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尚父、四弟,你们二人留下。”姬发单独留下姜尚、姬旦核心成员。
三弟、五弟、六弟一脸诡异地瞥了瞥姜子牙与姬旦,不知道姬发葫芦卖的什么药。
老三心眼多,他猜测肯定与那封布帛有关系。
兵马未动粮草先行,姜子牙可是用兵的老手了,他岂能不知道这个道理,这次兴师动众而来,岂能不提前准备船只。
笑话。
再说,上次姬发阅兵,也是提前准备了大量的船只,后来撤军后,船只都被商人焚毁了。
绝对不是船只不够的事.
他经常到各处走动,大河岸边的芦苇荡里藏着数目不清的船只。
粗略估算,可以容纳数万人一次性渡河,渡河根本不发愁。
既然不是船只的事儿,会是什么呢?这个不好猜。
但是,不直接口头传达情报,而是书写在布帛之上.
肯定是远距离传来的情报,那会是哪里呢?
难道是朝歌?朝歌又有谁会和姜子牙有联系呢?
老三思维敏捷,通过姜子牙一系列细微的动作、表情,已经猜出很多,但距离事实还有多大的距离。
但是,有一点值得肯定,那就是自己兄弟三人被姬发排斥在核心决策圈之外。
或许连十五弟姬高都不如。
姬发心事重重地问:“现在可以说实话了吗?当真是我军船只不够吗?”
“船只怎么会不够,兵马未动,粮草先行,我早早安排人砍伐了大树,打造了足够的船只,就是再来十万人马渡河没有问题,现在出现新的情况…”
姜尚将布帛呈上去,姬发迅速浏览一遍,大惊失色.
他又递给了姬旦,姬旦也勃然变色。
“此人可靠吗?该不会是故意诓骗我们。”姬发问。
“大王放心,绝对可靠。”
“微子向来与帝辛不合,他怨恨帝辛抢走他的王位,早有异心,多次暗中派人联络我们,主动做我们的内应,只是事出突然,他也没有料到。”姜尚说。
“那怎么办?难不成大军散伙?”姬发发问。
“绝对不许退,要是退兵,士气必然衰落,说不定会土崩瓦解。”姬旦马上分析出退兵的恶果。
无功而返会极大的伤害士气,特别对于那些劳师远征的戎人、羌人、蜀人会重挫他们对周人的信心。
“绝对不许后退,但是绝对要保密。”姬旦补充道。
“一定不可让外人知晓,此事就我们三人知晓。”姬发说。
“明白。所以,我谎称船只不够,让大家多多打造战船,暂时搪塞过去了,等局势明朗,我们再做打算。”
三人迅速敲定了行动方案。
第一封锁消息,商朝大军赶回来的消息只有姬发、姜尚、姬旦三个核心成员知晓,不可再泄露他人。
其次,以船只不够,多多打造战船为理由暂时取消渡河计划,稳住营寨,徐徐观察形势,并做好防御准备。
最后,多多派出斥候打探消息,确定商人大军是否真的要来。
如果来了,是进是退,姬发还拿不定主意。
果然不出贾佳所料。
微子刚回到自己的大神宫祠,立马飞鸽传书,将商朝大军已经返回,即将到达的消息告诉姬发。
并千叮咛万嘱咐姬发一定小心从事,不可盲目。
这,彻底打断了姬发的阵脚。
微子心里暗暗佩服帝辛做事果决,行动迅速,也侥幸自己没有彻底和他撕破脸皮,即使周人败了,自己还可以继续做自己的大宗伯。
各路大军总共4万多人,周人只占两万,这两万才是姬发的主力。
其他邦国各怀鬼胎,打顺风仗没问题,要是硬仗、恶仗,肯定都尿了。
商军马上抵达的消息让姬发夙夜难寐,坐立不安,是撤,还是进军,他举棋不定。
他不敢把这个消息泄漏出去,让各诸侯知道,说不定马上鸟兽散了,他着急的在大帐团团转。
周族与商族同是黄帝曾孙帝喾的后裔。
且周人还是嫡子后人,商人只是庶子后人,凭什么周人屈居商人之下,居于荒凉边陲,做商人西部屏藩。
现在经过开基之祖古公亶父、古公亶父少子季历(姬发祖父)、父亲姬昌等多少代人筚路蓝缕、开疆扩土,天下已经有其一了。
各部族扶老携幼纷纷前来归附,周人呈现一片欣欣向荣的景象。
姬发在内部做好整合,外部联络各地诸侯,并里通商朝贵族,做好万前准备的情况下,才发兵朝歌和商朝一较高下。
谁知道人算不如天算。
商朝大军突然杀个回马枪,这可怎么得了?
