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鹿言情小说网

江夏一梦 时光与人便

小说:江夏一梦  作者:无聊的人罢了  回目录  举报

“你是谁呀?脑袋谁打的?打三个大包…..”

王妶第一次看见长得如此奇特的人。

“我这个小时候长的,你别怕,我叫苟儿,今年15岁,生下来就长这样子,长得是有点奇怪……不好意思,吓到你了”说完,苟儿低了低头,显得拘谨了起来。

王妶看到苟儿好像并无恶意,便开始闲聊了起来。

“苟儿,是你救了我吗?”王妶才发现自己在一个简陋的房间里,四周全是土墙,与平常所见的王公贵族府邸天差地别。床上只有一床薄薄的被子,还隐隐透着一股难闻的气味。

“对呀,我在河边把你捡回来的,当时看见你躺在河岸边,脸上身上都浸在水里,把你拖回来,喂你吃了点东西,给你烤干了衣裳……”没等苟儿说完,王妶便打断了他。

“你?!你不会….”王妶顿时觉得脸色苍白,发现自己身上的衣服仍旧是原来的常服,但已经完全干净了,顿时产生了一些不好的联想。

“姐姐,我是女孩子啊……你想哪里去了……”苟儿红着脸说道。

“你是女……女孩子啊?不好意思,我以为你是……”王妶红着脸,尴尬的说道。这时,王妶想到了还有香儿,柳云,还有刘义恭……

“苟儿,你看见其他人了吗?除了我,你还捡到别的人没有?”王妶焦急的问道。

“没有了,只捡到了你。”

那刘义恭掉下来之后去了哪里?香儿柳云还好吗?想到这里,王妶开始不安起来,便起身要去找他们,却被自己的手臂和大腿一阵强烈的疼痛刺激到差点晕眩。

“姐姐,你别动呀,你昏睡了一天一夜,看你应该受过伤呢,你好好休息几天再去找人吧!对了,姐姐,你叫什么名字?我应该怎么称呼你呀?”苟儿问道。

“你叫我玄姐姐吧。”王妶笑着说道。

“好的,玄姐姐,你好美呀。我在河边捡到你的时候,吓我老大一跳,发着光呢,我以为是个仙女下凡来了”苟儿笑着说道。

“哈哈,苟儿,我哪里是什么仙女呀,肉体凡胎,俗人罢了,对了,家里就你一个人吗?”

“有我阿娘,在帮别人做工呢。我帮不上什么忙……”说完,苟儿低头,扒拉着自己的手指。

“对啦,玄姐姐,我给你带了好吃的,你看!”

说完苟儿从包里掏出一个东西。

“馒头?”王妶看着苟儿高兴的模样,笑了笑。

“谢谢你,馒头也很好。”说完便吃了起来,不知是太久没吃东西的缘故,虽然这个馒头表面看起来黄黄的,吃起来格外的甜。

说着话,外面的天空黑了下来。

“苟儿…..”门外传来一阵呼唤声。

“阿娘!你回来了!”苟儿高兴地跑了出去。

“阿娘,玄姐姐醒了,你来看看。”说着便一起进了屋。

身材瘦削,面色萎黄,黑发绾起似团云,素巾作配,神色疲惫,面容与苟儿有几分相似,只是头上没有三个大黄脓包。

“怎么称呼,大娘”王妶微微笑着询问道。

“就叫我阿婶吧,名字我都忘了”阿婶笑着说道。

“玄姑娘,你醒了,昏睡了一天一夜,累了吧,身上的伤怎么样了,看起来是从高处跌下来,淤青不散。还需要休息几天。”

“阿婶,苟儿的额头如何会生成这样?”王妶不禁闲问道。

“四五岁的时候,开始长小痘子,之后他爹应征入伍,战死了。这小痘子竟长得如此的大,村里人骂她怪物,克父,煞星。我无法忍受,就带着她搬离了……”阿婶抱着苟儿,难过得哭了起来。

“我认识一些名医,可以帮苟儿看看,你放心,费用我帮你出,当然,等我身体好了。回到建康就可以。”

