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
死一般的静!
整个大殿之内鸦雀无声,
所有宫女太监全都屏息凝神,
殿前武士连大气不敢喘,
只有朱元璋沉重的喘息声,
没有谁比自己更加明白农无税的意义,
作为农民出身,
深切知道农民生活的不易,
沉重的税负压得百姓喘不过气来,
如果真的能够做到农无税,
那百姓的生活就不一样了,
肯定能够过上好日子,
瞪大了眼睛看着朱标,
刚才的怒火也消散了不少,
小心翼翼的询问道:
“你真的能够做到农无税吗?”
朱标自然知道眼前这位对农无税非常感兴趣,
没有一位皇帝会放弃农无税的梦想,
自古以来,推动改朝换代的便是农民,
一旦农民没有了税负,
就绝对没有了造反的可能,
直接开口说道:
“去年整个朝廷收入两千万石粮食,五百万两白银,
粮食收的是农税,折合白银差不多六千多万两白银,
只要商税超过六千多万两白银,不就可以取消农税吗?”
朱元璋从来没有想过这个问题,
只是这怎么可能呢?
要是商税超过六千万两,
那天下百姓还有活头呢?
疑惑地问道:
“商税如果增加到六千万两,
那整个大明不就变成了商人的世界。”
朱标有时候很难理解这些人的脑回路,
尤其是在这种重农抑商的社会里面,
会执行这么奇葩的税率,
直接开口说道:
“父皇,您一直说大明的国策是重农抑商,
那为什么商税是三十税一,农税确实十税三,
苏州等地还执行十税七的税率!”
嘶!
朱元璋此时被太子问的有些哑口无言,
根本不知道该怎么回答对方的问题。
自己每次说要加商税,
几乎所有大臣全都站出来反对,
只能最后作罢,继续执行三十税一的税率,
难道眼前的太子还有其他的想法吗?
直接开口询问道:
“每次朕要加商税,大臣们都极力反对,
你难道有好办法吗?”
朱标对于大臣的做法嗤之以鼻,
直接开口说道:
“只要提出反对的人,家里势必和商业有牵扯,
一旦提高税率,势必会影响收入,
其实想要提高商税非常简单,
既然百官可以巧立名目,横征暴敛,
对农民课以重税,为什么不能对商人加税目呢?
发挥百官的聪明才智,增加商税!
这次北伐,商人是不是得支持一下?
直接加一成的税,支持北伐,
等到北伐结束了再减回来!”
嘶!
朱元璋听到这话不禁大吃一惊,
倒吸了一口凉气,
太子殿下太厉害了,
竟然能够想出这样的办法,
先加上商税,
即使是此次北伐结束了,
也不会减下来,
然后慢慢的一个个的往上叠加,
温水煮青蛙,
每次想出百官决绝不了的借口。
便不会有任何的阻碍,
越想越觉得太子实在是太厉害了
心中的怒火早就已经消失不见,
马皇后从外面急匆匆的走进来,
刚才接到太监的通知,
陛下和太子吵起来了,
自己便急匆匆的赶了过来,
看到两人相谈甚欢的样子,
心中不禁有些奇怪,
但是并没有询问,只是开口说道:
“午饭已经准备好了,你们父子二人先吃饭吧!”
朱元璋见马皇后前来,笑着开口说道:
“妹子,太子给咱画了个大饼!”
马皇后愣了一下,看看朱元璋,又看看太子,
两人也不像是闹矛盾的样子,
只是这画大饼是什么意思?
疑惑地问道:
“什么意思?太子什么会烙饼了?
饼在哪里呢?我怎么没有看到!”
朱元璋看了一眼朱标,随即哈哈大笑起来,
直接开口说道:
“太子刚才给咱描述了一副场景,农无税!”
马皇后有些不敢相信,
作为农村出身的自己肯定知道农无税的含义。
只是整个大明的周转,全都靠农税承担,
如果农无税的话,该怎么解决这些问题呢?
好奇的询问道:
“如果没有农税的话,朝廷怎么样运转呢?”
朱元璋正色的说道:
“扶农助商,提高商税,补贴农业,
百姓种地不仅不交税,还要有补贴,
让农民拿着补贴种地!”
马皇后听着跟天书一样,
这不是梦中的场景吗?
急忙开口说道:
“你们说的是真的吗?这样的场景真的能够实现吗?”
朱标用力的点点头,
义正言辞的说道:
“这需要经过不懈的努力,
将大明商业纳入朝廷监管,
不让其游离在统治之外!
很快就能够实现!”
朱元璋走到朱标身边,
重重的拍了拍对方的肩膀,
语重心长的说道:
“大明农民就交个你了,希望你不要辜负他们!”
朱标用力的点点头,
大明农民生活贫苦,
不仅仅要被地主富商官员剥削,
还要背负着朝廷负重前行,
遇到风调雨顺,
尚且饥一顿饱一顿,忙时吃干,闲时吃稀,
一旦遇到灾祸,毫无还手之力,
自己的出现,必须要改变这一现状,
“请父皇放心,儿臣一定尽快做到!”
朱元璋欣慰的笑了笑,
“吃完饭,咱们去建文朝看看,也不知道宁王有没有被抓住!”
飞卢小说网 b.faloo.com 欢迎广大书友光临阅读,优质火爆的连载小说尽在飞卢小说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