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昭王五十二年(公元前255年),夜,咸阳,
一位微服便装的老人,正沿着御花园的幽幽曲径漫步,他便是执掌秦国生杀大权的秦昭王。昭王虽然年事已高,可身子骨依然十分硬朗,眉宇间仍存留着一股勃勃英气。但岁月不饶人,他毕竟已经霜发白须,年纪老迈了。落叶萧萧,为他平添了一段晚景的苍凉。
昭王自登基以来,其最信任者同时也是对秦国贡献最大的人,恐怕莫过于丞相范睢了。可是,正是这个范睢,如今确不得不予以告退,昭王不是曾发誓要踏平六国,统一天下吗?看来,这一事业的完成,还需要相当的时间,如靠自己有生之年,那显然是不可能的。不靠自己,又靠谁呢?靠太子安国君?他摇了摇头,不免失望地叹了口气,太子虽然诚实,但却十分羸弱,虽也有才,但却胸无大志,而且已经年过半百,看来并无多大的希望。他又想到其他几个儿子,一个个地提起,又一个个地放下,相比之下,都还不如安国君。
他感到烦难,也感到悲哀:“唉,我已年迈,这统一大业,将来究竟靠谁呢?”他这样自叹。
突然,从浓浓的长春花丛中,传出了稚气的模仿昭王说话的声音:“唉,我已年迈,这统一大业,将来究竟靠谁呢?”
“谁?”昭王骤然惊觉,大喝一声,“来人,给我抓刺客!”他只闻其声,未见其人,但已窥见了花丛背后隐隐的剑光。
随着他的喊声,一团黑影“呼”地蹿了过来,没等他看清是怎么回事,闻声而至的武士已将这团黑影围住。他看不见被围的究竟是什么人,只听得一个稚嫩的声音高叫着:“来吧!来呀,你们人再多我也不怕,我要将你们打个落花流水,片甲不留!”
昭王才听出是小赵政的喊声,急忙奔了过去。武士们也早看清是谁了,随着那把胡乱砍过来的利剑,一个个都连连后退。
“啊,小政子,快把剑放下,别胡闹了!”昭王惊叫起来,同时向武士们挥了挥手,让他们退下。
小政子大模大样地按着剑。冲着昭王嘻嘻直笑,说:“老爷,瞧我,怎么样?我把他们那么多人全打败了!”
“行,你行!”昭王爱怜地附和着说。
“噢,噢,我把他们全打败了,打败了!我赢了,赢了!”小政子欢呼着,扔下手中的宝剑,亲热地跑上前来,抱住了昭王的腿。
昭王心中,油然升起一股万般爱怜之情。不知为什么,在他众多的子孙中,唯有小政子能引起他特别的垂青,他欣赏小政子的聪明伶俐,更欣赏小政子超出一般儿童的智慧和勇气,平时,只要一听到小政子那天不怕地不怕的脆生生的声音,他的心似乎就融化了。他断定小政子将来必成大器,前途不可估量。但令他遗憾的是,小政子才五岁,他太小了。或许,他已经等不到小政子叱咤风云的那一天了……
他扬开双手说:“来,小政子,让老爷抱抱。”此时,他平日的威严已化作一池春水般的温存与慈祥,他只希望亲近小政子,只希望小政子亲近他。
“不,我不要老爷抱!”小政子并不领情。
“为什么呢?”昭王奇怪了。
小政子指着昭王的便装说:“叫普通庶民百姓抱有啥意思呢!”
昭王“噗哧”一声笑了:“戴王冠、穿龙袍就是大王,脱了就不算大王了,你这个小政子呀!”他故意引逗小政子,“你说说,当庶民百姓为什么不好?”
“不好,不好。”小政子摇着头说,“当庶民百姓有什么好?吃得不好,穿得不好,住得不好,谁的话都得听,还受人的欺侮。”
“那么,当什么好呢?”昭王又问。
小政子侧着脑袋,毫不犹豫地说:“当大王好,当大王好。不,要做就做个比老爷更大的大王,那才威风呢!当个大大的大王,吃得好,穿得好,住得好,所有所有的人,都得听他这大大王的指挥。老爷,你说好不好?”
“好,好!”这话,昭王听来高兴。
小政子又十分认真地对昭王说:“老爷,你知道吗?昨天晚上,我做了一个梦,一个最有意思的梦,这梦好玩极了!”
