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鹿言情小说网

四合院:从五十年代开始的采购员 【35】初见大领导

第二天早上,采购科的人紧急去肉联厂和某些地方采购到了一些肉和鱼虾之类的,加上王鹤昨天带回来的十几只鸡,今天的招待工作总算是准备好了。

像王鹤这种已经把工作做在前面的人,本来还想光明正大的休息,没想到最后却被齐源拉过去充当欢迎队伍里的一员。

上级领导莅临检查指导这种事情已经不少见了,轧钢厂从改制前到现在,接待的各种领导没有一百也有八十了。

所以招待工作有条不紊,大家各司其职。

梁书记、苏厂领头,带着厂委会的各级领导充当主力,王鹤这种就属于是凑数的,以显得隆重些。

九点多的时候,一队汽车缓缓驶来。

等到车上的人下来后,王鹤才发现来人好像有点熟悉。

不过他仔细想了几遍,又可以肯定自己不认识这个人。

“算了,大概是剧中某个人物吧!”

迎面而来的确实是工业部的领导,而且还是后来杨厂长的那个后台大领导!

此时他还只是工业部的副职,主管各种工业生产的事情。

因为全国到处都在合营改制,大小小的各种工厂数不胜数,他其实也没有多少精力关注到轧钢厂这边。

如果没有王鹤搞事情,使得轧钢厂做出了这么大的成绩,或许他还要过几年之后才能把注意力放在四九城周边的工厂上。

对于其他的领导,王鹤就基本不认识,也没有熟悉的人了。

反正也不需要他上前说话,所以就在旁边看着他们寒暄,看着他们一起参观工厂环境,然后进入到了磨面机的生产车间。

后面的王鹤就没有理会了,他没有资格凑到前面去。

但是在车间里,气氛却是非常热烈的。

为了准备欢迎,车间里暂时调整的工作量和生产速度,放慢了一点让大领导看得清楚,并且随时准备回答他们的各种问题。

大领导参观了一遍,最后停在了组装车间里。

“苏厂长,你们现在已经生产多少了?”

“领导,目前已经生产出来的是四千三百多台,要达到计划目标大概还需要十天左右。”

“哦,这么说你们每天可以生产六十多台了?”

“差不多吧!其实这种机器并不是很复杂,经过我们的技术人员分解设计后,最后的生产反而没有什么难度,最麻烦还是原料和钢铁熔炉、轧钢技术方面限制,不然我们还能做得更多。”

大领导摇摇头道:“现在全国上下都要各种设备,我也没有办法给你们更多的资源。不过你们的确是做出了成绩,明年我再调几个工程师过来给你们提升一下技术,尽量提升一些产能吧!”

苏厂长就有些惊喜地说道:“这可太好了!我们现在对技术人才是欢迎之至,求贤若渴啊!”

没想到大领导忽然就来了一句:“是吗?那这个机器的设计人员呢?他来了吗?”

“额……”苏厂长和身后跟着打算解释技术的邓工程师都有点傻眼了。

虽然他们没有冒领过王鹤的功劳,但是人家王鹤确实不在。

梁书记就回答道:“大领导,设计这个机器的人是采购科的一位采购员,现在还采购科上班……”

大领导很不满意地摇头说道:“能设计出这样的机器,连部里的专家都说设计水平很高,结构非常完美,这样的人怎么就不把他放到合适的位置上去?”

这话就有点重了,明显有指责他们嫉贤妒能,没有知人善任。

苏厂长汉都要出来了,连忙解释道:“大领导,这个事情我们不是没有试过,只是当事人拒绝了。当初我和邓工程师一起劝他调入技术科,专心研究技术,结果他愣是不同意,坚决回了采购科。”

“哦,他是怎么说的?”

“他说自己是初中毕业,设计这个机器是因为熟悉农村的情况和需要,又自学多年才慢慢设计出来的,其实没有什么基础……”

“荒谬!我也不懂工业,以前就是干地方工作的,也上阵打过仗,现在不也是要管理工业生产吗?”

轧钢厂的众人就只能闭嘴了,解释是解释不清楚了。

大领导却继续说道:“这样的人才就应该放到合适的地方,不要让他们的才能浪费了。而且怎么能这样无组织无纪律?服从命令难道都不懂吗?”

梁书记尴尬地说道:“领导,这位设计人员以前是轧钢厂采购科的勤杂工人,负责物资统计和仓库管理等工作。后来改制后就成了采购员,但他从来不是我们组织的人啊!”

大领导愣了一下,问道:“他还不是我们组织的人吗?是身份有什么问题?”

“这倒没有!他的资料档案非常清晰明了,来自四九城郊外的农村,中农出身,这些年在轧钢厂工作认真负责,兢兢业业……”

“那就没有问题了!这样的人你们怎么不好好培养?你们这样的工作是不合格的啊!”

“是是是,领导批评得对……”

接下来的参观就没有多少波折了。

相比于磨面机器的生产车间,其他老车间确实有点拿不出手。

新车间是以机械化流水线的方式作业的,各个工序都是经过王鹤和邓工他们的设计,符合了生产时间要求,确保不会浪费时间,能快速的达到批量生产的要求。

就生产效率而言,新车间目前在全国也是首屈一指的。

可是老车间就有点不行了。

比如易中海他们的钳工,很多都是几十年前的技术。

生产速度慢,效率不高。

大领导看了一会儿,就无奈地摇头离去了。

不过这种事情也怪不了梁书记和苏厂长他们,毕竟是从娄半城的工厂改制过来的,一时半会儿也改进不到哪儿去。

而且这一段时间他们改动最大的还是成立新的车间,以及生产新的产品。

老车间的轧钢技术和产品还是在毛子专家来了之后才有进步提升的可能,不然单靠这些人去提升就有点强人所难了。

所幸大领导他们也知道这些事情的真相,并没有太过苛责。

但是在看了新车间的生产方式后,对于老车间里的生产情况当然不能满意。



  飞卢小说网 b.faloo.com 欢迎广大书友光临阅读,优质火爆的连载小说尽在飞卢小说网!,
上一章  回目录  阅读下一章
(按左右键翻页)
四合院:从五十年代开始的采购员书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