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照布尔加科夫提供的资料。
‘听风-1’太空气球的原型虽然来自华国的华兴气球。
但是经过别林斯基、莱蒙托夫、伊万诺夫娜等教授的改装之后,已经不是原本意义上的华兴气球了。
现在的‘听风-1’太空气球装备的有新型的太阳能光板,可以给华兴气球的智能控制系统自动充电。
华兴气球本身对电量的需求就比较小,主要是靠空气动力进行运转。
有了太阳能光板之后,原本就超长的需要能力,将会翻倍增加。
除了续航能力之外,还有就是雷达系统和中继系统。
卢克设计院最擅长的就是雷达系统。
所以,在将华兴气球改装成‘听风-1’太空气球的时候,自然而然就加入了雷达系统。
可以实时监控空中目标和地面目标。
通过雷达系统、摄像系统,收集空中目标、地面目标的信息。
然后通过中继系统,将收集到的所有信息全部传递到地面中控室内。
如果这一切设想全都可行的话,一枚‘听风-1’太空气球,完全可以起到一颗侦察卫星的作用。
甚至,某些方面还要远超侦察卫星。
要知道,低轨道的侦察卫星,距离地面的位置也有100万米!
这么远距离的位置,即便摄像系统再先进,所监控的画面,都不会太过清晰。
而‘听风-1’太空气球如果可以在2万米以上的高空存在的话,那就不同了。
同样的摄像系统,它可以提供更加清楚的视频、图像画面。
这将会更有利于地面情报、信息的收集工作。
完全弥补了2万米-100万米这段临近空间动态侦察能力不足的缺陷。
当然,更重要的是经济问题。
‘听风-1’太空气球的采购价格是5.3万卢布左右。
加装中继系统、摄像系统、雷达系统、太阳能光板之后,总价格也不过50万卢布而已。
而一颗侦察卫星的价格通常高达2200万卢布。
这也就是说,造一颗侦察卫星的成本,可以制造44件‘听风-1’太空气球。
不管是经济价值,还是实用效益,都会达到最大化。
也正是因此,看到中控屏幕上1.8万米高度的时候,伊万总裁会忍不住激动起来。
急切的想要通过多种途径去确定‘听风-1’太空气球的位置。
在伊万总裁的指示下,贝尔加测试场上的防空雷达准时打开。
贝尔加测试场所用的雷达名叫“叶尼塞河”。
世界上最先进的雷达最大探测距离已经超过了6000公里。
“叶尼塞河”的最大探测距离却只有600公里。
然而,就是这样一个探测距离少了一个零的“叶尼塞河”雷达。
却有着超级雷达之称。
只因为“叶尼塞河”有着鹰酱国都不具备的探测技术。
“叶尼塞河”采用扇形的扫描模式,可以跟踪弹道导弹和高超音速目标。
就这两个用途,任何一个都是重量级、战略级的存在。
此刻,用“叶尼塞河”探测‘听风-1’太空气球的位置。
在所有人看来,那都是高射炮打蚊子——大材小用。
探测出‘听风-1’太空气球的位置,那还不是手到擒来的事情。
然而...
一分钟过去了。
雷达界面......空无一物。
两分钟过去了。
雷达界面已经没有任何显示。
中控室内,相关的工作人员一个个键盘敲击的噼里啪啦响。
快速寻找‘听风-1’太空气球的位置。
不科学!
这不科学啊!
“叶尼塞河”可是连高超音速导弹都能追踪。
以它的计算能力,甚至可以拦截高超音速导弹。
可就是这样战略级别的存在,竟然连一个已经知道目标动态,还有具体移动方位的‘听风-1’太空气球都找不到?
这不科学啊!
除非......
‘听风-1’太空气球被吹落了。
目标根本不存在,所以才会探测不到。
对!
肯定是这样的。
“叶尼塞河”雷达操作人员如实的想道。
两分钟的时间,竟然没有所动‘听风-1’太空气球的位置。
这让伊万总裁有些不耐烦。
于是,着急的问道:“‘听风-1’太空气球的位置还没找到?”
“报告!”工作人员汇报道:“方圆600公里内,没有探测到目标。
我们怀疑,目标会不会落入城市之中?
无法探测?”
工作人员虽然没有明说。
但是,中控室的每个人都明白,他这是在怀疑中控屏幕上,‘听风-1’太空气球显示器所显示的东西都是假的。
要知道,‘听风-1’太空气球显示器,可是华国一家民用企业生产的。
不管是技术背景,还是技术实力,都不是自己国家的标准。
中间存在一些什么猫腻,甚至是‘弄虚作假’,也是情理之中的事情。
毕竟,华国的‘仿真品’可是世界文明。
仿真品的质量有时候都已经超过了正品。
当然,有好就有坏。
这华兴气球,说不定就存在显示高度造假的情况。
要不然,以“叶尼塞河”的探测能力,不可能探测不到啊!
PS:新书首发,100鲜花加一更,10张评价票加一更,10条评论加一更,任意月票打赏催更加一更,每天封顶十更!!!跪求一切数据!!!
飞卢小说网 b.faloo.com 欢迎广大书友光临阅读,优质火爆的连载小说尽在飞卢小说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