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天来,吕不韦总是觉得,那秦王政似乎在几月之间,一下子长大了许多,成熟了许多,深沉了许多,变化了许多:以前,他对自己可以说是言听计从,每策必依,而今却爱问一个为什么,以至连些小事情都不放过。
眼见得,那刚刚二十出头的秦王政已出落得一表人才,他八尺又六的个头魁伟雄壮,蕴藏着无限的生机与活力;一双剑眉下的长目眼球突出,透露着君王应有的威严与气势;一架准鹰鼻高高隆起,处处流露出自己坚定的思想与意志,粗犷的声音有些嘶哑,却正如那龙吟虎啸一般令人颤栗。
从自己的亲生儿子年轻有为的秦王政身上,吕不韦敏锐地感觉到,秦王朝一统天下的时机已经成熟,他想牢牢抓住这个良机。
有一天,吕不韦忽然旧话重提,他对秦王政说:“大王尚记得那和氏璧的故事吗?”
秦王政忽闪着明亮的双眼说:“儿时我曾立誓,待我掌管秦国江山社稷之后,一定要得到那块宝璧,我岂能轻易忘记?”
吕不韦进一步说:“那大王一定还记得这和氏璧在哪一国了。”
秦王政此时已猜着吕不韦的用意,欣然说:“那当然。仲父之意,可是想要我再行伐赵?”
吕不韦笑着说:“大王真是绝顶聪明。本来,赵因长平之败,危亡只在旦夕,唯因应候嫉妒武安君,谗言白起让其撤兵,错过了破赵良机。今赵已恢复元气。因赵国地广人多,国力雄厚,现很快又扮演了六国之首的角色,是到了该惩罚他们的时候了。
我们必须先给赵国一个下马威,如果能先一举击垮赵国,那么,其他五国,肯定闻风丧胆,到那时,如挥戈鏖兵,各个击破,必然瓜熟蒂落,水到渠成。而且,大王也可趁此以了儿时欲得和氏璧的夙愿,岂不一举两得?”
秦王政说:“仲父之言,正合我意。赵国,我是早想进攻了,但一直犹豫着。赵国有名将庞火奚,英勇善战,不知该派谁去较为合适,以与庞火奚抗衡。”
“我看还是派蒙骜去吧!”吕不韦沉吟片刻说,“蒙骜本是先王重臣,伐韩攻魏之际屡建奇功。虽然他在攻打赵国时被信陵君杀得大败,但他时刻不忘先王恕罪之恩,每每想着报仇雪耻。如派他去,一方面他足可以与庞抗衡,另一方面他必定竭尽全力,拼死相搏。如再派有勇有谋的张唐当他的副手,率领精兵五万,就足可以伐赵国了。”
秦王政摇着头说:“这怕不行。赵国地广兵足,谋臣良将众多,我们只派蒙骜与张唐,率领区区五万兵马,恐怕又要重蹈当年蒙骜惨败之覆辙了。这一仗,万万不可掉以轻心,是不是需要老将王翦出马呢?”
吕不韦看了秦王政一眼,他万万没有想到,这位向来对他言听计从的“小政子”竟会这么的想问题,心下猛然意识到:“小政子”的确已经长大了,懂事了,已经开始拿君主的架子了。这既是好事,也是坏事。
他沉思了好一阵,才建议说:“大王既然有这种考虑,那就再派王弟长安君成峤为将,让樊于期当副手,再率精兵五万,这恐怕足以打败赵国了。至于王老将军嘛,我看这次就不必辛苦了。”
秦王政摇摇头说:“我弟成峤,年少无知,怎能担当如此重任呢?”
吕不韦说:“成峤虽然年少,但他是王弟,对王不会有二心,再说,年轻的王弟,正是需要锻炼呢!以王弟为主将,樊于期副之,樊于期勇冠三军,对秦国忠心耿耿,有他二做搭档,还怎么有不打胜仗的道理?你就让他们去吧!”
秦王政只好点头答应了。直待两路军马全都出发,秦王政心里仍放心不下,他私下召王翦相问,看这次派兵选将是否合适?
飞卢小说网 b.faloo.com 欢迎广大书友光临阅读,优质火爆的连载小说尽在飞卢小说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