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是前段时间,很多官员因为沈万三的名单,损失惨重。
心中早就恨死沈万三了。
所以在听到让沈万三当户部主事,更是不乐意。
朱椿知道很多大臣都是出于私心,才会如此反对沈万三入朝为官。
朱椿冷笑。
“自古以来,贤明皇帝都是唯才是举。”
“只看才能不看出身。”
“大明的开国功臣们,有多少是考取过功名的?”
“除了刘伯温、宋濂、张昶等少数几个大儒。”
“没有看到几个是有科举功名的。”
“都装什么大尾巴狼。”
“自己几斤几两,心里没点数?”
不少大臣被说的面红耳赤,尴尬不已。
朱椿这话不好听,却是事实。
朱元璋脸上浮现笑容。
椿小子这是变相的夸他是贤明皇帝,举贤任能。
这让他心里乐开了花。
另外,看朱椿这架势,让朱元璋想到了诸葛亮。
三国时,诸葛亮曾舌战群儒。
如今朱椿舌战群臣,气势丝毫不疏于诸葛亮。
这小子有能耐。
朱椿又说道:“就拿李善长来说,皇上亲自定的大明开国第一功臣。”
“他以前就参加过前朝的科举,却屡试不第。”
“但丝毫不影响他是个有才能的人。”
“处理政务,供给粮草,没人比的过。”
“比之汉初萧何,丝毫不逊色。”
刘伯温摸着胡子,满是欣赏。
朱椿说的合情合理。
不过通过朱椿的表现,他猜测。
设立工商司,重用商人沈万三,八成都是朱椿的主意。
胡惟庸仍是显得很不服气。
“沈万三只是一个贱商,此前积累的都是经商之道。”
“并未读过多少书。”
“更没有当官的经验。”
“如今一下子,就让他担任户部主事,他未必能做好。”
“胡惟庸,就你叫的最欢。”
“你参加前朝的科举,落榜多少次,心里没点数。”
“要是按照你们说的科举规矩,你也不坐上了中书省右丞相的位置上。”
“按理说你也应该滚下来。”
朱椿一点不给胡惟庸面子。
说话是相当的直白。
胡惟庸脸色涨得通红,尴尬地缩着头不敢说话了。
心中却是气坏了,这个朱椿一点没把他放在眼里。
其他很多大臣也被说的羞愧难当。
要不是朱元璋重视他们的才能,破格重用他们。
他们也难走到今天。
“哈哈哈,椿小子,你说的太好了。”
“咱觉得太有道理了。”
朱元璋听到这哈哈大笑起来,连声叫好。
一向不苟言笑的朱标也笑了。
“孤也认为蜀王说的有道理。”
“想让大明发展的好,就得唯才是举,任贤用能。”
“至于出身并不重要。”
朱椿趁热打铁说道:“沈万三曾是天下首富,商业奇才,不少人都知道。”
“他的商业才能正好能用上。”
“本王也相信,他一定能当好户部主事,管理好工商司。”
群臣们才领教过朱椿嘴皮子的厉害,个个低垂着脑袋都不敢说什么。
朱元璋见时机差不多,威严说道:“有不同意见的赶紧说出来,别说咱不给你们机会。”
朝堂仍是一片沉默,没有大臣敢发言。
“既然大家都没意见,那么就这么定了。”
说到这,朱元璋怒目一睁。
“若是以后还有人敢这么鼓噪,那么就别怪朕不客气。”
“臣等赞同皇上的决策。”
胡惟庸、黄子澄、吕本等人接连拱手表态。
事情已经走到这一步了,他们没法反对。
朱元璋脸上露出满意的笑容。
还是朱椿有办法。
仅用三言两语就怼的大臣没了脾气,不敢反对了。
其实朱元璋对商人本来很反感。
但是通过朱椿,发现工商业对经济发展很有好处。
对商人的看法也有所改观。
足见朱元璋相当开明。
只要对百姓有好处,他就会尽力去做。
……
皇宫,慈庆宫。
后花园。
三面环湖的凉亭内。
坐着一位英俊潇洒的年轻人,手上拿着鱼竿正在钓鱼。
不远处的石桌旁,坐着一个吹弹可破,十分水灵的美人。
正在往嘴里塞糕点吃。
脸颊塞的鼓鼓的,笑眼弯弯的。
一脸满足,着实可爱。
前者是大名鼎鼎的蜀王朱椿,后者是古灵精怪的徐妙锦。
朱椿瞧一眼徐妙锦,笑的异常温和。
这小丫头就是个吃货。
突然鱼竿动了,徐妙锦丢下糕点,跑去朱椿那边。
慌忙拉着鱼竿,激动说道:“鱼上钩了,殿下快拽鱼竿。”
朱椿看一眼位于身前的美人,似乎有一股淡淡的香味袭来。
心猿意马,伸手绕过徐妙锦。
把徐妙锦圈在自己的怀里,握着小手,一起拉鱼竿。
徐妙锦一心想拉鱼竿,就没注意到朱椿的小动作。
当钓上来一条大鱼似的,徐妙锦高兴的不得了。
“哇,好大的鱼,殿下你太厉害了。”
徐妙锦转过身,才发现距离朱椿如此之近。
这让徐妙锦脸颊瞬间发热,红的不得了。
心脏也是怦怦直跳,犹如小鹿突撞。
笑盈盈的眼睛不禁染上娇羞之色。
飞卢小说网 b.faloo.com 欢迎广大书友光临阅读,优质火爆的连载小说尽在飞卢小说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