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善对庞士元说道:
“先生大才,能一语道出玄机,实属难得。”
“诚然,仁义乃由胜者书写。”
“而你的计策,也确实能让父亲以最快的速度取得益州。”
“只是,以仁义换益州,乃为赌博。”
“若杀刘璋后,父亲无法取得益州,该当如何?”
“若取益州后,曹操孙权大举来攻,又当如何?”
“若不能确认自己成为雄主,父亲定不会放弃仁义之名。”
“虽然先生有信心,然父亲却不能放手一搏。”
“先生聪慧,我举一例,你定当理解。”
“我且问你,糜竺此人,为何不取一九分成,而取十万金?”
庞士元思忖半刻,答曰:
“盖因糜竺此人不信少主能年入百万金。”
刘善点头道:
“先生慧眼,然益州之事,与此事如出一辙。”
“糜竺不取分成,是因为他无法预知我的收益。”
“正如父亲不放弃仁义,是因为他无法预知鸿门宴的收益。”
“我开铁矿,胸有成竹,必能年入百万金以上。”
“正如先生杀刘璋,胸有成竹,必能取益州而平天下。”
“然父亲与糜竺,皆不信吾二人,盖因所处之位不同。”
庞士元明白了,换位思考一下,确实如此!
糜竺取十万收益,是因为他心里没底。
若取一九分成,即使是有年入百万金的可能,他也不敢尝试。
因为若事成则矣,若事败,阿斗不过不能开矿。
自己的投入可就打了水漂。
不如选十万金保底,如此一来,即使事败,那也是阿斗的一笔欠款。
刘备不同意杀刘璋,也是因为自己心里没底。
同样是事成则矣,若事败,庞士元不过一介谋士。
可刘备将无立足之地。
不如继续坚持仁义为本,如此一来,即使没能取得益州,也算保有立身之本,可后续再设法图之。
刘善见庞士元神态有变,补充道:
“先生雄才大略,凡有策,必应验。”
“然父亲身为人主,必不能犯险。”
“因此,父亲当不取先生之策。”
庞士元如醍醐灌顶,躬身回道:
“少主透察人心,庞统受教!”
……
刘善此时突然想到一个玩法。
对庞士元说道:
“先生,我心生一法,可有兴趣?”
庞士元兴趣盎然,他可见识过阿斗太多的奇思妙想了。
灿然说道:
“不知是何玩法,少主请讲!”
刘善回答道:
“我深知先生想取益州立功。”
“然先生鸿门宴不成,必以身为饵。”
“此事已和先生预演,为救先生,只能带先生出来。”
“然如今是孔明先生随父亲出师。”
“且带上了张飞赵云二位叔叔。”
“先生可想与我一起,在这客栈之中。”
“商谈益州的战事?”
庞士元一听,兴致更上一层,问道:
“少主这是想……运筹帷幄,指点江山?”
刘善笑道:
“先生可有兴趣?”
庞士元当即答道:
“孔明出师取益州,我庞统自然技痒。”
“然孔明行事稳健,益州怕是短期内不可得。”
“不过能够与少主商谈军师,必有进益!”
“庞统求之不得!”
二人一拍即合。
刘善对庞士元说道:
“先生可派人给父亲送信。”
“就说遥祝主公出师大捷。”
“把那个‘遥’字,写大一点。”
“父亲得信后,必并将前方战事,说与你知。”
庞统笑笑,明白了刘善的用意。
马上修书一封,派人送往刘备大帐。
……
刘备得庞士元来信。
召诸葛亮来见。
刘备问诸葛亮:
“孔明啊,士元今日来信,预祝我大捷。”
“然士元来信,我猜不会如此简单。”
“依你之见,士元此话何意啊?”
诸葛亮见庞统来信,只有一行字。
“遥祝主公出师大捷。”
他轻挥羽扇,踱步三下,明白了庞士元的用意。
对刘备说道:
“哈哈哈,主公啊,那庞士元辅佐少主经商。”
“定是见我随主公出师,心生羡慕。”
“士元此人,不好经商,最好谋略。”
“他致信主公,一则是问候,二则是影射啊。”
“这个‘遥’字,本意是他庞士元远隔百里,遥祝主公。”
“实则是想告诉主公,亮取益州,乃是遥遥无期啊。”
不得不说,卧龙凤雏惺惺相惜,互为知音。
仅一字,就能想到这么多。
刘备点头问道:
“那依先生的意思,我该如何回他?”
诸葛亮轻捋胡须,回道:
“庞士元故意轻视于我,定是想参与谋划。”
“主公不妨复他一信,就说行伍之事,还得仰仗于他。”
“我命人将军队的布局,画四至八道行军图,一并回他。”
“主公最近可与他保持联络。”
“士元此人往往出奇制胜,亮不及他。”
……
————————————————
求鲜花,求评价票!
飞卢小说网 b.faloo.com 欢迎广大书友光临阅读,优质火爆的连载小说尽在飞卢小说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