“做的什么梦呢?”昭王问。
“做的金色的梦。”小政子说,“我梦见在金碧辉煌的咸阳城里,有一个巨大的金色的大殿。在这金色的大殿里,有一把金光闪闪的龙椅。我虽然小小年纪,但却戴着金色的王冠,穿着金色的龙袍,佩着金色的宝剑,被文武大臣簇拥着坐在金灿灿的座椅上。他们朝我磕头,他们呼我万岁,谁也不敢违抗我的命令。这时,又有武士押上齐、楚、燕、韩、赵、魏六国的国王,他们全都自缚而上,跪地向我磕头、求饶、投降,说以后都服从我的领导,统一称大秦帝国。可是,六国中有大臣不服,我便令武士把他们的脑袋统统砍下!”
“这是真的?”昭王十分惊讶地问。
“是真的。”小政子说,“谁若骗你,准是小狗。实话告诉你吧,我那龙椅、王冠、龙袍、宝剑,比老爷的好多了。”
“那好啊,都拿出来,让老爷看看。”昭王逗小政子说。其实,小政子的梦想,也正是昭王多年的梦想,但却未能实现。如今,单凭一个孩子的梦,他也足以看出,自己这个小重孙的志向非同一般。
“哪有呢?”小政子双手一摊说,“我做梦的时候,看见一片金色,美丽无比,想啥有啥。可眼睛一睁,一片漆黑,要啥没啥,真气死人了!”他又死缠硬磨地说:“老爷,你现在不是大王了,那黄袍子、金帽子和长宝剑都闲着,就借给我穿一穿,戴一戴,用一用嘛!”
这龙袍王冠,谁个敢随便借得穿得戴得?这话若出自别人之口,哪怕是太子安国君,即使他们有一百个脑袋,也早都搬家了,但小政子要穿要戴,昭王不但不恼,反而满心欢喜。随即,昭王招手让一位老太监过来,吩咐说:“传我的话,让做衣服的绣女,量着小政子的身材,给做一套龙袍,再制一顶王冠,让他穿戴上。”
“遵命。”老太监按昭王吩咐刚要转身,小政子却又叫嚷着说:“还有宝剑呢!地上那把宝剑是我爹的,太重了,不好使。”
昭王又吩咐太监说:“对了,再给他铸一把小宝剑。”
老太监疾步传旨去了,昭王又向小政子伸出双手说:“这下该让老爷抱了吧!”
“让抱,让抱!”小政子一下扑进昭王的怀里,他又说,“其实,老爷发愁的事情,一点也不必发愁,你虽然老了,可我还小着呢,这统一大业,我是一定能完成的。”
“那当然好了,老爷就盼着这一天哪!”昭王抱着赵政,一路走,一路说,一路亲着他那嫩嫩的脸蛋,一老一小,慢慢消失在这富丽堂皇的宫殿里。
一个太监,赶紧捡起了掉在地上的宝剑,亦步亦趋,紧紧地跟在后边。“小政子,小政子!”就在这一老一小踏回宫门的片刻之间,远远传来了异人一声紧似一声的呼唤。原来,异人与赵姬在东宫找不见赵政,本以为小孩子野不到哪里去,一会儿就会回来,不料黄昏将临,仍不见小政子的影子,又见少了自己随手放在桌子上的宝剑,一时间慌了手脚,生怕有个意外闪失,就赶忙四处进行寻找,可就是找不见小政子。赵姬又进后宫去找,异人朝着御花园方向寻找。
“爹,我在这儿呢!”隔着一个大殿,传来小政子调皮的应声。
“唉,你这孩子,野到哪儿去了?都快把人急死了!”异人急急忙忙循着小政子发话声音的方向奔了过去,差一点与昭王撞个满怀。
“啊,爷爷是你!”异人见昭王抱着赵政,惊得有点不知所措,赶忙招呼,“小政子,还不快下来,你怎么能让老爷抱呢!”
“我不让他抱,是老爷硬要抱的么!”小政子嘟囔着说。
昭王又深深地亲了小政子一下,随手将他放下来,对异人说:“给,把他领回去!”他的面孔,随即板了起来,颇为不悦地说:“我不知道,连一个孩子都管不好的人,将来如何治理好一个国家?如何完成统一六国的大业?如何管理好亿万庶民百姓?”
