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鹿言情小说网

那天九叔托个梦,我就穿越了 第4章 这个东西会闪现

第二天一早,杨杰早早便醒了过来,想起昨晚的经历,这才记起,自己还有技能没学呢!

这怎么弄啊!

就在杨杰躺在沙发上抓耳挠腮时,“叮,是否学习技能:初级符纂镇怨符?”

果断学习之后,杨杰又看了看什么叫做童子眉,童子眉便是童子血,说白了就是处男的血,虽然色,可由于年龄原因,杨杰却还未失身。

童子眉可以大幅度提升施法威力,这也是为什么杨杰可以轻而易举的收拾色鬼的原因。

然后杨杰又用十点成就点兑换了一本名叫百鬼录的东西,兑换完成后,杨杰脑子里一阵肿胀多了许多奇奇怪怪的知识。

看了看背包里的牛眼泪和柚子叶,这玩意时开眼用的,只有这样人才能看见灵体。

他昨晚能看见模糊的一团雾是因为桃木剑划伤了那只色鬼,导致色鬼气息外泄。

若是鬼怪再强一点,桃木剑伤不了,或者鬼怪足够强,气息外泄也不一定能看见。

所以说,杨杰还是有些运气成分在里面的,不然初级的色鬼都不一定能够打败。

当做完这些后,杨杰从沙发上起来,看着睡得四仰八叉的孟芊羽一阵无语。

然后看着房间,又是一阵腹诽,买张桌子会死吗?

无奈之下,杨杰只能蹲在地上开始画符,用朱砂画了十张镇怨符,想了想又一次咬破手指,用童子眉画了十张。

万一是个厉害玩意也有点保障啊!

眼看时间已经到了九点多,孟芊羽依然没有睡醒的征兆,杨杰恶作剧的拿着自己的臭袜子伸到孟芊羽的面前。

睡梦中的孟芊羽被这股恶臭熏醒,睁开秀眸看见一张猥琐的笑脸,啊的一声尖叫,下意识的一拳挥出,杨杰惨叫一声向后倒去。

早上十点,孟芊羽带着肿起半边脸还顶着个熊猫眼的杨杰坐上去朋友家的出租车上。

朋友家在郊区,等他们到达时已经十一点多了,孟芊羽的朋友家是一栋四开间的小平房,两房一厅一卫,厨房在外面院子里。

说实话环境还挺不错的,外面圈起的小院子里种了点蔬菜,感觉回到了农村的感觉。

在孟芊羽的再三说服下,她朋友的父母才让杨杰这个不像道士的道士进入房间之中。

进入钟子舒的房间,房间很整洁,一张糖果色的床铺上,躺着一个面色惨白的女人。

身上绑着数条绷带,限制着她的行动,双手指甲之上渗出鲜血,似乎拼命抓挠过什么东西。

杨杰端着罗盘仔细观看,却并没有任何异常,而孟芊羽的朋友却像是死了一般直挺挺的躺在床上。

“我家子舒是个好孩子,麻烦小师父救救她!”孟芊羽的朋友姓钟,名子舒。

与孟芊羽是小学同学,一直到现在上大学一直是在一起的好朋友,所以孟芊羽才会这样帮助她。

“现在看来没什么异常啊!她犯病的时候是什么样子的!”

杨杰实在是找不出不干净的东西,只得在询问询问病因,若是真的是癔症,那只能交给医生了。

“她不犯病的时候要么吃要么睡,一旦犯病了,就开始到处撕咬,喜欢掐人脖子,力气还非常大,所以现在几乎都是绑着的,哎麻烦你们出去一下,这孩子。”

一股臭味传来,钟子舒的母亲将他们请出了房间,转身去清理自己的女儿,自从得了这个病,钟子舒的吃喝拉撒几乎都再床上。

“没什么问题啊!会不会就是病了?”杨杰小声的和孟芊羽交流着。

“怎么会突然得这种病呢?你再看看啊!”

二人正在小声的交流着,突然房间里传来一阵尖叫,东西落地的声音传来。

杨杰低头看向罗盘,罗盘呼啦啦的转圈,“滴,系统提示,附近出现三级灵体。”

脑海中传来系统的声音,还不等杨杰做出反应,“滴,灵体消失。”

“这,什么玩意!”杨杰的冷汗立刻就下来了。

这一会出现一会消失的,到底是什么玩意。

杨杰和孟芊羽进入房间之中,只见钟子舒的母亲正死死的压着钟子舒的双腿,另一只手正在系绷带。

钟子舒的房间里散发着臭味,黄色的液体洒满整个房间,再低头看看罗盘,又是纹丝不动。

这他娘的,这个东西会闪现啊!

“没事,刚刚子舒又犯病了,你们先出去,我收拾收拾。”

钟母有些不好意思,自己女儿的狼狈样子不想让外人看见,将二人再次请出之后,钟母忙进忙出,半个多小时才清理干净。

“阿姨,刚刚的确有不干净的东西,今晚你和叔叔去别的地方借宿一晚,我和我朋友在这看着子舒。”

趁着钟母忙的功夫,杨杰和孟芊羽商量了一下,然后孟芊羽开口与钟母说。

“这,合适吗?”钟母有些犹豫。

“阿姨,实话和您说吧!昨晚我也试过子舒的方法,确实招来了不干净的东西,全靠我这位朋友帮忙才没事的!就一晚上,我会在这的!”

“那。。。那。。好吧!”钟母不认识杨杰但是对于孟芊羽还是熟悉的,犹豫了一下最终还是答应了下来。

当天,吃完晚饭,便带着钟父去了别处,这个不大的小房子里只剩下杨杰和孟芊羽以及昏迷的钟子舒。

新书入库,喜欢的话求关注,求收藏,求鲜花



  飞卢小说网 b.faloo.com 欢迎广大书友光临阅读,优质火爆的连载小说尽在飞卢小说网!,

端午读书!充100赠500VIP点券! 立即抢充(活动时间:6月8日到6月10日)

上一章  回目录  阅读下一章
(按左右键翻页)
那天九叔托个梦,我就穿越了书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