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是我们自己的美食好吃啊。”
大金吃着红油飘香的水煮鱼,忍不住感慨。
“说实话,我从村里进城来这么多年,每逢和人打交道,就得上西餐厅吃。”
“不知道有钱人的脑子怎么想的,非得追求那些种类少又吃不饱的东西,把它们当个稀罕物。”
大林扯扯嘴皮,尴尬又不失礼貌地说道:“你这是连自己都骂啊。”
大金摇了摇头,顺手擦去了嘴角的油:
“还不是为了装逼?不装得上档次点,这生意怎么谈?难不成你和人谈生意下面馆去?”
“好多事情都是在饭桌上谈的。环境差了,人自然就没有谈事的心情。”
小花弱弱地开口,说着自己的想法:
“我觉得,这里也不差啊,大金叔,您看这儿多漂亮。”
大金下意识地转头看了看身后的环境。
八仙宴是罕见的三层酒楼,仿古建筑,装潢自然是不错的,让人看着舒心。
“也不知道这里的老板咋想的,八大菜系虽然齐全,但每样也不过两三种而已,顾客吃得多了自然就腻了。”
“听说掌勺的是一个老师傅,早些年到处拜师才有了好手艺,现在老了,手速跟不上了,请了好多学徒给他打下手。”
“诶,你不提醒我还差点没反应过来,今天这水煮鱼的味道不如从前了,没准就是他学徒试的菜端上来的。”
大林嚼着那鱼片,竟吐出鳞来,他不动声色地用纸巾压住。
然后装作没事人一样,一边给几个娃夹菜,一边调侃道:
“能吃就行,难道你还想再闹一场?”
大金摇了摇头,然后起身,准备自己去找老板。
来过几次八仙宴了,这事,他轻车熟路。
他轻轻拍了拍大林的板凳,示意他不必跟着,他解释道:
“不行,我好歹还算在这儿吃上几回的老顾客了,明明指定了让大师傅来做,端上来的菜货不对板算怎么回事。”
“欺诈可是不好的,这么多小朋友看着呢。这我可得好好说道说道。”
其实他也想去找八仙宴老板,谈谈买鱼的事。
毕竟刚和聚优谈崩,赶紧挽回点损失才是经商正道。
大林一语道破他的想法:“找老板谈合作就谈合作,拿小孩子说什么事,他们都替你这奸商害臊。”
“哥哥,大金叔是奸商,那你和他一起工作,你也是奸商吗?”小姑娘扑闪着大眼睛。
见这小子吃瘪,大金笑得灿烂:
“小花说得对!”
“有穆松这么大个娃在这里,要不,你跟我一起去找老板?”
大林点了点头:“花儿,你们先吃着,哥哥去去就回。”
他看向穆松,这个瘦高的眼神中还带着不同于刚才挺身而出的胆怯。
这小子的性格,还真是令人琢磨不定啊。
大林拍了拍穆松的肩膀,嘱咐道:
“穆松,小花就拜托你了。还有啥想吃的,直接点就是,和服务员说有人会回来买单。”
“嗯。”
八仙宴老板余常是个身着白色中式大褂,留着鬓边白胡须的上了年纪的人。
他一说话,仿佛自带笑。
慈眉善目,便是大林对他的第一印象。
难怪能把酒楼修得如此有内涵,想来这老板也是一个有品位的人。
余常听着大金嘴里说出的事,愣了一下,然后笑笑:
“金老弟,菜有问题,总不至于让你这个大忙人亲自来问我这个糟老头子的话吧。”
“你这次来,又有什么好事找我?”
他伸手示意两个客人先坐下,然后自己坐到了一个木椅上。
酒楼里的伙计给三人斟茶。
大金也笑:“还是瞒不过余老哥啊。我这次来,一是请人吃饭,二是……余老哥你猜,我把谁带来了?”
“哦?”余常打量起面前的年轻小子来,“这位是?”
“村里鱼塘就是他的,我只是参了一手,决定权在他这里。”
“你之前不是有意向收我们村的鱼吗?这下,你们可以当面谈谈?”
大金轻轻吹着茶盏,呷了一口,用余光试探着余常这边的动静。
“哈哈哈……老头我可是听说,聚优用低于我这里的价格收了你们的鱼。”
“怎么,小老板是回去清醒了觉得价格不合适,打起了老头我这小酒楼的主意?”
余常眼皮一抬,没有再和突然造访的两人周旋,坚决说道:
“回头草不是那么好吃的,收鱼可以,这个价,肯定不能按原来的算了。”
大金将茶盏放下,说道:
“诶老哥你可不能这么说,我们那鱼也不是没有销路,宁远镇、潜龙镇,都有人要我们的活鱼供应。就连冷链储存的鱼肉片,也是大把人要的。”
活了这么多年的余常可不吃他这一套:
“长途运输耗时耗钱,活物容易坏死在路上,损失可不小。”
“若不是这样,你们现在又怎么会在这儿。不就是采取近就原则吗?”
听着他们的谈话,大林闭上了眼,淡淡地说道:
“活物运输对我们来说并不是问题,而且,谁说鱼塘只能供应活鱼,加工之后储存时间能够更长。”
一听这小子的语气,大金顿时变得激动起来。
和这小子待了这么久,哪儿能不知道他这是有了自己的主意。
大金赶紧站了起来,不留一点退路:
“走吧,既然余老板有了其他选择,我们就先告辞了。”
余常心头一紧,忍不住开口拦住他们离开的步伐:
“诶,小老板,不知道你能否解答我这个老头子的疑惑,这鲑鱼,除了运到店里卖,还能怎么加工?”
他之前虚张声势也只是闹着玩玩,试图压价。
可没想到,话还没聊上几句,这小伙子转身就走。
这可不行!
店里缺鲑鱼食材,从别的地儿拉来可不划算。
近日好不容易从大金这儿得知的芍药村鱼塘里的鱼。
品质好个头大,运过来的一箱样鱼,还个顶个的新鲜少有腐烂。
所以他之前才会用那样的价格,试图从大金手里收购,谈长期合作。
后来被聚优截胡,他哪儿咽得下这口气。
“做鱼罐头啊,延长保质期。”
这个念头也是前一刻才浮现在大林脑海中的。
养殖产业终究无法彻底摆脱“靠天吃饭”这四个字。
天气原因也会影响长途运输及损耗成本。
作为文科生的他,是早被灌输了“延长产业链,增加产品附加值”才能发展农业致富的思想。
开加工工厂,便是他的鱼塘和入股的农作物产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环节。
飞卢小说网 b.faloo.com 欢迎广大书友光临阅读,优质火爆的连载小说尽在飞卢小说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