三天后,王妶感觉身体能够自由活动了,便想要起身去建康,找到香儿柳云。再打探一下刘义恭的消息。正要去跟苟儿和阿婶辞别。

“苟儿,阿婶。谢谢你们,我想我也要辞别了,我尚有要事在身……”还没等王妶说完,便听见不远处有一阵阵的马蹄声。苟儿听到了,拉着阿娘和王妶便要躲起来。

“妶姐姐,快躲起来。当官的要来欺负人了。”

苟儿急忙说道。

王妶倒是一副不在意的样子,她也正要去当地县衙,找他们帮忙找人。

来人有十来个,领头的人是一个身材魁梧,眉心处有道刀疤看起来有些许狰狞的男人,腰间别有长剑,身着青灰色绣有禽鸟的官服。

他们拿出一张画像,是一个女人的画像,鹅蛋脸,大大的圆眼,长得与王妶有几分相似。

“你们谁见过她?见过的人提供线索有赏”领头的人说完,仔细的端详起王妶来,觉得与画像十分相像。

“不许你们伤害妶姐姐!”苟儿看到他们好像想要把王妶带走,马上跑上前来,双手展开想要拦住他们。

“走开,丑八怪!”领头人一把拉开了苟儿,将苟儿没站稳便摔倒了地上。

“苟儿,怎么样了?有没有事?”王妶和阿婶赶紧去扶起苟儿。

“你是王妶吗?”这时领头人再次大声的询问道。

“我是!你们要干什么?”王妶站起来,显然有点生气了。

这时,领头人面色一改,笑容满面的说道。

“我也是受人之托,要我们找到你,一定好生招待,要您跟我回一趟建康。”

说着便拿出了一块令牌,上面有王虞二字。这块令牌是父亲的贴身之物,想必是父亲下令带她回去,她回头看了看苟儿,问道。

“苟儿,我现在要去建康了,你要不要跟我去?我找建康的先生帮你把脑袋医治好。”

苟儿听到王妶这样说,眼睛顿时放出了光芒,但随机变暗淡了下来,她看了看娘亲。

“苟儿,你去吧。阿娘在这里等你回来。等你回来看好了病,阿娘给你找一门好亲事。”阿婶也很开心,高兴的说道。

王妶看到大家都很开心,便马上起身对着领头人说道“好吧,那你马上准备一些吃食,马车。我们跟着回去”

孔昔显,精通文史星算,精于医术。昔年彭城王太妃身体抱恙,多年久治不愈,有人推荐孔昔显,赞他医术精湛,妙手回春。果不其然,经过孔昔显医治之后,太妃身体日渐回转,因此深受彭城王刘义康重用。经彭城王举荐,任员外散骑侍郎。故与彭城王私交甚好。

孔昔显自小聪慧,身姿挺拔,年纪三十左右。举手投足自有一股士大夫风范。

“王爷,太妃身体是否安好?”

“母亲承蒙先生照顾,目前好了很多。感谢先生,先生今日前来,可有什么事情?”刘义康问道。

“我在建康为太妃从南洋商人处得到一颗上好的明珠,我知道太妃素来喜爱珍珠,昨日未来得及为太妃庆生,实在是我的不对。”孔昔显惭愧地说着,并拿出一个黑色漆木盒子,正中雕着凤舞九天图样,那凤凰周身铺满亮金色,栩栩如生,仿佛马上要从盒子上飞走。打开盒子的一瞬间,一颗蛋大的浑圆的珍珠发出了柔和的光芒。瞬间照亮了大殿,光华赛明月。

“先生有心了,母亲一定会喜欢的。”刘义康很满意,让许岸将明珠收下。

看到孔昔显好像仍旧有心事的样子,刘义康问道

“先生可还有什么心事?”

孔昔显小心翼翼的说道“殿下,皇上那里可有什么异动?”

“时好时坏,北方战事未有定数,多方牵挂。怎么?先生,有什么问题?”

“臣……偶得一谶语”还未说完,孔昔显跪地磕头不起。

刘义康大惊失色,慌忙起身将孔昔显拉起,

“先生,是何谶语?”

