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门沉沉按歌舞,厩马肥死弓断弦。”这是郁郁不得志的陆游所做的《关山月》,而帝辛和陆游又何其相像?!
贾佳嘴角微微上扬,露出对群臣的无情嘲讽。
而这也是他发泄对这些宗室贵族不满所唯一能做的。
文武大臣林林总总,多达百人,有老有少,有文有武,有中年得志者,有老年窃居高位者,他们根本没把这个“奴隶”放在眼里。
对于嘲讽,贾佳置之不理。
他们讨了个没趣,又把怒火对准了姬发,个个都义愤填膺,控诉姬发无理擅开兵戈。
他们说的唾沫横飞,却无一良策。
贾佳不免苦笑,这纯属空谈误国。
这些多人,都是忠臣吗?肯定也有奸佞之人,或许还有里通周国之人。
商王帝辛茫然看着大家,一脸无奈,养了这么多大臣,关键时刻一个也用不上,要不是穿越来的小娃子,自己都不知道倚靠谁了。
小娃子初来就立了大功一件,这些老臣没有一点容人的雅量,非但没有丝毫的感激,还出言讽刺,要换做自己早甩袖走了,好在小娃子大度。
帝辛思寸良久,感慨万千,心中无数苦楚不知向何人诉说。
群臣虽多,无一人可倾诉,无一可用之人。
贾佳进来好大功夫了,正事一点没谈。
他没心思搭理商容他们,看在大王面子上,暂时不与群臣计较。
他上前道:“大王,我有一事禀报。”
“何事,速速讲来。”
“姬发要从孟津渡河。”
孟津?
帝辛脑海中快速闪出一系列山川河流、地理方位,他还未说话,群臣立即讥讽起来。
“汝怎么知道?”商容质疑道。
“大人,我已派人打探过了,确信无疑。”
“孟津渡口狭窄,洪水涛涛,怎么容的下大军渡河?”
贾佳不做辩解。
“哦,明白了,定是你放马时看到的。”
群臣一阵哄堂大笑。
M的,老子一再忍让你,你没完没了。
我可不是好脾气。
“啪”商容脸颊落下重重一巴掌,顿时红起来。
“你敢。”
“啪”又一响亮耳光,与之伴随的是灼热般的疼痛,巴掌印记仿佛镶嵌进了脸上,清晰可见。
贾佳可是手下留情了,只使出了一分力,稍微用力,他可就飞出去了。
商容恼羞成怒:“你这野小子。”
贾佳飞快扬起手来,电光火石间我们这位大宰相脸上又出现一道道斑痕。
四记响亮的耳光打下来,商容已是红包鼓起。
那张长满老年斑恶心的脸已经气的扭曲。
但是,他却不敢朝贾佳发泄一丝一毫,只是朝着外面怒吼着:“来人,来人。”
但是身体却诚实地往后面缩去。
“出去,出去。”亲卫前脚刚进入大殿就被商王呵斥出去。
威慑于贾佳的耳光,群臣噤若寒蝉。
大殿惊人的安静,商容在众人面前丢了脸,面子上过不去。
“你为何打人?”
“我一打你为老不尊,我一再忍让,你百般羞辱,二打你不懂军务,胡言乱语。”
“再有下次,非打你皮开肉绽。”
贾佳轻轻做出扇手的动作,商容唬的后退几步。
这些老臣腿也不疼了,腰也不酸了,躲的比谁都快。
对待这些人,不需讲理,硬揍就行。
商王似乎心情大好,他频频颔首微笑。
小娃子教育人的方法粗野管用。
自己三令五申都不如小娃子的几个耳光管用,群臣现在都老实了。
这种朝会开的纯属浪费时间。
好在现在都安静了,可以专心部署军务。
下一步的军事部署,他要乾坤独断,马上做出安排。
“你刚才说姬发要从孟津渡河,可是孟津有三个渡口,具体是哪个?”
“禀报大王,具体是哪个渡口,我也不是太清楚。”贾佳老实回答。
帝辛虽然面色如常,但心里难免失望。
“难道三个渡口都要派兵防备吗?我们兵力不足啊。”北军统领亚长道。
“这位大人,我有办法让他按照我们指定的路线渡河?”
“笑话,他能听你的?”南军统领一脸不屑。
“别打岔,你继续说。”
商王帝辛兴趣一下子提起来了,小娃子有什么神奇的招数能让姬发听他的。
“大王,我是这么打算的………”
虽然史书上对于姬发渡河地点记载并不详细,只是笼统的写了一个“孟津”。
但,进入大殿后,贾佳已经胸有成竹,一条成熟的办法在脑海中慢慢成型。
只是,贾佳话还没说完,就被人打断了。
“子受,子受。”大殿外传来一苍老且有力的声音。
是谁敢直呼大王名讳。
循声望去,未见人影。
当当的拐杖敲在青色石砖的声音格外清脆。
贾佳听出了此人故意卖弄玄虚,他走的很慢,故意做出大动静。
先进入大殿的十六个执红色巫字灯笼的青衣童子躬身行走,个个唇红齿白。
那人拖在后面好久才露面,已有阿谀之人迎上前,其余的纷纷行礼,礼仪俱恭。
只有恶来等少数人一脸的不屑与冷清。看来此人威信不在大王之下。
贾佳看清楚了,此人虽白发、白须,可并不衰老,相反却腿脚精健。
身穿黑色大袍,上绘巨大五彩玄鸟,手持拐杖,包裹金饰,绘有狞厉怪异的纹饰,其中一饕餮,有首无身,食人未咽,诡秘莫测。
这不是普通拐杖,这是法杖,象征神权的法杖。
大王不悦,却也没有表露出来。
“我大商国祚万万年,慌什么?!我做为大宗伯,掌管天神、人鬼、地示之礼,天神示警让大王遵天命、勤祭祀,可是大王一意孤行,这只是上天的惩罚。”
他一进大殿就数落大王的不是。
他不看大王,望向众臣,大有号召群臣之意,而大家皆面露虔诚之意。
贾佳明白了此人就是最高的神职大宗伯,帝辛的哥哥微子。
他的神态语气像替上天传达旨意,丝毫没把大王放眼里。
太平天国出现内讧,原因不就是杨秀清经常假借天父之言凌驾于洪秀全之上吗?
帝辛与微子的矛盾无法调和。
飞卢小说网 b.faloo.com 欢迎广大书友光临阅读,优质火爆的连载小说尽在飞卢小说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