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呼!”
冷冽的秋风从窗外吹进,房内的所有人都不由得打了个寒颤。
户房主簿欲言又止。
对方的言下之意,就是先用城内粮行内的粮食弥补粮仓亏空。
可这样有一个严重的后果,城内的粮价会飞涨!
原本一两银子买一石半,也就是一百五十斤大米。
几天后就会涨到一两银子一百斤,甚至九十斤、八十斤!
缺粮一成,不代表粮价随之涨价一成。
现实往往是粮价不断上涨,直到那一成的人买不起粮食,被饿死为止!
“大人,如今城内粮行,最多只够两成!”,户房主簿心中预估了一个大概数字。
意思是说就算这样做了,还不够弥补库房的所以有亏空。
然而知州邓敬听了,只是看着他,一句话也不说。
“大人,还望三思!”
身为本地人的主簿坐不住了,站起身拱手说道。
可邓敬只是冷冷地看着他,眼神比方才的秋风更冷冽。
“若是本官强令你,你会怎么办?”
对方脸色多出几分苦涩,“在下明早会召集衙署皂班、壮班、快班所有人。
等诸位王爷走后,将城内大小粮行的存粮运走大半到城外,最后绕弯子送到粮仓。”
两人的对话戛然而止。
邓敬已然给出了最优的解决方法。
最早发现问题的帅家默,此刻不由得全身发抖。
他终于知道,为何自己四十岁了,仍然只是一个小小的胥吏。
终于明白了,眼前这些大官是怎么一步步走到这个位子的。
邓敬环视众人,淡淡地说道。
“你们要本官拿出个章程,现在章程拿出来了,照办吧。”
说罢,就甩甩袖子离开了。
临走时他拍拍户房主簿的肩膀,示意他过来有话说。
留下的人面面相觑,心脏快速地跳动着。
这事情闹大了,自家的祖坟大概都保不住,有可能被人掘了!
一盏茶后。
两人对坐在衙署后堂书房。
邓敬亲手给对方倒上一杯茶,然后又倒上了一杯酒。
“杨主簿,今晚辛苦了。”
面对眼前的茶与酒,对方显得纠结不已。
调走粮行的粮食并非难事,可他之后该如何面对滁州的父老乡亲!
当粮价一倍、两倍、三倍地狂飙,多少人会在背后戳他脊梁骨!
他又如何在当地立足?
“大人,这场大雨波及甚大,我们调走了粮食。
粮行的人可能无法从其他地方调来粮食,就算从远处调过来,耗费也不少!”
户房主簿还在做最后尝试。
然而对方不为所动,只是将茶杯和酒杯各自向前推了一下。
“杨主簿,那个帅家默,今年快四十了吧。”
“是,大人,四十一了。”
邓敬闻言后站起身来,背手站着说道。
“杨主簿说的不错,这场暴雨可能波及了整个南直隶。
可你不妨想想,若是帅家默一个小吏都能发现,南直隶各州县会一直蒙在鼓里?”
闻言的户部主簿沉默了,一场风暴或许即将酝酿着。
过不了多久,就会如一道炸雷般爆裂开来!
天下震动,皇帝震惊!
“所以,不如让滁州下手为强。我们不能被拖入水中,今年的赋税一定要足额缴纳!
粮仓内,一定要有粮!”
顿了顿,邓敬长长叹出一口气。
“杨主簿,本官今年三十九岁,能做到一州之长,靠得不过是三个字。
快,准,狠!
无论做什么一定要快,眼光要看的准,亦或是心要够狠。”
他的这段话,无非是想劝对方打定主意,不能对他的命令打折扣。
否则亏空无法补上,炸雷了所有人都逃不过。
随后,压倒良心的最后一根稻草被抛了出来。
“本官明年这个时候,或许要到浙东当个参政,需要个得力之人相助。”
参政,仅次于布政使司最高长官的布政使。
再往前一步,就是掌管一省之地的封疆大吏!
纠结的户部主簿,看着眼前的两个杯子。
茶水让人清醒,酒水让人糊涂。
默默地选择了酒杯,将里面的酒水一饮而尽。
“大人,在下明白,这就去办!”
……
次日,清晨。
朱橚从榻上起身,稍有点不舒服。
滁州城安排的地方很好,可终归比皇宫差了些。
“黄景,黄景。”
喊了几声后,门外候着的太监缓缓打开房门。
“王爷,您醒了?”
黄景一晚上没睡,就守在门外。
“把东西拿进来吧。”
朱橚随意摆摆手,坐在床榻上意识还有点不太清醒。
对方了然,然后让人将洗漱的热水毛巾都端了进来。
一切都显得井井有条。
黄景早就吩咐安排好了,无论朱橚什么时候醒来,都不需要等待就有热水用。
“砰。”
朱橚洗漱后,随后将毛巾扔到脸盆里,走到门口吹风。
“呼呼!”
冷冽的秋风吹来,整个人一下子都清醒了过来。
朱橚逐渐想起了昨晚的事情,转头看向黄景。
“滁州衙署可有什么动静?”
黄景点点头,“王爷,和您猜测的一样,衙署晚上灯火通明。
可街上巡逻的兵丁多,您又让我们隐藏身份,所以后面的事情就不太清楚了。”
朱橚只觉得是秋粮减产一点,百姓日子难过一点。
除此之外,并没有放在心上。
“好了,准备东西启程吧。
今天要走的路程比昨天还多二十里,早点出发早点到。”
“是,王爷。”
黄景躬身后便去收拾东西了。
不一会儿,众王车驾来到滁州北门。
邓敬像个没事人一样,笑着恭送朱橚等人。
“诸位王爷走的实在急了些,本官没能尽一尽心。”
秦王朱樉只是点点头,“邓大人招待的够好了,本王要赶路,就不多聊了。”
他并没有将眼前的人放在心上,不过是一个小小的知州而已。
权当是路过的风景罢了。
朱棡等人连出来都懒得出来,坐在马车内就要启程。
“踏踏!”
一盏茶的功夫不到,朱橚等人的车队就向着下一个目的地定远县而去。
天空中的太阳,此刻才刚刚升起。
滁州城内的百姓日升而起,炊烟袅袅。
与此同时,一车车遮盖严实的粮食,在街道上缓缓行进着。
稀疏的行人只是瞥几眼,心中都没有多想。
他们不知道的是,现在运走的,都是他们的命根子!
飞卢小说网 b.faloo.com 欢迎广大书友光临阅读,优质火爆的连载小说尽在飞卢小说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