孔昔显这才将事情原委道来

“臣已获天意,皇子轼父,宗室死于非命,天下将乱,江州出新天子!”孔昔显直接和盘托出,坚定的看着刘义康。

“承蒙王爷厚爱,今当报之”

刘义康还未从孔昔显的谶言中反应过来,神思恍惚,只得扶着椅背重新坐下来。他疑虑重重的看着孔昔显

“你的意思,我皇兄死于亲子之手?是谁?可立除患?”

“不可,天意不可违。昔日王莽诛杀刘秀,仍死于刘秀之手,即可知”

“先生意思,如不得帝位,家室难保?”刘义康疑惑不解问道。

“卦象显示正是如此,此次江山易位,宗室子弟死伤殆尽。我受王爷恩惠,当为王爷效犬马之劳!”孔昔显拜跪。

“皇兄对宗室素来仁慈,但太子和诸位皇叔却难以相处。既如此,吾为保家室,也是不得已而为之。先生有良策否?”刘义康问道。

“现陛下有病在身,殿下一定要勤在皇上身前侍候”

刘义康自信满满的说道。

“刘义宣愚蠢,刘义庆无知,唯有刘义恭…..”

那个在广陵的江夏王,自小便得先帝宠爱有加,皇兄即位后也是他待遇最优渥。刘义康转身缓缓走向内室,望向案桌上的青珙剑,眼寒如霜。

“王爷,此事关系重大,须从长计议。还有…….尚书大人托我给您带句话。江夏王的事情,他会处理好。”孔昔显看着刘义康的背影,不知他是否在考虑这件事情。

“知道了……我过两日带王妃回尚书府一趟。没什么事,你就先退下吧。”刘义康听完孔昔显的话,若有所思。

刘义康想带着王绾一起去尚书府,

“沈岸,王妃现在何处?”

“回王爷,王妃今日未出过府,想必应该在后花园”

“知道了,你把孔昔显送的明珠送至太妃处,再去库房找一块上好的如意,我准备送予岳父大人”

“是!”

刘义康安排妥当后,来到了后花园。此时,王绾正在赏花,并未察觉到身后有人靠近,刘义康悄悄的示意左右随侍退下。

三月春光和煦,牡丹芍药竞相绽放,白玉素簪将秀发随意挽起,仍有些许发丝在微风中随意飘散,衬得王绾宛如仙子一般。白色绣花长袍漏出雪白的脖颈,一袭淡青色对襟开衫延伸至脚踝,王绾手执水壶,左手轻挽长袖,右手一点点的将水洒下。花开嫣红,与美人交相辉映,更加的娇俏迷人。

“芸娘,我的鞋袜都湿了。快帮我拿毛巾来”

王绾还不知道刘义康已在身后。

刘义康拿出了丝帕,用手轻轻的扶着王绾的腰。

“绾儿,小心。我来帮你擦”

王绾回头看看,一脸疑惑。

“你什么时候来的?芸娘怎么不见了?”说着看了看周围,果然只剩下刘义康一个人。

看着王绾张大了眼睛,黑瞳色在阳光下闪闪发光,面色红润,唇红齿白,整个人更加的娇媚了起来。刘义康不自觉的搂紧了她。

“怎么,还生气?妹妹已经找到了,那晚…….也不是我本意。”

听到刘义康提到了那晚上的事情,王绾不由得脸红了起来,眼神躲闪。

“我的水壶,水洒了……”王绾故意另找一个话题。

“给我,我帮你擦掉鞋袜上的水”说着便拿过水壶,让王绾坐在藤椅上,低下身子,拿出丝帕为王绾擦拭鞋袜。

“绾儿,过了明日,我们一起去岳父大人家吧。”听到刘义康说道,王绾自是高兴的。看着眼前的人,王绾的内心深处似乎有一丝温暖在蔓延。

荆州境内,上清观内弟子们像往常一样,在观内诵读经典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



  飞卢小说网 b.faloo.com 欢迎广大书友光临阅读,优质火爆的连载小说尽在飞卢小说网!,
上一章  回目录  阅读下一章
(按左右键翻页)
江夏一梦书评:
暂无读者还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