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鹿言情小说网

大明:举报家父胡惟庸,老朱惊了 第49章 群臣质疑,稳如老狗

漫长的沉默过后,是一声嘲弄打破了寂静。

胡惟庸噗嗤一声笑了出来。

“你这混球,还真是张口就来。”

“刚刚还说自己手里有那什么水泥,能够修筑堤坝,如今又说什么亩产三十石的土豆……”

“不论是治理黄河还是产粮食,都是需要时间的。”

说到这里,他语气骤然凌厉起来:

“无凭无据,没人知道这两样东西是不是真那么有用,莫非你就仗着这里头的时间差,欺君罔上么?!”

“且不说土豆产量是真是假。”

“就单说那水泥,恐怕就是你在信口开河!”

他如今还当自己是胡云西亲爹,教训起来的口气,也是老子教训儿子的那种。

但显然胡惟庸还没有转换好身份——

这儿子早就不认他了。

“麻烦左相嘴巴放尊重点,虽然你官位高,但是说不准什么时候这乌纱帽就丢了。”

胡云西瞥了他一眼,冷笑道:

“怎么,现在用水泥来质疑我,是觉得我没法当场证明给你们看是吗?”

“没关系。”

“左相啊,你见识短也不是你的错,年纪大了容易变蠢,我原谅你。”

“我这人宽宏大量很心善的。你可以把脸伸到我手边来,那我也可以顺着抽你两巴掌!”

说着,胡云西的目光落到了仍旧站着的朱元璋脸上。

很显然,朱元璋现在根本就不在意其他事情。

他最在乎的,就是手里那颗黑不溜秋还带着泥巴的土豆!

被亲儿子骂了一顿,胡惟庸脸色极其难看。

那口气忍了很久才终于竭力憋了回去。

他冷声冲朱元璋拱手道:

“陛下,既然他如此自信,那么臣能否亲眼见识见识那所谓的水泥?”

“他若能当场证明,那么方才提出所谓治理黄河的方案,臣便心服口服。”

“可如若不能,这治理黄河的官员们究竟有没有贪墨,还是两说吧!”

曲线救国啊……

以为自己无法当场证明,这就方便他为那些贪污的官员们找借口、拖延时间了?

胡云西心里暗自冷笑。

花招还挺多!

一时间。

回过味儿来的胡党们纷纷附和。

“是啊陛下,土豆没法立即印证,可这水泥总行吧?”

“还请胡指挥使示范一二。”

“对对对,这样的好东西,快让我等开开眼界!”

就连方才被怼得说不出来话的翰林院清贵们,这下也明白了胡惟庸的意思。

一点泥土,便能起到方才胡云西说得那些作用?

怕不是跟土豆一样,夸大其词罢了!

于是在胡党之后,朝中翰林院、国子监出身的文臣,以及翰林院那帮学士本身,也都尽皆拱手请求。

朱元璋原本欢欣的脸色逐渐阴沉下来。

他当然知道这帮人在想什么。

能够得到土豆、水泥这种拯救天下百姓的好东西,本就是国祚兴盛之兆,放在平日里,恐怕这文武百官们恭贺拍马屁还来不及……

如今,却恨不得这两样都是假的。

只为了一己私利!

他抬起手,狠狠拍向桌案!

“肃静!”

“这是朝堂,尔等如此喧哗成何体统?!”

朱元璋发了真火,刚刚还在努力拱火的一帮人登时不敢再继续开腔。

半晌。

终于压抑住怒气的朱元璋看向胡云西。

“胡云西,你可要当朝证明此事?”

“咱告诉你,你有拒绝的权力,这本就不是你份内职责,你只是提了建议而已。”

“若有什么困难,大可直言!”

被百官们围攻的胡云西却并没有乱了阵脚。

他没有退缩的意思,气定神闲,稳如老狗。

“陛下,若方便的话,请您找宫人在附近尽快搭建一个简单的灶台。”

“再拿点清水,和一副碗筷来。”

“臣现在就能让诸位大人们亲眼见见水泥是如何制成的!”

半个时辰后。

奉天殿外,已经站满了人。

他们个个都是朝廷大员,放在应天府里也是能跺脚让地抖三抖的人物。

如今,却都围着一个炉子转悠着。

由于是在奉天殿外,临时搭个灶台难度还是比较大,所以只能找了个炭盆过来,将就用着。

胡云西拿了个碗把那一点点水泥给调制好了之后,也没倒进什么模具,干脆就直接放在了瓷碗里。

水泥的固化时间视厚度、大小而定,像这么一小碗的,一个小时就差不多能固化了。

至于阴干……

为了能够快速凸显效果,胡云西直接把碗放在了炭盆边上,升起火来半烘烤。

变不变形、裂不裂开,这些都已经打过了预防针,主要还是看效果。

半晌。

“差不多了。”

胡云西把碗拿起来,看了看里头的水泥,感觉应该干了。

而后。

砰的一声!

他将那只碗直接摔到了地上!

边上三人都围了过去。

瓷碗碎裂,露出了里头的水泥。

朱元璋站在人群最前端,见状直接走了过去,很稀奇地将水泥块给捡了起来。

他如今也没个皇帝样,左看看右看看,拿着就不撒手。

胡云西笑道:

“陛下不必如此小心,这水泥块最大的优点便是坚固,否则也无法承受黄河决堤那般冲撞。”

“您要是想试试,可以直接劈砍。”

“砍不坏的。”

闻言,朱元璋也没跟他客气。

反手抽出了胡云西腰间佩戴的那把绣春刀。

奋力朝那块水泥劈了过去!

果然。

正如胡云西所言。

刀劈在上头,就跟劈在青石板上一个效果。

火星子都冒出来了!

朱元璋笑得见牙不见眼:

“好,好好好!”

“有此水泥,这黄河决堤一事,便再不用发愁了!”

此话一出,也就相当于为胡云西和水泥亲自背了书。

连皇帝都承认水泥坚固、能当大任。

还有谁敢头铁,跳出来质疑?

文武百官们亲眼见证了这一幕,面面相觑,都有些难以置信。

这个打脸……

未免来得有些太过迅雷不及掩耳之势了吧?!



  飞卢小说网 b.faloo.com 欢迎广大书友光临阅读,优质火爆的连载小说尽在飞卢小说网!,
上一章  回目录  阅读下一章
(按左右键翻页)
大明:举报家父胡惟庸,老朱惊了书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