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鹿言情小说网

从大明开始建立日不落帝国 第五章李善长

明初有一位怎么讲绕不开的文臣那就是李善长,早年间,李善长虽外表宽厚温和,内心却爱嫉妒,待人苛刻。哪怕是刘基、李饮冰、杨希圣这样的重臣,稍有不快也是破口便骂。

可洪武十三年,胡惟庸倒后,李善长一改往日的骄纵,收敛了不少,处处谨小慎微,与人为善,在御史台也提出了不少治国良言。

李善长今年六十八了,儿孙满堂,过去那争权夺利的心早就淡了,只想着平稳度日,过个安生的晚年。今儿突然接到诏令,让他到武英殿奏对,李善长心里打起了鼓。曾经跟着朱元璋一起打江山的他,自然知道朱元璋是个疑心甚重的人,这杀机动起来,往往就是一念之间的事。就在他迟疑之际,却突然有人在后面拍了他一把。受惊的李善长回头一看,原来是信国公汤和。

揉了揉心口,李善长无奈的指了指他:“我说信国公,人吓人,是会吓死人的。”

同时又不由好奇的问道

“你不是在蜀中带兵么,怎么突然回京了?”

“我还想问你呢,朝中出了什么大事,以至于陛下手敕我半个月内,必须返京。”

出什么大事?李善长沉吟了一番,除了皇长孙的病闹了个乌龙,其他也没听说什么事啊!

“行了行了,别猜了!赶紧的,皇上还在武英殿等着呢,到了就知道了。”

武英殿,李善长、汤和进来的时,就看到朱元璋坐在御桌旁批一堆奏折见他们进来,也很随意的摆了摆手,示意二臣免礼、上前。

“有些人啊,误解朕“以勐为政”的意思,以为朕嗜杀。可法度再苛再严,也不杀守法之人,况且,朕又不是混世魔王转世,天生就愿意杀人。朕就是这么杀,还杀不退那些贪官污吏呢!”

谈到律法,朱元章还赞扬李善长、刘伯温,这《大明律》是他们俩带头编撰的。这部律典好啊,替大明朝杀了多少贪官污吏。

李善长微微笑道:“好汉不提当年勇,臣老了喽,不中用了!”

“哎,话不能这么说!前儿你不是还在府中,给他们讲了讲了王翦、萧何的故事么?”

话间,朱元章微笑中仿佛藏了一把刀,噼里啪啦的扔了一堆本章到李善长脚下。这些奏本,都是参功臣趁着大灾之年,低价在凤阳收敛百姓田土之事,涉及延安候-唐胜宗,吉安候-陆仲亨,荥阳候-郑遇春,平凉候-费聚、南雄候-赵庸、宜春候-黄彬、河南候-陆聚。

这七个人都是开国勋贵,平时与李善长素有往来,交情颇厚。三法司在查他们,当然坐不住了,所以自然要找本朝的萧何讨个主意,李善长也真是为他们着想,让他们自己把窗户捅破,自己上表承认了,低价收购,趁人之危的事,以自污的形式,乞骸骨归乡。

“陛下,陛下,老臣,老臣可是一番好心啊,绝对没有半分悖逆之想,老臣就是想着,那些老兄弟与陛下君臣际遇几十年,想着让他们,让他们能衣锦还乡,安度晚年。”

这一番话直接让李善长吓的下跪,“有你这么一位足智多谋的大才。啊,他们都学会王翦、萧何那套了,李爱卿,朕的韩国公啊!你说,朕是该歇歇手,还是该杀下去呢?”

李善长所打出的感情牌,在朱元璋这根本就过不了关。

如果他们只是想保全富贵、性命,朱元章也乐得当个“聋哑”。可就怕他们心里想的,与嘴上说的不一样。

“与你们,朕可以说心里话,朕不是不能容人,也不是舍得那点田土,官爵,朕连铁券都赐了,还差这点么?”

“可杨宪、胡惟庸之流,包藏祸心,常有谋朝篡位之心,朕如何能容,朕也是不得已而为之!”

“臣叩谢殿下隆恩!”李善长激动的眼眶都发红,开国之后,他一直夹杂皇帝与淮西勋贵之间,左右为难,辗转反侧,夜不能寐,生怕皇帝将这一众老兄弟赶尽杀绝。

“鼎巨坐下吧,来来来,尝尝这冰鉴里的瓜果和梅子酒,保证让你们暑气全消。”

皇帝不说,李善长二人还真没注意到这东西,摸起来冰冰凉凉的不说,而且里面的瓜果和酒,都冰的扎手。

二臣刚经历一场“惊吓”,正好用些冰的压压惊,所以拱手谢过皇帝后,也一人拿了一壶梅子酒。

“陛下,这可是好东西啊!夏天有这么个东西,倒是不必担心中暑了。”

汤和对这冰镇的梅子酒,可是喜欢的紧,一壶酒咕冬咕冬几口就喝光了,舒服的喘了几口气,整个人都精神了。于是,又拿了一壶,小口的抿了起来,惬意的不得了。

“是啊,好东西!啊,好东西人人都喜欢。”

“春和殿,皇后的寝宫,现在都有这种冰鉴。”

朱元章找他俩来,就是要说这种新式冰鉴的始作俑者皇长孙-虞王-朱雄英。

三个月前,完成对赌协议的朱雄英不用再去文华殿,可是解放天性了,换着法子在宫里折腾,连太子都管不了他,整个就是一个小魔头,完全不像提出标点符号法的儒家大贤。

不过,朱元璋还是打算给朱雄英找一个老师叫他他应该学的东西,对此朱雄英没有任何意见只要不让他跟那些熊孩子一块儿就可以(朱雄英:我那时没有吗?我那是不敢有)

朱元章将满朝文武统统扒拉了一遍,思虑再三,权衡利弊之后,唯有李善长合适,又能教好朱雄英。

况且,李善长此人,通政略,晓军机,开国以后制定官制、律法,在朝中、勋贵之间,都有很高的威望。朱雄英有一个这样老谋深算的老师,对他这个没娘的孩子,绝对是百利而无一害。

哦,李善长和汤和算是明白了,皇帝怎么突然转性了,开了这么大的恩典,敢情是为了自己的孙儿。

不过也不奇怪,要不是太医们闹了个乌龙,再有一年半,朱雄英也该被册立为皇太孙了。现在,封这个虞王,也是为了维护天家的颜面。

既然,要定太孙,那就要着手按照储君的标准培养,所以皇帝才选定了李善长。

如此来说,李善长也好,陆仲亨等七位勋贵也罢,都是沾了虞王的福分欠了朱雄英一份的人情啊!最难还的便是人情债,这也算是朱元璋在为朱雄英铺路。



  飞卢小说网 b.faloo.com 欢迎广大书友光临阅读,优质火爆的连载小说尽在飞卢小说网!,
上一章  回目录  阅读下一章
(按左右键翻页)
从大明开始建立日不落帝国书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