在姬发与姜尚最初的设计里,就是利用商人主力东征,打他个措手不及。
现在怎么办?有硬碰硬的实力吗?!
就在姬发忐忑不安,六神无主,被假情报蒙蔽,始终下不了决心,导致数万大军原地待命,推迟过河达二十多个小时的情况下。
就在这个空档,贾佳、恶来已经筹措了足够的弓箭、戈戟、长矛、鹿角等物资器械,正火急火燎的奔孟津渡口而来。
姬发和姜尚以及姬旦在短短的20多个时辰里,也没有闲着,他们经过最初的慌乱,迅速理清了思路,做出了如下部署安排。
一方面姬发以偶感风寒为借口闭门谢客。
另一方面,姜尚一连串派几十路最得意最忠实的斥候打探消息。
姬旦则暗中安排周军外松内紧,做好战斗准备,时刻提防商军反扑。
前几路斥候打探无果,姜尚再一次增加了打探的力度。
终于经过不知道多少路斥候的确认与姜尚缜密的分析,他确认商人大军返回的消息只是虚晃一枪。
这完完全全是商人的诡计,他迅速将消息呈报姬发。
“当真?”姬发狐疑道。
“千真万确,大王,数百里之内无商人一兵一卒,林间、河滩、山坡都搜过了。”
“据逃难来的东夷人说,商人与东夷隔河对峙,作战连连失利,士气低下,根本无法脱身,即使有人返回,也不足虑。”
姜尚将自己的分析和盘托出。
姬发长舒一口气,这20多个小时的煎熬真的寝食难安,度日如年。
现在紧张的神经终于放松下来了。
他松懒的躺在榻上,又突然起身恶狠狠的骂微子是个十足的蠢货。
姜尚也大呼上当,后悔耽误了二十多个小时。
此时,蜀国国君进来了。
他冻的脸通红,来自蜀地的他头回遇到这样冷的天气,披着皮衣还直抖。
他汇报:“大喜,大喜,寒风整整刮了一日,我让人打探过了,大河冰冻1尺,足可以过河了,我的人已经驾车来回走了数趟,不需要造船。”
姬发冷冷的回应道,哦,哦。
蜀国国君没想到天大的好消息只获得了姬发不冷不热的回应。
他哪里知道姬发正在心里一遍遍懊悔中了商人诡计。
“你速速传令你部人马埋锅做饭,饭后立即过河。”姜尚说。
“可是,大王不是偶感风寒吗?还是卧榻静养最佳了。”
“我无恙,无恙了。”姬发扔掉湿漉漉的巾帕吼道。
饭很快做完,姬发匆匆吃了两口,就宣誓出征。
由于姬发约法三章,各营虽兵种繁杂、隶属不同的邦国,却行动一致,有条不紊,丝毫没有慌乱,迅速集结完毕。
南宫括与鄂侯引前营首先出发,前营以鄂军为主。
姬发领中军大营行动较缓慢。
他坐在大车行了一路,就有军士回禀:“前锋大营遇到小股商军,南宫括将军请示是驱逐还是消灭。”
军士说的很明白,消灭可是会耽误大军行军速度,驱逐则完全不用理会,迅速渡河,直奔朝歌。
“消灭,消灭,消灭他们,见商军就杀,一个不留。”姬发正憋着一肚子火,他恶狠狠命令道。
飞卢小说网 b.faloo.com 欢迎广大书友光临阅读,优质火爆的连载小说尽在飞卢小说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