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重要的部分被你忘了。”罗石叹了口气,“没办法了,你还得继续去,买点课程,侧面了一下,尤其是吴小月。”
陈越懊恼极了:“早知道我就应该多在那儿聊聊。吴小月是嫌疑人?”
“现在吃不准,所以才让你去啊。”罗石说,“尤其是他们的私生活。”
.....
值班的时间要么有情况出警,要么留在岗位待命。到了零点过后通常是最辛苦的。
值班民警也是人,昏昏欲睡的感觉当然会有,可是上班的情况下必须得打起精神来,没有情况的额情况下做些案头工作,甚至业余时间学习。
对于罗石来讲最大的进取目标莫过于罪犯的动机与心理。
其实在很大程度上破案的几率也正在于此。如果可以通过现场的蛛丝马迹能够窥见哪怕分毫的罪犯心理,就有可能顺藤摸瓜揪出那个藏在暗处的人。
一本厚厚的《犯罪心理学》摆在面前,罗石读了大半。这些书是业余时间提升自我的关键,能够读的通的话,一定会对工作大有帮助。
........
凌晨两点半,张弛打来电话,罗石接起来:“怎么还没睡?”
“你让我去查那个离家出走的张晓华,我怎么睡?”张弛说,“北城一共三十多家网吧,我查了个遍,没找到这个人。”
张弛喜欢卖关子,罗石就耐着性子听。
“我给所有网吧负责人留了电话,他们说昨天下午有个特征相似的孩子去过,但是没过多久就走了。”
“去哪儿了?后来呢?”
“不知道。”
“就到这儿了?”
“就到这儿。”张弛说,“会不会发生什么意外?”
“最好不要。”罗石简短地回答,“继续跟进。”
放下电话罗石没心思看书了,走出去看了眼情况,接待室里静悄悄的。今天值班的干警全部加起来前后共有五个人,——也就是说万一有情况挡一挡是没问题的。
“我出去一趟。”
罗石拿了车钥匙跟同事打了个招呼,走了出去。
北城的夜,幽静而深邃。
总是比不得那些大城市灯红酒绿,到了半夜还有霓虹闪烁。
此时此刻的马路上没有人,偶尔有一两辆车经过,安静而从容。
罗石慢慢地开向大路,往张晓华家的方向。
漫无目的地找人固然不靠谱,但是一想到老太太的焦虑和担忧,又怎么能耐得住?
罗石边开车边回想自己的十六岁。那时候正值叛逆期,没少让母亲操心。这年纪的孩子迫切需要建立自己认为的人格和价值观,在懵懂的状态下到处乱撞,头破血流也在所不惜。
他们会痛,会被伤害。
.........
二十分钟后罗石到了。他把车停在路边没下去,坐在车里观察了一下四周的环境。
这附近都是普通公寓楼,从地址来看,附近并没有多少娱乐场所。
罗石想了想,缓缓开动车子往前。
如果没有意外,出走三天后的孩子应该要想家了,这是人的正常情绪。
身上的钱花得应该差不多了,没了吃饭喝饮料的钱,一个心智健康的孩子即使再倔强,也会偷偷回来在附近犹豫徘徊一下。
罗石开得很慢,就在附近两三公里之内兜圈子,偶尔下来透透气,观察左右两边的马路和转弯处所有的岔道。
一小时很快过去。
凌晨近四点半。
罗石在车里快要睁不开眼。或许这个判断哪里有问题?
马路上空荡荡地。
忽然,远处有人骑着三轮车慢慢近了,停在离罗石一个路口的岔路口边。
他停下来,开始从车上卸货。
没几分钟后白烟袅袅,油烟味飘出来——这是个卖早餐的小贩。
天还是黑着,再过半小时左右天就亮了。
罗石想了想,发动车子慢慢开过去。
完不成任务也得吃饭,正好下去打听一下也好。
罗石停好了车,熄火下去。
小贩忙得满头汗。三轮车上放着炉子,调料,一次性餐具等物品。
“来个煎饼果子,不要辣,加一根火腿肠。”罗石拿出五块钱现金交给小贩。
“等等啊,马上就好。”
小贩把调好的面糊盆拿出来,去掉上面的保鲜膜。
“不急,慢慢来。生意好吗?”罗石跟他搭讪。
“有什么好不好的,就是挣个吃饭钱。”小贩自嘲,“比不上你们条件好,有车有房。”
罗石听得说得愁苦,正想安慰几句,眼角余光扫到正在走近的一个人。
是个青少年,穿着牛仔裤,脚上的耐克球鞋很扎眼。
他神色犹疑,看上去想过来又不敢过来似的。
罗石没动,认真在看小贩动作娴熟地做煎饼果子:摊开面糊,撒上调料,放进脆饼,再裹起来当中一切二。
“你的好了。”小贩把煎饼果子递过来。
罗石接过来,没吃,却转头看看那个孩子。
他见罗石看他,马上转过脸,脚却不动。
“你要不要,给你吃,我再买一个。”
罗石若无其事伸出手:“热的。”
孩子转过脸看着煎饼果子咽口水:“我没钱。”
“拿去吧,不要钱。”罗石微笑,“凉了就不好吃了!”
然后转头跟小贩说:“再给我做一个。”
孩子依然犹豫不决。
罗石转过脸:“真不要,那我走了。”
孩子突然走过来,接过煎饼果子先咬了一口,看了眼罗石,大口大口吃起来。
飞卢小说网 b.faloo.com 欢迎广大书友光临阅读,优质火爆的连载小说尽在飞卢小说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