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楠,这位就是我经常跟你提起的陈老师,是个农业专家,在半山腰有个农业基地,可厉害了。”
“你好。”
丁秋楠点头示意。
陈泽也点头回应:“你好,丁医生。”
说实话,陈泽也没想到能在这遇到丁秋楠。
真是出乎意外。
不过想想,《情满四合院》都出来了。
丁秋楠身为《人是铁饭是钢》里头的女二。
时间线吻合,出现在这也不足为奇。
只是惊讶的是,她居然是王哥的外甥女。
世界还真小!
“楠楠,你何叔和葛三叔,都包扎好了吗?”
“嗯,都是小问题,消个毒就没事了。”
丁秋楠放下医药箱:“舅舅,你这几天手臂可不能碰水,也别干力气活。”
“行,都听你的。”
王哥一边打量丁秋楠,一边看陈泽。
忽然露出一丝笑容。
“陈老师。”
“哎。”
“你今年几岁啊?”
“我?二十四。”
“二十四!那正好,比我家楠楠大三岁。很合适啊!你有对象不?”
陈泽笑笑:“这个……倒是还没。”
“那敢情好啊,咱们家楠楠也没对象!”
“舅舅!”
丁秋楠就知道自己舅舅又得乱点鸳鸯谱,一脸无语。
“哎,男大当婚女大当嫁,有什么不好意思的。再说人陈老师长得多俊,工作又好,学问又高,这么好的小伙子,你爸你妈一定会同意的。”
“舅舅……。”
丁秋楠有些不悦,起身走到一旁,背对两人。
显然对自己舅舅的撮合,没啥兴趣。
王哥见状,讪笑道:“陈老师,别介意,楠楠比较怕生。”
陈泽摆摆手:“抱歉王哥,我现在实在没心思考虑个人问题,劳您费心,谢谢了。”
不好意思,在你拒绝我之前,我已经拒绝你了!
陈泽暗暗嘀咕了一句。
玩笑归玩笑,他现在确实没有心思考虑男女问题。
一个人的粮食都没屯够,哪有心思追女人。
浪费钱也就算了,关键是浪费时间!
偏偏陈泽现在最缺的就是时间!
“好吧,既然你都这么说了,那当我没说。”
王哥见两人都没意向,也就不提了。
丁秋楠听到陈泽的话,心头也是微微一愣。
感觉有些意外。
她还以为陈泽会顺杆往上爬。
没想到,对方对自己居然不感冒。
这倒是跟她周围那些腆着脸,套近乎的男人,截然不同。
于是,偷偷打量了一眼陈泽。
发现对方剑眉星目,体格强壮,人虽然有些黑,但透出无比健康的阳刚之气。
居然是个难得一见的帅哥!
人生头一次被人冷落。
丁秋楠心里也怪怪的。
“老王,我把三爷四爷喊来了!”
冯姐这时折返回来。
身后跟着两位白发苍苍的大爷。
年纪都不小了。
至少六十多。
这年代,六十多,已经算长寿。
几人互相介绍一番后。
便坐了下来。
陈泽直奔主题:“王哥,三爷四爷,情况我刚才也说了,不出意外,接下来几年会进入一个干旱的气候区间。我希望咱们村的人,能趁干旱来临前,尽快屯粮食,越多越好。
根据我的观察,咱们顶多还有半年的准备时间!
时间实在不多了!!”
陈泽此话一出,众人无不耸然动容。
就连丁秋楠都吓了一跳。
她在炼钢厂,每天都看报纸,知道周边有几个省,的确闹了旱灾。
致使不少人外逃他乡,成了流民。
但是,陈泽居然敢断言,半年后有大旱!
这消息实在太突然。
让人一时间接受不了。
“半年?陈老师,这点时间,咱们种什么粮食也没用啊!”王哥着急道。
“是啊是啊。”三爷四爷附和:“陈老师,您有啥法子不?”
“我既然把几位叫过来,自然是有法子。
大家也知道,我这段时间一直呆在山上没下来。
不是我在干别的。
而是我在攻克几项农业技术。
皇天不负有心人。
总算被我研究成功了!
