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从议事厅大谈“周瑜之死”之后。
刘备对阿斗的关心更甚。
天天期盼自己的儿子能够成为人中之龙。
刘善也没闲着,三个月不到,
就把书房内的书看得差不多了。
刘备得知阿斗每日勤加学习,不由得心生欢喜。
每每议事,总让阿斗随侍在侧。
……
终于,刘备考察业绩。
耒阳龙广县令,百日未批公文。
这件事传到了刘善的耳朵里。
是了!就是这个机会!
刘备才收了凤雏。
可惜没过多久,凤雏殒命落凤坡。
既然如此,那就别让刘备收了。
此时的刘善,已经想好对策。
刘备派遣孙乾和张飞前往,
试探耒阳县令的虚实。
两日后。
张飞大踏步来报。
“哥,哥呀!那个耒阳县令,果真是个大才!”
“百日公文,他不到半日就批完了!”
“一年的赋税,他只需浏览一遍,便能心算出结果!”
刘备闻听,好生欢喜!
只可惜当时以貌取人,
误了龙广的前程!
当即便要快马前往。
刘善见状,拦下刘备:
“父亲等等!”
“不如让我去吧,我想拜他为师。”
刘备这才回过神来。
那天议事厅,阿斗曾对他说:
“我的好老师就不远了。”
难不成自己的儿子也有未卜先知的能力?
这简直比自己的诸葛军师还要厉害!
不过如此大才,他不敢让一个三岁的孩子前往。
“要不,你陪父亲去?”
刘善摆摆自己的小手。
“我陪三叔去就行了。”
“你去会坏事的!”
这一句话倒让张飞伸了一下脖子。
“哈哈哈哈,没想到我这侄儿竟敢瞧不起大哥!”
“比俺张飞胆子还大!”
本来院内气氛不对,
周围的士兵都还在惊讶于阿斗的话。
可张飞这么一笑,倒是把气氛带起来了。
整个院子里的士兵全都哈哈大笑。
纷纷想劝主公童言无忌,
但没人敢直接说出口。
因为此时刘备的尴尬,只能靠这活跃的气氛打破。
刘备也是无奈。
自己的儿子是神童,可偏偏总是顶撞自己这个老爹。
打骂又舍不得。
只得抛出一句:
“童言无忌,无妨。”
“可是你还小,不懂得如何待人接物。”
“还是跟我一起过去,也好在旁学习。”
刘善却坚持自己的想法:
“小事一桩,三叔陪我就行。”
“你去真的会坏事的。”
刘备当然不服,小小毛孩,竟说自己会坏事!
“那你倒是说说,我如何坏事?”
刘备还不信了。
要说攻城略地,或者排兵布阵,那他可能不太行。
但是说到收服文臣武将,自己还没怕过谁。
仁义在手,天下我有!
而且玩弄人心的手段,是要经过实践的。
即使小儿博览群书,那也无用。
刘备心想,
今天就干脆和你这黄口小儿辩论一番。
让你知道,你爹能发展到现在的局面,
也不是只靠运气!
刘善看出了刘备的用意。
当着这么多人,合着就是“以他之长,攻己之短”呗。
这个刘备,连自己的儿子也开始算计了。
刘善问道:
“那耒阳县令龙广,可是父亲亲自派过去的?”
刘备点头。
“父亲可是要效仿张良拾履,躬身求教?”
“或是像请诸葛军师那样,三顾茅庐?”
刘备想了想,自己确实该当如此。
而且这种手段,屡试不爽。
于是又点了点头。
刘善当即反驳道:
“这次的情况与以往不同。”
“父亲可知,龙广如此大才,为何要迁延三个月而不离开?”
刘备摇头。
“那是因为,他早就做好准备,要让父亲遗憾!”
“父亲可知,得罪大才之后,又当如何挽回?”
刘备显然没有准备,再次摇头。
“办法有很多,但最快的,无非一种。”
“那便是以相同的才华吸引,让其产生惺惺相惜的感觉。”
“父亲可有对策?”
刘备亦没有准备,但“惺惺相惜”一词,
让他恍然大悟,回答道:
“若让孔明前去,或可奏效?”
刘善本来就是为了忽悠刘备。
见刘备提到孔明,暗喜。
因为刘备已经上套了。
“诸葛军师外出巡视各郡,暂无归期。”
“而龙广先生,目前正被三叔幽囚。”
“此计并不可取。”
“但我若诚心前去拜师,或可奏效。”
“但如果父亲前去,让龙先生想到些不开心的事,那……”
刘备连连点头。
就连周边的士兵也都被刘善忽悠瘸了。
如此一来,阿斗前去,当真是个好计策!
“神童”的惺惺相惜。
外加张飞的好言相劝,或许真的奏效。
刘备转念一想,自己确实不适合前去。
凡是大才,均逃脱不了“面子”这一关。
如果前去,龙广想起来三个月前的遭遇,
或许自己真会坏事。
而且阿斗分析不错。
龙广本就是为了让自己遗憾,
所以还是不去的好。
万一阿斗没能成功,只要自己不露面,就有回旋余地。
飞卢小说网 b.faloo.com 欢迎广大书友光临阅读,优质火爆的连载小说尽在飞卢小说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