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鹿言情小说网

四合院:从五十年代开始的采购员 【32】草洼村的大棚建起来了

“太好了!村长,咱们是不是可以优先考虑给社员分配一些……”

王鹤直接就反对道:“不行!我们的原材料不多,也不知道够不够建一个大棚的,这个时候再分出去,那我这里的工作还要不要做了?”

“可是……”

“放心吧!只要把大棚建立起来,年底的收入肯定会越来越多,到时候你们也可以申请更多的材料,把玻璃产量提高上来,想怎么分配就怎么分配!”

孟大柱说道:“不错,还是应该办正事,其他的后面再说吧!”

其实孟大柱也知道单纯分配出去是不行的,估计到时候还要卖钱,不然这几个人的工分怎么补回来?

这几个人以后就要负责这里的生产,每一次生产的时候肯定是满工分算的,没有收入怎么能行?

王鹤就不管他们那么多了,他只要保证自己想要的大棚能顺利的建好就行。

等到今年的冬天有源源不断的青菜供应,还有很多收入可以给他们分配,明年就可以忽悠他的建设更多更大规模。

甚至于还可以拿他们做榜样,去其他的村子或者公社去游说他们加入到供应体系里。

不然过几年轧钢厂达到了万人规模后,每天所需要的粮食物资可不是一个小数目。

虽然王鹤也不需要去管那么多的主食来源,但是如果有其他菜补充的话,至少也是个成绩。

几天的时间过去,村里的这几个学徒工总算是掌握了所有的工艺。

就是产量不高,每天只能够生产上百块一米见方的玻璃,更多的就不行了。

炉子和其他工具也都限制住了他们的生产能力,只能一点一点的来。

幸好这个时候秋种也刚刚完成,搭建大棚的事情还有点时间。

这个时候孟大柱可以发动队员修了一条水渠,从村子边上的河流引水到大棚这里,方便后面使用。

日子就在这种有条不紊的安排下进行着,草洼村的人已经明确可以看到更好的日子在等着他们了。

而在轧钢厂也是一片热火朝天,大家都在努力地进行生产,恨不得马上进入现代化!

王鹤忙完了草洼村的事情,准备等他们的玻璃准备的差不多了再回去指导大棚的建设。

回到轧钢厂工作的第一天,他刚好没什么事。

上级领导恰好没有来指导的,额外的采购也不是每天都需要。

所以他理所当然的摸鱼了一天!

下班的喇叭声响后,他就推着自行车到叶娟的车间外等她。

熙熙攘攘地人群陆续涌出,有些人还朝王鹤打招呼。

这些都是老工人,要么对王鹤熟悉,要么因为叶娟而认识他。

王鹤随便和他们打招呼后,很快就发现了人群之中的叶娟。

此时的叶娟显得有点疲惫,但是精神头还可以。

两人骑着自行车迅速离开轧钢厂,王鹤才问起了车间的事情。

“最近车间里很忙吗?”

“忙啊!忙得都没有多少休息时间了,大家都恨不得马上实现现代化!”

叶娟紧紧地抱着他,身子都靠在了他身上。

王鹤显然感受到了她的疲累,于是就非常体贴地骑慢点,转头朝菜市场而去。

“既然这样,咱们今天晚上吃点好的,给你好好补补!”

“啊?咱们前几天刚吃了一顿肉,这会不会太频繁了?”

“这有什么?咱们有这个本事,还怕得着谁说闲话?你看人家傻柱,经常带着好酒好菜回来,有几个人说什么了?”

“额,那好吧!”

到了菜市场后,王鹤让叶娟在外面等着,自己进去逛了一圈,出来的时候就带着一只老母鸡,以及一些蔬菜水果之类的。

叶娟以为这些都是买的,免不了一顿说话,劝他不要这么铺张浪费。

可是王鹤哪里会听?

这些大多都是他从空间里拿出来的,菜市场买菜不过是遮人耳目罢了。

叶娟可能也知道自己说了没有用,很快也就停下来了。

王鹤作为采购员,经常可以买到不少好东西。

甚至还可以赚取一些差价,额外收入也不少。

每个月加上工资汇总到叶娟这里至少有六十块钱左右。

加上她自己每个月也有十八块钱,总数将近八十块。

平时他们不是在厂里食堂吃,就是回来随便做点好的,每个月也只有十几块花在了伙食上。

就这已经是四合院首屈一指的生活水平了!

每个月还能剩下五十多块钱,几个月下来已经攒了两百块钱左右。

叶娟现在就觉得非常幸福,家里的工作好,收入高,慢慢地日子会越来越甜了!

晚上免不得背地里有很多人骂娘,哪怕王鹤的厨艺不算太好,至少也不差啊!

有着空间的模拟功能,理论上他可以无限模拟一个菜的无数做法,然后选出一个味道最好的。

也就是他对口腹之欲还没有那么高的追求,这个时候也没有那么多的食材供应,更不好在四合院搞出太吸引人的东西,所以只能维持还不错的水平。

比起傻柱是差了一点,但是比起其他人家就好了太多了。

特别是王鹤通过空间把花生和大豆榨油后,家里的油几乎不缺,做菜也更香了。

这样的日子确实很令人陶醉,但王鹤也还记得自己的正事。

一个星期后他就回到了草洼村,开始指导他们建设蔬菜大棚。

第一次搭建的大棚属于实验性质,只有一亩地。

如果搭建好了之后,大家觉得效果很不错,材料也足够的话,就可以继续建造多几个。

整个大棚用木头竹子为骨干,又填充了很多麦秆杂草,活了很多泥巴形成了墙面。

只有在四周和顶部放置一部分玻璃,保证有阳光可以照射就行了,根本没法和几十年后全玻璃大棚相比。

但就算是这样,几天之后的大棚建设成功后,大家都对此非常满意。

王鹤也在空间里模拟过,这样的建造模式是可以用的,就是阳光可能有些不足,生长的速度会慢一点而已,其他的并不会有太大的影响。

不管怎么样,第一个大棚总算是建好了。

孟大柱和村民们商量了之后,决定再建几个大棚!



  飞卢小说网 b.faloo.com 欢迎广大书友光临阅读,优质火爆的连载小说尽在飞卢小说网!,
上一章  回目录  阅读下一章
(按左右键翻页)
四合院:从五十年代开始的采购员书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