王哥,三爷四爷,你们都是种粮的老师傅了。
见过一个月一熟的小麦不?”
“一个月一熟?!”
“嘶!”众人倒吸一口凉气,瞪大双眼。
“亩产多少?”
“呃,亩产不太高……”
“一百斤?”
“王哥,亩产一百斤我还培育啥啊,亩产六百斤,比正常少一点。”陈泽失笑。
众人再吸一口气。
亩产六百斤,还叫不够高啊!
这不是正常亩产吗?!
“你们别太激动,本来我打算把技术先交给所里,让所里安排。不过既然出了昨晚那档子事,我也不能看着大家有难不帮。
总而言之,接下来几年,粮食是最重要的!
钱倒是其次的。
种子我回头会给到大家。
不过化肥有点麻烦。
需要我调配的特制化肥……”
陈泽故意留了一手。
固然,他可以免费提供给山下村化肥。
但为了避免把山下村养成一帮巨婴。
这化肥不能白给,得有讲究。
王哥道:“陈老师,这化肥咱们跟你买!决不让你吃亏!”
“对啊,你给了咱们种子,再给我们化肥也不合适,毕竟这么多人家呢。”
陈泽道:“买就算了,我的目的也不是为了钱。这样吧,到时候每亩地的产量,刨去公粮,我抽20%。
比如一亩地产量六百斤,交掉公粮,还能剩三百六十斤,我抽七十斤粮食,就当是化肥了。
你们看怎么样?”
“行啊!这肯定行啊,您既给种子又给化肥,完了,咱们顶多出点苦力,就能白拿好几百斤粮食。陈老师,你可真是活菩萨!”
“是啊,陈老师真是活菩萨!”冯大姐快激动哭了。
陈泽笑着摆摆手:“不至于不至于,都乡里乡亲的,我没多大的本事,能帮一个是一个。”
说完,陈泽问道:“王哥,咱们村目前有多少亩麦田?”
“里里外外加起来,三十亩。”
“不够,这点地肯定不够!我看村外头,还有一大块地,那些地挺好的,不让种吗?”
“你说村口外那片地啊,种倒是能种。之前乡里的干部也来说过,可以让我们按村集体为单位,进行种植,不过呢,除了40%的公粮以外,额外乡里还得收20%的集体粮,这么一盘算,就剩下40%的粮食,也不划算。
陈老师,您知道咱们农民的情况,手里的种子就那么一点。
种自己的地将将够。
再去买种子,种那片地,就有点费力不讨好了。
您说是吧?”
陈泽点点头。
这年代,交公粮确实是压在农村老百姓头上的一座大山。
种的粮食,至少一半得交上去。
而且交上去的必须是最好的。
次的留给自己。
正是千千万万农民的无私付出。
才铸就了新国家的昌盛。
而某些城里人莫名其妙的优越感。
仔细想想,简直是不知廉耻。
他们的幸福生活,无非是建立在农村老百姓付出的基础上。
如果没有农民的稳定输出。
哪来的大城市繁华。
城里人又怎么能享受到,不用种粮,但每月仍能舒舒服服领到粮食的福利。
所以说,老农民,才是支撑起这个国家的根基!
从古至今,一直是!
无论哪个朝代。
都从未变过!
“没事,把那片地都利用起来,我看那片地的位置极好,光照也足,旁边就有条河,浇水也方便,不利用太可惜了。
种子我有,你们尽管去种”
陈泽此话一出,众人也激动了。
“好,都听你的陈老师!!!”
丁秋楠虽然站在一旁默不作声,但看到陈泽做事沉稳,果敢坚决之后,心里也不禁泛起一丝丝小涟漪。
不管怎么说。
眼前这个与自己年纪相仿的年轻人。
确实有过人之处。
有着一种独到的人格魅力。
“但咱们真要种那片地,还得先解决一个棘手的问题。”
陈泽这时突然皱眉道。
“什么问题?”
“还是流民的问题!”
飞卢小说网 b.faloo.com 欢迎广大书友光临阅读,优质火爆的连载小说尽在飞卢小说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