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然,展信佳。
愿你一切安好。
提笔写信给你,可是我做足了很大的勇气才敢动笔呢。
你一定要看完哦。
我想告诉你,其实我也是偷偷喜欢你的,嘻嘻。
这种话我以前根本就不敢说出来,觉得我会害羞死。
瑟琳娜说喜欢一个人,就要勇敢的说出来,也要勇敢地去追求。
她们老外一向都是这么直接的吗?
不过我现在人在纽约海岸。
隔了这么远,你肯定是看不到我脸红。
你知道吗?
这边的夜色好美。
窗户外是蔚蓝色的大海,海洋的尽头有一团团橘红色的云彩。
看起来就像是三中门口卖的棉花糖。
你听,还有潮水拍打在沙滩上,发出的呼啦啦声响...
其实,我一点都不喜欢这里。
我想要去的地方,那里有花儿肆意吐露着芬芳。
有鸟儿在枝头轻轻唱歌。
那里还应当有一条小溪,溪水潺潺。
溪边的绿草,散发着泥土的芬芳。
我想要去的地方,希望也有你。
你在地里栽满玫瑰,和茉莉。
你在木栅栏上,也种上了爬山虎。
我们在那里有座小屋。
爬山虎的藤曼环绕着灰白色的墙。
我们坐在门前吊椅上轻轻摇晃。
迎着晚风,笛声渺渺悠扬。
遥望远方,林间柔风轻漾。
皎洁的月光透过层峦叠嶂,散在脸庞。
若是有天堂,我想一定就是这模样。
可是,我现在此刻身在国外,只能是想一想。
嘻嘻。
在美国,国内的通讯工具我现在还都用不了呢,况且还有时差,我这边是白天,你那里是夜晚。
想想都觉得好神奇。
我申请了一个电子邮箱,如果,我是说如果...
你若是想我了(这句话写了又划掉了)。
你有不开心的事,可以给我发邮件哦。我看到了会立马回信给你。
再次祝你有个美好的大学生活。
江萍2007年8月18日。
随后一个笑脸符号和一个电邮号。
-
看完江萍写来的信,赵知然久久不能语,满身的气力被抽空,一下子酸软无力无瘫在坐椅子上。
再看他脸上,不知何时,泪水布满了整个眼眶,强忍着心绪,唯恐泪水掉了下来,打湿了信。
其实,如果时光真倒退回18岁那年,他未必会像现在这样悲从心来,感怀涕零。
经历了墙倒众人推,经历了信任之人的背叛后,在梦里竟然还能看到信的内容。
这无疑是老天给予他最好的礼物,和最温暖的拥抱。
仿佛他此刻能看见,远在西海岸的一所房子,一位长发飘飘的年轻女孩子面对窗户,正在纸上写着信。
字里行间全是憧憬和希望,还有情感的释放。
这份青涩和炽热,勾动了心中最脆弱的那根弦,他终于不压抑内心的真实情感,失声痛苦起来。
大悲大喜之后,赵知然也敏感地发现了目前的问题。
这还是在梦中吗?
在梦里重复高中毕业时的那段经历。
赵知然盯着天花板,目光穿透楼层,望向了苍穹顶端。
后脑勺时不时地传来疼痛感,如若在梦中,断然不会有这样真实的触感。
难道是老天怜悯,让我再回到了2007年?
他反反复复地对着镜子看了看自己的身体。
以前自己身形消瘦,那位老同学嘲笑说,以这样的条件在大学里很难找到优质女朋友。
赵知然反驳过,说自己非常喜欢打篮球,也有体能锻炼。
打篮球可以增强肌肉的反应能力,可又不是职业队员。
于是老同学生拉硬拽地把他拖进了健身房,还自掏腰包给他办了张健身卡。
大学四年,几乎每天下午六点,赵知然就会准时出现在健身房门口。
赵知然摇摇头,脸上带着苦意。
十几年来的经历,似乎无时无刻不都有那人的影子存在。
但他又为何变得如此绝然。
而自己的结局又为何这样惨烈。
想不通的事情太多,此刻却是无暇顾及。
歇斯底里大半天了,迟迟没见自己从梦里醒来,已然让他发现了事情不对劲。
左看右看,或许自己真的已经回到了年少,因为眼中的一切都是那么的真实。
真实到不可思议的地步。
他打开书桌的抽屉,从里面抽出了一本留言簿。
07年还流行毕业了互写留言,为此自己还特意去买了一本制作精良地留言簿。
他一页一页地翻开,每个同学都贴有单独的相片或是合照。
看着这些既熟悉又陌生的青涩的脸,他一时间入了神。
既然老天让他重活一次,那他需要重新思索并规划好今后的路,借着先知先明,这一次必然不会再向前世那样窝囊失败,最后竟然被一个小混混拿酒瓶砸死了。
他起身从架子上抱下了储钱罐,“砰”地一下,在地面砸碎。
稀里哗啦的钢镚顿时滚落满地,中间还夹杂着为数不多红绿色的大额钞票。
不管自己有任何打算,没有启动资金,那都是个屁。
他蹲在地上,一枚一枚地捡起钢镚,就连滚落在床底的硬币也没放过,认真地清点着。
十多分钟后,统计出来了,总共八百一十八块零一毛。
这一毛钱还是从床跟缝隙掏出来。
看着眼前这点微末资金,他有点哭笑不得。
当下风口最赚钱的那几个行业,无一不是一堆堆地烧钱搞出来的,就凭自己这点,别说塞牙缝,就是去开户买人家股票都有些艰难。
他突然想到2007-2008年,国际金融市场出现重大问题。
现在正是8月份,新闻上已经可见到端倪。
他打立马到客厅打开电话,反复按动遥控器,寻找国际相关新闻。
终于让他在国际新闻台最下方滚动条里,见到了贝尔斯登旗下两只基金倒闭的信息。
之所以国内并未如何重视这条新闻,也是源于国内投资者对国际金融秩序的良好预期和盲目信任,更何况当时我们还持有上万亿美元的债券。
早在2007年6月份之前,美国的证监会就注意到了次贷市场可能出现的风险问题,并发出了风险告示,打算提前给市场降温。但在华尔街那群操盘手眼中,这不过是危言耸听,依旧我行我素。
他们看到的是一片欣欣向荣的繁华景象,认为证监会此举不外乎是为了自身利益。
当时的投资者们也相当地狂热,投行出售的是经过处理的漂亮数据,再经由华尔街精英们一通鼓吹,盲目地跟风买进。
虽然之后一段时期,美联邦暗中做过许多努力,也自掏腰包出钱,交由银行出面救市。
最终依然是无力回天。
而08年雷曼兄弟倒闭,则正式将美次贷危机波及至全球,宣告金融危机到来。
飞卢小说网 b.faloo.com 欢迎广大书友光临阅读,优质火爆的连载小说尽在飞卢小说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