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鹿言情小说网

大明:刚状元,老朱说带我偷过牛 023:大明宝钞的弊端,携徐妙云逛街讲解!

春闱考试结束,等待发榜的日子有些无聊。

赵顺正思量着去哪里玩玩,打发无聊的时间,徐妙云的马车却停在赵顺家门口。

赵兰一看是徐姐姐前来,急忙将她热情迎进门,并叫来赵顺。

不久前,徐妙云换上布衣上街使用宝钞。

结果正如赵顺讲的那样,所有摊贩、小店看见他拿出宝钞,一个个都拒绝。

宁愿不做这单圣意,也不要宝钞。

想买东西,要么用铜钱,要么用金银。

若是宝钞,一概不收。

此时她才知道,赵顺并非危言耸听。

而朝廷还沉浸在宝钞的方便之中,完全不知道底层百姓根本不买账!

长此以往,将惹来天大麻烦。

“想不到你真有先见之明,我昨日去用宝钞,全都拒收。”

“然而朝廷蒙在鼓里,这可如何是好?”

徐妙云看见赵顺出来,急忙走上前讲述自己的遭遇。

内心对赵顺极具洞察力的眼光佩服不已,亲自测试一番,才知赵顺不是危言耸听。

“想不到你真去试了。”

“走,我带你上街逛逛,再教你如何破解麻烦。”

见美丽大方的徐妙云相信自己,赵顺微微一笑。

带着她上街。

赵顺不着急揭开谜团,带徐妙云走街串巷,体验风土人情。

“哇!你看这顶草帽真好看,上面还插着羽毛呢!”

来到街边一处小摊,徐妙云欣赏着一顶草帽。

此物做工精细,款式新颖,上面还插着两根不知名鸟类羽毛。

徐妙云看了看,直接买一顶。

如此一来,她头戴漂亮的帽子,蒙着白色面巾。

普通人更不知道她长什么样。

“喜欢就买!”

“给你钱!”

赵顺将一颗碎银递过去,示意摊主不用找了。

令对方不停感谢,笑得十分开心。

接下来,二人继续闲逛,心情愉悦。

“这块手绢好香啊,有兰花的香味。”

转过几条街,徐妙云看上一块手绢,赵顺毫不犹豫买下。

走在热闹的街上,两人时而在小摊喝一杯果茶,时而吃上一个水果。

徐妙云开心的像个小孩。

令聪慧无比的她,展现出天真的一面,非常可爱.

“没想到,隐瞒身份当一名普通人,居然会如此快乐。”

“想笑就笑,想看热闹就看热闹,无拘无束的感觉真好。”

“尤其隐瞒身份与你逛街,心中有不一样的感觉。”

“对了,你还没告诉我如破解宝钞难题呢。”

玩上一阵,徐妙云对着赵顺快乐道。

曾经她总是做为大家闺秀,被告知这里需要注意,那里需要留心。

如今没有那层身份,她自由的像一只快乐小鸟。

欢乐过后,徐妙云想起宝钞之事。

对此,赵顺笑而不语,带着她继续玩耍。

“哇!这里好多灯笼。”

逛来逛去,二人来到另一条街,此地主要出售文化类产品。

什么字谜灯笼、精美画作、有题字的屏风等等。

“我们来玩猜灯谜吧!”

看到这里有很多谜语,再联想到赵顺才高八斗,徐妙云决定猜灯谜。

想知道赵顺能不能猜中。

“哎呀,原来是一对小情人儿。欢迎来本店猜灯谜,猜中有奖励。”

“不论是猜动物还是猜地名,小店灯笼上应有尽有。”

店主看见一对情侣模样的青年到来,急忙笑脸相迎。

直接将赵顺与徐妙云,当作一对情侣璧人。

让徐妙云俏脸微红,不好意思接话。

赵顺点点头,在店里走来走去,开始猜谜语。

随便挑一个灯谜,赵顺站在旁边仔细思量。

“薄薄一张口,能啃硬骨头。”

“吃肉不喝汤,吃瓜不嚼豆!”

徐妙云走过来,直接将灯谜念了出来,随后也陷入沉思。

想猜出谜底究竟是什么。

“是菜刀!”

想了想,赵顺很快得出答案。

徐妙云则毫无头绪,见赵顺说出答案,转身看向旁边的老板。

“哎呀呀,这位公子真是才华横溢,心思敏捷啊。”

“谜底就是菜刀,恭喜你猜对了,获得本店奖品香囊一个!”

店老板没想到,赵顺只是片刻就得出谜底,脸上满是惊奇之色。

随后,将一个精美的香囊递给赵顺,这是他获得的奖品。

“碰巧猜中!”

“这个香囊送给你,你带着比较合适。”

接过香囊,赵顺转身送给徐妙云。

而徐妙云也不客气,将香囊直接挂在腰间。

一时间,淡淡清香传出,令二人精神一振。

更添几分快乐。

“你发现没有?今天一整天,我们买帽子、买手绢等东西,都是用银子结账。”

“摊贩、店主们都没拒绝,顺利完成交易。”

“若是用宝钞购买,肯定会碰壁!”

感觉玩够了,赵顺与徐妙云走在街上,开始讲出宝钞的实质。

徐妙云很有兴趣,开口发出疑惑。

“为什么会这样呢?”

“宝钞与铜钱、银子有何不同之处吗?都是钱呀!”

徐妙云依旧不明白,明明都是钱,为何大家收银子却不收宝钞?原因在哪里.

对此,赵顺耐心进行解答,娓娓道来。

“其实很简单,银子性质跟宝钞一样,如果它没有买东西的特殊属性,那它就是一块石头。”

“为什么人人都要银子,却不要宝钞呢?”

“那是因为它流通广、认可度高。最重要的是,因为银子无法轻易获得,所以还具备保值和增值的效果。”

“就拿吃饭举例,前天吃一个馒头需要一张宝钞,但昨天却需要两张,今天却需要三张。”

“但你用银子付款,发现价格还是没有变。”

“用宝钞付款,却发现馒头不断涨价,自己通过劳动得到的宝钞,不断缩水贬值!”

“需要付出更多资源或者劳动力,才能跟上宝钞不断缩水的价值——”

赵顺长话短说,将宝钞与银子之间的区别讲了一下。

在他看来,这其实是很简单的问题。

许多人辛辛苦苦种一年地,结果朝廷只是印几张纸,便收割了你一年劳动成果。

这也就罢了!

最关键的是,大明宝钞兑换铜钱和银子的比率,在不断狂跌。

最后干脆不能兑换银子、黄金了!

两者之间不能互相兑换,等于宣布了宝钞死刑!

随着朝廷滥发、超发大明宝钞,造成物价飞涨,造成大家不信任,宝钞渐渐失去交易属性。

毕竟谁也不想自己的劳动成果,被几张废纸给收割了!

所以,大家还是相信银子,喜欢用它交易。

换言之,宝钞已没有可信度,大明朝廷自己都不收,那民间谁会去要?



  飞卢小说网 b.faloo.com 欢迎广大书友光临阅读,优质火爆的连载小说尽在飞卢小说网!,
上一章  回目录  阅读下一章
(按左右键翻页)
大明:刚状元,老朱说带我偷过牛书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