况。

一个多月过去,新房的地基和框架已经差不多了,但接下来的建造工作也还长着呢!

这是建房子,不是随便改装一下。

而且这种房子用的砖石瓦片很多,木头也不少,加工和建造难度可不是钢筋混凝土的楼房可比的。

比如一根房梁,几个木工正打算给雕刻一些图案,不然什么都没有的话就会砸了他们的招牌。

这种事情免不得花费十天半个月去雕刻和刷漆,费工费力,王鹤看着都心痛!

因为到目前为止,新房子总共就花去了将近两千块钱了,但还有很多工作没有做完。

估计等到房子建好的时候,总费用要涨到两千五百以上!

也就是王鹤本身不缺钱,换做其他人肯定已经叫苦连天了。

就为了这个,王鹤都不得不用空间合成了很多水泥砖瓦,用以弥补材料费昂贵的事实。

否则要是什么都靠他们去买回来,就是五千块钱也不够他们造的!

所以王鹤照例看了一遍后就走了,再多看一眼都想骂人!

这些家伙可能是有很长时间没有接到这种活了,所以想尽办法的发挥自己的手艺,生怕别人不知道他们的手艺有多好一样。

王鹤愤愤地回了四合院,迎面就被三大爷阎埠贵堵住了。

“王鹤啊,今天又给媳妇儿吃什么好的?”

王鹤随便扬了扬手里的东西说道:“没什么,就是几根棒骨,肉都没有一两,拿来熬汤喝。”

阎埠贵还是一脸羡慕地说道:“还是你有能耐啊!我家解娣他们怀上的时候都没饭吃,更何况是天天开荤?”

王鹤也觉得自己好像有点出格了,不过想想也不后悔。

不趁着这个时候赶紧多吃点,后面可能就会被动减肥了。

反正现在一个月五十八块五的明面收入,夫妻俩加起来都快八十了,又不是吃不起。



  飞卢小说网 b.faloo.com 欢迎广大书友光临阅读,优质火爆的连载小说尽在飞卢小说网!,
上一章  回目录  阅读下一章
(按左右键翻页)
四合院:从五十年代开始的采购员书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