异人诚惶诚恐,他不知小政子是否闯了什么祸,只是赶忙跪下:“孙儿罪该万死!”
昭王威严地说:“起来吧!像你这样粗心大意,无所用心,哪像我的子孙?家中既然有小孩子,那剑就不能挂高一点?让孩子拿剑随意摆弄,万一伤着了怎么办?往后操心点,小政子要是出了什么差错,我唯你是问!”
“是。”异人满口答应。他听出了爷爷对他的责备里充满了对小政子的怜爱,这才放心了。
“给孩子请教师了吗?”昭王又问。
“没,还没有。”异人又紧张了。
“怨不得,我看这孩子虽然聪明伶俐,却不甚懂礼貌。”昭王沉思着说,“玉不琢不成器,人不教不成才,你得尽快物色个老师人选,教孩子学文习武。他既是王子王孙,就得熟读经书,精通六艺,如没有经天纬地之雄才大略,不通治国治世之大道,岂能成之为大器!”顿了一顿,昭王又问:“有合适的人选吗?”
“有,有。”异人连忙说,“孙儿早就物色好了一个人选,赵政之师,就由吕不韦来担任吧!”
“吕不韦?”昭王神情严肃地问,“是送你由赵归国的那个大商人吗?”
“正是。”异人回答。
“他能行吗?”昭王不无疑惑地说。
“能行。”异人说,“吕不韦虽只是个商人,但他视金钱如粪土,很有宏图大志。且他满腹经纶,才智过人,上识天文,下晓地理,诗文六艺,无所不通,让他为赵政师,那是再合适不过的了。”
“既然如此,不妨先让他试一试!”昭王说,“但我想提醒你一句,小政子乃是王孙。王孙之师,非寻常之辈可以胜任,选择时一定要慎之又慎,千万不能因感恩而误请庸人,贻误自己的子孙。这件事,决不能草率从事。”
“孙儿遵命。”异人说。
他因见昭王似欲脱身,忙俯身跪辞:“爷爷,那我们就告辞了。”异人说。
昭王挥挥手说:“好了,你们走吧。”他也转身走了。
“走,快回府吧,你娘都快急死了。”异人见爷爷去得远了,慌忙拿起宝剑,急催小政子回家。他拉着赵政,急急回府而去。
赵姬在后宫转了一大圈,寻遍了大小地方,也没见小政子的踪影。她又见异人刚说到御花园去寻找,这么长时间还没回来,恐是十有八九没有找着。想着想着,她急得趴在桌上嘤嘤哭了起来。
“娘,娘,我们回来啦!”正当赵姬急得六神无主的时候,猛听小政子在门外喊她,心里不由一振,待一瞧见小政子,她旋即破涕为笑,满眼泪花。她扑出门去,一把搂住急奔过来的小政子,再也不肯松手,仿佛怕谁把儿子抢走了似的。
隔了好一会,赵姬才关切地问:“小政子,你刚才野到哪去了?”
小政子说:“本来我到御花园练剑去了,不想碰上了老爷,我跟他玩了玩,他却以为我是刺客,还大叫抓刺客呢。他一惊叫,来了一大帮武士,可全让我杀败了呢!”
“什么?你去刺老爷?”赵姬一下就来了气。“你不要命了!”说着,一巴掌打了过去,可手到了小政子跟前,却不由得顿住了。
小政子一动不动,睁着圆嘟嘟亮晶晶的双眼说:“哪能呢,闹着玩嘛!老爷都不生气,娘生什么气呢?老爷他可疼我了,他吩咐人给我做金帽子、黄袍子和宝剑呢!”
“天哪,你听你听,你都胡说些什么?越说越离谱了。”赵姬惊叫了起来。
赵政认真地反驳说:“谁胡说呢?过几天你们看!”
几天后,太监果然送来特制的小龙袍、小金冠和小宝剑。异人夫妇受宠若惊,小政子则高兴得一蹦三尺高,他一一穿戴披挂起来,在宫中出出进进,俨然一副小王的架势。
这件事,一时成了宫廷内外的头号新闻。消息传到吕不韦耳朵里,吕不韦不由讪然一笑,那笑里,不知包含着多少复杂的感情和深刻的含义。
飞卢小说网 b.faloo.com 欢迎广大书友光临阅读,优质火爆的连载小说尽在飞卢小说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