画像就在太庙中挂着,
小太监很快就取来了,
众人看着画像上的内容,
不禁大吃一惊,
眼前的众人竟然和画像一模一样,
全都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
最淡定的便是礼部尚书顾顺志,
此人正上下打量着燕王,
好半天说不出话来,
一时之间不知道该怎么样表述,
自己是永乐二十年的进士,
当年还是意气风发的小伙子,
有幸见到过永乐皇帝几次,
眼前的这位自称燕王朱棣的小伙子,
竟然与永乐大帝有几分相似,
现在看到画像,心中便笃定了,
连忙朝着朱元璋和朱棣行礼道:
“老臣拜见太祖皇帝,拜见成祖皇帝!”
众人没想到顾顺志竟然率先参拜,
此人一直都是老顽固,
属于不撞南墙不回头,
不到黄河心不死的人,
所有的朝廷大事,全都是最后一个接受,
今天为什么这么容易接受呢?
朱棣看到顾顺志的眼神有些奇怪,
从进来一直打量着自己,
疑惑地问道:
“你为何如此看着本王?”
顾顺志听到朱棣发问,
急忙开口说道:
“回禀陛下,老臣乃是永乐二十年的进士,
是您钦点的榜眼,老臣认得陛下!”
群臣听到顾顺志的话,
全都认真起来,
毕竟此人乃是朝中最老的臣子,
其他老臣全都在南京养老,
唯一一个经历过四朝的老人,
从永乐朝一直持续到正统朝,
也是唯一见过永乐皇帝的人,
对方既然认为此人为永乐皇帝,
又加上画像的证据,
在场众人再也没有任何的质疑,
全都行礼道:
“我等拜见太祖皇帝,拜见成祖皇帝!”
朱元璋在众人行礼下,慢慢走到龙台之上,
直接坐在龙椅上,
扫视了一眼众人,
“平身!”
孙太后此时便有了主心骨,
只要太祖皇帝在,
还有什么是解决不了的事情吗?
朱元璋不慌不忙的说道:
“正统皇帝御驾亲征,战死沙场,
令礼部拟定谥号,待到尸首运回后再举行国葬!”
嘶!
群臣听到朱元璋的话,
不禁倒吸了一口凉气,
怎么也没有想到太祖皇帝竟然宣布正统皇帝死了。
即使是心中再怎么惊讶,
众人自然是不敢有任何的反对意见,
整个大明都是太祖皇帝打下来的,
对于这样一位说一不二的皇帝,
自然是说什么就是什么,
不敢有任何的反对已经,
虽说洪武朝已经过去百年,
但是当年的传说历历在目,
每个官员早晨上班的时候都是谨小慎微,
一旦惹怒了陛下,
晚上就不用回家了,
现在亲眼见到洪武皇帝,
还是不自觉的有些害怕,
那种恐惧是发自骨子里头的恐惧。
只能默不作声。
朱元璋见众人不说话,随即看向徐珵,开口询问道。
“刚才蹦跶的最欢的就是你,现在怎么不反对了?”
徐珵现在嘴里一颗牙都没有了,
刚才全都被朱棣一脚踩掉了,
现在只能呜呜呜呜的说话。
身边的御史中丞张瑞连忙朝着朱元璋行礼道。
“回禀太祖皇帝,徐大人向您陈述,
刚才一切举动也是为朝廷着想,
现在正统皇帝被瓦剌人抓住了,
这么宣布皇帝驾崩,是不是有些操之过急,
会寒了正统皇帝皇帝的心!”
朱元璋冷哼了一声,
自己一眼就看出这些人心中的小九九,
尤其是这群官员刚才提出迁都的想法,
这些人就是贪生怕死,
想要远离蒙古人,逃得越远越好,
大明皇帝守卫边疆乃是自己制定的国策,
等到朱棣当皇帝,便开始正式施行下去,
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
如果一个君王连自己的国都都守不住,
那要了有何用?
现在这些人竟然公然的放弃国都,
这让自己怎么能够不生气呢?
尤其是眼前的徐珵让自己更加的恼火。
冷笑了一声,厉声说道:
“朱祁镇的死活,迁不迁都,
那是皇帝应该做的决定的事情,
什么时候轮到你们这些臣子插嘴?
至于什么狗屁正统皇帝。
不听臣子劝告,好大喜功,宠信宦官。
不知道自己几斤几两,
致使五十万将士送命,
导致朝中大半勋贵官员殉国,
这样的人还有什么脸面活在世上,
朕现在恨不得杀了此人,
如果你们有人觉得处置不当,
朕可以让他亲自去和正统皇帝说说!”
众人此时不知如何是好,
全都看向徐珵,希望徐大人能够给个建议,
徐珵扫视了一眼众臣,
很满意这种被人注视的感觉,
不自觉的骄傲起来,
自己拿着宁王给的钱,
大肆在朝中拉拢人才,
但是效果却是谨小慎微,
只能够拉拢到三品以下的官员。
没想到此次土木堡之战,
一二品朝廷大员就没剩下几个,
山中无老虎,猴子称霸王,
宁王收买的势力成了第一位。
就算太祖皇帝又能够怎么样?
还不是要看自己脸色行事?
飞卢小说网 b.faloo.com 欢迎广大书友光临阅读,优质火爆的连载小说尽在飞卢小说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