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宫内,空旷的大殿上除了妘尚并没有其他外人,甚至连从不缺席的史官也退到了幕帘后,一君一臣就在这空旷的大殿内展开了对话。
“你可知我为何召见你?”
妘尚身着华服,剑眉朗目,相貌不凡,背负着双手,不怒自威。
“一来,因你祖上都是有才有德之人,二来,你著书立说,四处推行仁义道德,在这个纷争的乱世里能坚持下去确实不易……”
妘尚很珍惜人才,三教九流皆不避讳,只要能让国家兴盛皆可为己所用。
德才兼备者自然最好,有才无德之人他也照样委以重任。因为他很清楚自己处在一个怎样的乱世中,这是一个吃人不吐骨头,易子而食的时代,已经没有多余的选择,稍有不慎就可能招致灭国之灾。
虽然商融时常公开妄议国政,对自己也常有批判。但作为一国之君,妘尚并非没有容人之心,他非但没有将其治罪,相反更多的是敬佩。
妘尚与商融年纪相仿,说起来妘尚还比商融小一岁,出生在皇室的妘尚比商融更了解人性的黑暗,在经历了夺嫡之争,先皇无故驾崩等一系列的宫廷内斗后,妘尚才因为没有威胁而被人扶上皇位。
但妘尚并非任人宰割的棋子,他在暗中积蓄力量,抓住时机一举诛杀了权臣,将皇权重新掌握在手中。坐稳君位后,更是大胆启用新人进行变法,对内打击贪腐,严刑峻法,整顿民生,修整武备。
这才让原本盗匪横行,日益衰落的妘国重新走向强盛,对外不轻易出兵,但绝不放过任何可趁之机。妘尚在位不过七年,妘国便已成为一个周边国家不敢小觑的存在。
“先生上疏中说,要以仁义治国,寡人愿闻其详。”
商融站在空旷的朝堂上,抬头直视立于王座前的少年君主,眼神中充满了自信与期待。
“只要陛下施行仁政,轻徭赋税,百姓就能够安居乐业,国家就会稳定。以义行事,不轻易动刀兵,不打不义之战,待民心所向之际,自然天下安定。”
妘尚看着商融,连连点头表示认同,摊开手接着问。
“天下纷争已长达万年,如今兼并之势更甚以往,以仁义治国,固然能够安定国内,但又如何能够抵挡那些虎狼之国?又如何才能安天下呢?”
对妘尚的提问商融早有准备,不急不忙的躬身行了一礼,接着回道:
“陛下!天下之所以纷争不断,皆因各国不施仁政,以利为利,将仁义道德抛弃,才致使国不国,君不君,臣不臣,父不父,子不子,若各国皆施行仁义,不以利为利,以义为利,则天下纷争自然就会减少。”
妘尚不断点头,事实上他很认同商融的观点,这天下之所以纷争不断,不就是因为各国皆以利为益吗?
人性的私欲不断的膨胀,当一个人一无所有时,他会遵守最基本的道德礼仪,不会丧失最基本的人性。
当他有了一所可以安身的房子时,就会想要一辆可以代步的马车,当他有了一些积蓄时,就会想要更多的金钱与财富,当他拥有了富可敌国的金钱时,就会想要与之匹配的权力与地位,当他拥有了更大更多的权力时,就会想要更多的土地……
人性的贪欲让他将所有的礼义廉耻抛弃,并将其视为阻碍,由此各国互相攻伐,战乱不止。
虽然妘尚对商融的上疏大加赞赏,但他也很明白,在这个各国都杀红了眼的时代,想要完全按照商融的仁义来治国是不太现实的。国与国之间的诚信盟约早已成了废纸,欺诈与谋略才是这个时代的主旋律。
仁义道德只会让自己成为天下各国的笑柄,在外交中丧失主动。如果贸然任用商融,那些国内的封君也必然不会答应,更何况对那些虎狼之国讲仁义,只会让自己成为鱼肉,任人宰割。
“先生的观点,寡人在你的上疏中已然了解,只是四郊多垒,无暇他顾,纵然寡人有心也无力啊!”
妘尚看着这个四处漂泊,已经有了些许白发的理想青年,心中也是一阵感慨。
商融心怀天下,想要各国放下数万年来积累的矛盾与仇怨谈何容易?战争带来的后果他又怎能不知,此次御驾亲征丹国,沿途流离失所的百姓和那些累累白骨他都看在眼里。
“陛下不用,臣也无怨,只请陛下能够明辨是非,亲贤臣,远小人,保我妘国百姓……”
商融对此次面圣的结果虽早有心理准备,但依旧难掩内心的失望。
一想到那些因战乱而失去家园和亲人的百姓,商融内心阵阵不安,可他也知道,就算国君任用自己治国,也无力阻止他国攻伐自己。在这个乱世中,所有人都必须变的残忍而野蛮,只有这样才能生存。
看着一脸失望,拜倒在地的商融,妘尚四下看了看,挥挥手示意幕帘后的史官离开,而后走下台阶亲手扶起了商融。
“陛下!”
商融有些吃惊,这么多年虽然在各国都受到礼遇,却从未有一国之君对自己如此。
看着这个与自己年纪相仿的青年,妘尚伸手示意与自己同路而行,二人走出宫殿去往后宫花园。
“商公子有青云之志,心系天下苍生,这等胸怀我不及也。”
妘尚没有丝毫架子,拍了拍商融的肩膀夸赞着。
“我自幼便生长在这宫廷之中,数次遭人暗算,好不容易才活下来。当时的我只想要安稳的活下去,如今成为一国之君,想要护佑我妘国百姓。今日听先生一席话,妘尚也想要这天下百姓不再遭受战乱之苦。”
妘尚这般掏心的话让商融十分感动,他没有想到国君的成长环境如此糟糕,同时他也为妘尚能够励精图治感到欣喜。
飞卢小说网 b.faloo.com 欢迎广大书友光临阅读,优质火爆的连载小说尽在飞卢小说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