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鹿言情小说网

明末之帝国崛起 第3章 血腥屠戮

说起来,王中正的家庭可不一般,父母都是警官,父亲更是穿白衬衫的高级警官,三级警监。

从五岁开始,王中正就喜欢和父亲一起去特警的靶场射击。

由于他年纪小,父亲就让他用手枪射击,说是警察的崽子要是连枪都不会用,岂不是让人笑话。

那时,老爹让他选择,王中正一眼就选中了59式。说起来,这可是一款好枪。

当年,苏联著名枪械设计师马卡洛夫设计的马卡洛夫式九毫米校官自卫手枪十分优秀,可以说是最好的自卫型手枪之一。此等名枪享誉世界之时,中国看到了也觉得不错,于是着手对这种手枪进行仿制,供给指挥员和公安人员自卫使用,因为是在1959年初仿制,所以又叫五九式手枪。

五九式手枪使用自由后坐式射击原理,射击时火药燃气推动手枪套筒后坐,完成抛壳和复进动作,此结构不但结构简单,还有利于充分利用火药燃力,有效提高精确度和杀伤力。

此枪结构简单易于拆卸保养,后坐力小安全性高。短小精悍,让不少民间人士爱不释手,因为枪柄护木是红褐色的塑料结构,上面有五角星的浮雕,所以又有着“红星手枪”之名。

或许是王中正和59式有缘,经过父亲的说明和教导后,王中正第一次拿枪就打出了8环的成绩,这让老爹和特警们啧啧称奇。

一个弹夹打完,王中正的平均水平就到了9环。再次一个弹夹打完,王中正的平均水平就到了9.5环,这让老爹在同事面前大大长了脸。

后来,王中正经常跟着老爹去靶场练枪,59式手枪的命中率不断提高。当然,王中正也不是只会使用59式手枪,92式、77式、64式、54式手枪王中正也经常使用,平均水平也能在9环上下。

还有一件事让王中正很是自豪,大学军训时他笑着给教官们开了眼,他拒绝使用步枪射击,而是要求使用59式手枪,并且和教官连的连长比枪法。

连长只是以为这小子耍帅,没有当回事,结果,这一比枪法,让王中正一战成名。

当时,王中正拿起59式手枪抬手就射,而且枪枪10环。连长的成绩是5个九环,4个八环和一个7环。

输了的教官并没有生气,反而极力忽悠王中正去当兵,王中正则是嘿嘿笑着,好好好,就是不接茬。

他练枪纯粹是兴趣,当兵那还是算了,小爷受不了那拘束。

所以,对于帝国时代系统新手礼包赠送的这把无限子弹59式手枪,王中正是爱不释手。

这时,看着那些瑟瑟发抖的官兵和王府护卫,王中正的小脸一沉,喝道:“不见棺材不落泪,不见黄河不死心啊,你们要是不跪下投降,小爷不介意大开杀戒。”

结果,王府护卫们炸营了,十几个护卫跪在地上把武器仍在一边投降了,另外的十几个护卫则是吼叫着张弓准备射箭。

王中正看着这些不知死活的家伙们,内心一点怜悯都没有,举起手枪,不停射击。

作为一名神枪手,王中正例无虚发,这些人对于他来说和靶子没什么区别。

这四十步的距离,对方的弓箭肯定没有他的子弹快

砰砰砰,砰砰砰,砰砰砰,砰砰砰,砰砰砰,砰砰砰,砰砰砰。这些倒霉蛋一个没有活下来,全部被王中正爆头干掉,干脆利落。

兖州知府邓藩锡和一众官兵都看傻眼了,火铳还能连发,这是什么鬼。

其实这个时代已经有火器了,分别是火铳和火炮。

说道这里,就得说说火铳的起源和发展了。

早在宋朝时期,中国人就发明了使用火药的火铳,这种火铳大多数都是由铜和铁铸成身,细长里面装有火药和弹丸尾部是由木柄来制造,可以说从某种意义上,火铳就是现在步枪的鼻祖火药,很快就被阿拉伯人传播到了欧洲地区,在热兵器的发展初期,东西文明相互影响,相互借鉴。

到了15世纪中期,欧洲人发明了用火绳来激发的火绳枪,它的基本结构和外形非常和现代的步枪相似,最大的特点就是用火绳作为火源,这种点火绳是一根用盐类溶液浸泡过的麻绳,燃烧速度十分的缓慢,士兵在射击时可以单手或者双手持枪,同时枪身上面还安装有准星合照门,方便射手瞄准使用。

这种火绳枪相比于火铳来说,即便是普通的农民,在经过简单的训练之后,也能够操作这种武器,这要比军队中训练一名弓箭手快捷很多,从16世纪开始,欧洲大量装备这种武器到军队中,欧洲的军事家们也根据火绳枪的特点,研制出一系列的战场战术,最经典的就是步兵方阵,将火绳枪的优点发挥的淋漓尽致。

在明末,明朝官军使用的鸟铳,实际上就是火绳枪。

鸟铳是欧洲发明的,这一点毋容置疑。但关于鸟铳是如何传入中国的,说法历来不一,有中国自创说,还有欧洲传入说,更有日本传入说。但可以肯定的是,鸟铳不是日本传入的。

这种火绳枪有个最大的弊端,雨天无法使用。

当然,也不可能连发。

杀红了眼的王中正调转枪口,对准了官兵们。

看着这犹如恶魔一般的反贼,官兵们受不了了,十几个官兵想要从身后取出弓箭射击自己。

这一次,王中正更加淡定,因为,他们来不及了。

虽然59式手枪的有效射程是50米,可是对于王中正这种神枪手来说,百米内他能做到枪枪爆头。

砰砰砰,砰砰砰砰砰砰砰砰砰砰砰砰砰砰砰砰砰砰,这些倒霉蛋一个没有活下来,全部被王中正爆头干掉,干脆利落。

一众官兵这次怕了,纷纷跪倒在地,武器仍在了一边。他们也是人,也怕死。

场上只有兖州知府邓藩锡还站立在原地,他怒斥道:“反贼,你射杀鲁王和官军护卫,罪不可赦。”



  飞卢小说网 b.faloo.com 欢迎广大书友光临阅读,优质火爆的连载小说尽在飞卢小说网!,
上一章  回目录  阅读下一章
(按左右键翻页)
明末之帝国崛起书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