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母此时靠在沙发上,眼睛半闭着,仍在一抖一抖地打嗝,不时捂着腹部发出难受的声音。
唐洛握着萧母的脉,两只手都把了一分多钟才松开,又看了看舌苔,问道:“萧奶奶这两天,是不是在呃逆之余,还有些腹胀气闷?”
“对,对!”
萧副院长正想说“没有吧”,萧夫人已经脱口应道。
萧副院长忙于公务不清楚,她可是天天陪着陪母亲,昨晚开始就有些腹胀气闷了!
萧副院长讶异地看唐洛一眼,唐洛可是没有问诊,单只脉诊,就断出这种细节了?
他虽然不是中医,并且现在做的多是管理工作,但好歹院里也有中医科,知道现在年轻人少有这样的脉诊功夫。
这玩意儿入门容易精通难,有句话叫“心中易了,手下难明”,从这也能看出几分本事了!
“那你说,嗝,说我这是,嗝,怎么回事?”萧母双眉紧皱,断断续续地问道。
其他人也紧盯着唐洛,态度都在悄然间发生了转变,现在,没人会觉得只是随便让他看看了!
“这天气还热着,怕是吹空调受过一些寒,导致胃中阴阳有失和降,胃气逆上,从喉咙出来,也就打嗝了。
西医从神经治无效,是因为病根在其中的寒气,脾胃不调理好,呃逆就不止。
至于旋复代赭汤无效,是先前那位医者判断错了病机,不知道萧奶奶体内有寒气。而药中的那味代赭石能镇逆,但性苦寒,普通人呃逆不止用它都不能多放,何况是萧奶奶。
不该用旋复代赭汤,尤其是代赭石,应多用干姜,再加白术、党参等药。温暖脾胃为主,镇逆为辅,这样就能药到病除。”
唐洛知道在场的人都不懂中医,所以尽量用通俗易懂的话术进行解释。
经他一说,这顽固性呃逆被剖析得明明白白,即便是之前颇有微词的萧夫人,也是连连点头。
寒热阴阳虽都是中医理论,但作为国人,从小耳濡目染之下都有所听闻,那么从这角度思考,即使没学过中医也能听明白个大概。
改“旋复代赭石汤”为干姜白术的方子,去治疗萧母虚寒的脾胃,先降下胃气从而平复打嗝,的确逻辑通顺!
萧母浑浊的眼中冒出了希望,她被折磨得已经很久没睡过安稳觉了,当即看向萧院长道:“那就试试?”
萧副院长心里还是有些犹豫,便问向唐洛:“多少天能见效?”
他还想找找别的专家,当下如何能够迅速缓解母亲的不适才是重中之重。
唐洛立刻给出答案:“呃逆的症状,吃一副就能止住,后续可以多吃些健脾胃的食物,以食疗调养身体,老人家脾胃弱。”
萧副院长差点以为自己听错了:“一副就能止住?”
要是吃一副就能止住,那他还着什么急,可这不是疑难病症吗?平时他看中医科的同僚,给感冒的患者还有开个三四天药的呢!
“一副?”萧夫人也傻了,这见效岂不是堪比西医了?不对,西医也不敢说立刻见效吧!
之前开旋复代赭汤的家伙,还说六剂见效...当然,没等萧母吃完病情就加重了。
唐洛目光坦然的和萧院长对视着:“有句话叫,药对证一口汤,不对证用船装,呃逆而已,只要辨证正确,用对了药,一剂足矣。”
中医治病都慢腾腾,那是因为学术不精的庸医太多!
“那麻烦小唐你把药方写下来,我让人抓药!”萧院长也表现出了身为领导的魄力,他十分欣赏唐洛刚才说话的姿态。
唐洛当即拿了纸笔,把用药、剂量、煎药方法都写清楚。
不过到底是亲娘,萧副院长也展示了细致的一面,他打电话让人抓药时,先让中医科的人确认了这几种药都是什么药性。
确认了配伍、剂量都没有危险,就让人在二院的中药房抓药煎好后送过来。
萧家在医院家属区,毗邻着医院,不过一个多小时,药就摆在了萧母面前。
萧夫人扶着萧母,把那一碗中药汤分作几次,慢慢喝了下去。
萧母只觉得随着药汤下肚,好像有一股暖流在温柔地抚慰着自己,连日来的腹胀感缓缓消退,整个人都大为轻松。
萧副院长看到母亲逐渐松开的眉头露出微笑,看来药确实对了方向,症状已经开始缓解了。
因为打嗝与腹胀,萧母一直胃口也不好,现在肚子舒服一些了,倒是能进食了,这药仿佛还有点开胃的效果,她主动要求吃点饭。
结果半碗热饭吃下去,萧母就发现,这困扰她多日的打嗝已经是逐渐止住,不知不觉,饭吃完,打嗝的情况也完全没了!
萧夫人惊喜交加:“停了,真停了。”
小周说一副见效,辗转数位专家都没看好的疑难杂症,还真就一副痊愈了。
秦观主欣慰地点头,本以为一副见效的说法只是用来增强患者的信心,吃完病情能够好转一些就不错了,谁知还真药到病除!
而且,唐洛的路数完全就是传统中医,从脉认症,凭症用药。
秦观主本来还在猜想继承了几分唐崇山的衣钵,现在看来,单论辨证施治的果断,完全称得上青出于蓝而胜于蓝!
飞卢小说网 b.faloo.com 欢迎广大书友光临阅读,优质火爆的连载小说尽在飞卢小说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