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鹿言情小说网

科幻盘点:开局曝光三体文明! 第七章:执剑人逻辑的三个问题【新书上传求数据】

众多碳基生命文明在受到讽刺后,都想进行反驳。

但思考一番。

他们便没有自讨没趣。

毕竟和那些玩意儿比起来,碳基生命更加注重繁衍。

“工程师”这种文明只是个例外,况且最终它们也因此事陷入了死局。

种族无法繁衍。

文明消逝也就在某一时刻而已。

...

黑暗深林宇宙。

逻辑双臂微微颤抖,烟头早已燃尽,但他依旧毫无察觉。

“厄运枷锁,自然规律!”

和其他人不同,他敏锐地捕捉到留影内蕴藏的重要信息。

思考良久。

逻辑突然有种感觉,“工程师文明”的厄运枷锁,似乎是有预谋的。

这可不是什么阴谋论!

因为既然它们有着强大的生物科技,为何不能继续突破屏障,逆转眼前这种困局?

要知道,哪怕蓝星上也有很多种方法来逆转生物基因。

甚至逆转自然规律!

人工降雪....

人工降雨!

虽然这只是人类的幼稚行为,通过原始手段来拨弄天气气象。

却也是逆转规律的开端!

毕竟,气象也是自然规律的一种!

所以对于在科技上有无限可能的一些文明来说,改变自然规律应当不在话下。

即便“工程师”不屑于其他科技。

但为了种族的生死存亡,它们也该利用最后的数百万年时间,来发展其他科技拯救自身文明!

那么。

造成它们没有这么做的原因,难道是和人类一样.....

科技被其他文明锁死?

所有前端科技都已被“自然规律”化。

一想到这里。

他不禁打了个冷颤。

曾经在参透黑暗深林法则时,他就被人类的渺小而感到无力。

此时不免又让他想到。

宇宙中真正大神级文明的战场,又该是怎样的场景?

逻辑回到了座位上。

注意到那个“001”作者的账号,不免有些好奇。

最终他点开了私信模式。

在注意到每天只有一次发送私信的机会后,他没有像神圣凯莎那样鲁莽。

而是经过深思熟虑,一字一句问了几个关键性的话题。

随后他便静静等待着对方的回复。

当然。

在他心里也做好了被无视的准备。

蓝星上。

苏玄这边正在百无聊赖的打着主机游戏,突然发现宇宙网有人给他发来私信。

他习惯性地看了一眼那人姓名。

接着并没有像对付其他文明那样,直接划走,而是选择暂停了游戏。

打开了私信查看。

逻辑:“无意打扰到您,只是想请教几个问题,一:您是平行宇宙的人类吗?二:既然生命都有极限,那么生存下去的意义是什么?三:面对高级文明的打击,低级文明只能被迫承受吗?抱歉,因为私信机会难得,我只能一口气将所问题说完!”

看完逻辑所提出的问题,苏玄略有些无语。

这要怎么回?

尤其是第二个问题,他也想知道呢!

这是个哲学性问题好不好。

不过无语归无语,面对人类执剑人、救世主逻辑。

苏玄还是比较敬佩他的。

思来想去。

也只能尝试糊弄一番,反正对方现在也没心情和时间跟自己闲扯。

随即。

苏玄便洋洋洒洒写下回复并发送。

逻辑怎么也没有想到,自己发出去的私信,竟然得到了回复!

他怀揣着激动的心情将其打开。

仅仅第一眼,他便感觉呼吸急促。

自己的猜测果然得到印证!

“是的,也许你注意到了,我所盘点的一切,似乎都围绕着人类,或者说银河系,因为我就是平行时空的人类!

至于你所问及的生命含义,用古老的话说就是从哪里来,又从哪里去,这一点,你需要找到一个能够模拟蓝星生态环境的计算机模型便会了解。

最后一个问题的答案,则需要你自己寻找。”

看完所有内容。

逻辑内心再次被震撼,同时还夹杂着无比复杂的心情!

他很想询问对方。

为何不看在同是人类的情分上,帮助一把。

毕竟在逻辑看来。

苏玄所处的文明绝对是最顶尖的存在!

不然怎么可能盘点出不同宇宙正在发生的事情,以及那种古老文明的事迹。

冷静下来后。

逻辑也没有在这方面纠结。

对方没有明说,肯定是有原因的。

至于是什么。

需要自己慢慢推理!

隔天。

他来到一处大型科研基地,讲出了自己需求后,基地负责人将他带到了地下某个大型计算器面前。

看着眼前超现代的科技造物后,他安静等待起来。

没过多久。

计算机便将地球生态模型,设定在没有生命的环境下。

他惊讶的发现。

当没有生命,失去动植物和细菌作用的地球,将没有如今的大气环境,而暴露在真空环境下海洋河流也会蒸发。

最终地球变成了一个干涸的土黄色世界!

“这......”

基地负责人看到模型,也瞬间被吓一大跳。

反倒是逻辑。

平静的走出了地下基地。

他终于明白了。

原来不是人类选择进化改变了地球,而是地球选择生命体改变自己。

至于人类最终发展科技离开地球,那不过是另一种“蒲公英”随风散播自己的种子,去改变其他星球形态面貌.....



  飞卢小说网 b.faloo.com 欢迎广大书友光临阅读,优质火爆的连载小说尽在飞卢小说网!,
上一章  回目录  阅读下一章
(按左右键翻页)
科幻盘点:开局曝光三体文明!书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