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濂字景濂,自幼多病,且家境贫寒,但他为人聪明、记忆力强,幼年时也被号称神童。
曾受业于闻人梦吉、吴莱、柳贯、黄溍等名仕,精通《五经》被朱元璋以‘五经’师聘之,专门为太子朱标讲经。
宋濂曾言:“自少至老,未尝一日去书卷,于学无所不通。”意思是,他这辈子从幼年至老年,没有一日丢下书,所学的东西没有没研通的。
可见,宋濂对自己的学识是有多么的自信。
大明立国,朝廷礼乐制度多为宋濂所制定,朱元璋称他为开国文臣之首,刘基赞许他当今文章第一,四方学者称他为太史公。
要说学问,宋濂绝对堪称大明第一人。
只是如今这位大明文界第一人的心情却是糟糕透顶。
研学一生的宋濂,自少年成名之后就无不活在他人的仰羡和敬重中。
就算是如今的大明皇帝,也是对他礼让有佳。
被人尊崇了一辈子的宋濂,做梦都没想到,老了老了居然会遇到今日如此有辱斯文之事。
而这一切的始作俑者,却是一个九岁顽童。
宋濂是又羞又恼,却又没法发作。
谁叫这九岁顽童,乃是当今皇帝的儿子呢。
羞恼成怒的宋濂只能以请辞的方式来表达自己心中的不满。
不过在皇帝和太子的诚恳致歉下,满腔怒火的宋濂也渐渐冷静了下来。
身为大明文界第一人,宋濂以继承儒家封建道统为己任。
想要成为董仲舒,朱熹这般的人,自然离不开天家的支持。
因为一个九岁顽童而疏远天家那绝对是不智之举。
所以,在皇帝和太子的规劝下,宋濂也就顺水推舟的下了台阶。
再加身为大儒,最起码的气量还是有的,恼归恼,他却还不至于记恨一个九岁孩童。
现在又看到被打的只能趴在床榻上的九岁朱橚,宋濂内心的火气也算是正真消了下去。
虽然不知道皇帝叫他来做什么,宋濂还是恭敬行礼:“老臣见过陛下,见过贵妃娘娘,见过吴王殿下!”
朱元璋见到宋濂宽厚一笑:“宋夫子无须多礼,今日害得宋夫子受到如此羞辱,本就是咱的错,是咱平日管教无方,才导致这兔崽子如此无法无天。”
“夫子放心,咱已经狠狠的收拾这小崽子一顿,保管这小崽子日后不敢再犯。”
宋濂微微颔首:“子不教父之过,教不严师之惰,吴王殿下如此顽劣,老臣身为殿下的教习,老臣也是有一定过错的,请陛下放心,日后老臣一定会好好教导吴王殿下,让殿下懂得什么是尊师重道。”
朱元璋连连点头,笑着道:“教导咱的这些儿子们,让宋夫子费心了,只是这个兔崽子很不服气宋夫子的学文,还夸下海口说,论背书他敢称第二,天下没人敢称第一。”
“夫子,咱喊你来就是想要让这兔崽子知道知道,什么叫天外有天,人外有人,否则这小崽子根本不知道天高地厚。”
宋濂一愣,疑惑的看向朱元璋:“所以,陛下喊老臣来此的目的是……”
朱元璋呵呵笑道:“这小崽子扬言要和宋夫子比比背书,所以咱喊夫子来给这孩子一个教训。”
宋濂脸色一黑,让他一个堂堂大儒和一个九岁孩子比背书?
皇帝这是在羞辱他吗?
赢了,人家说他堂堂大儒欺负一个九岁顽童,输了,嗯,这个肯定不可能。
反正这种事很不光彩。
“陛下,这不合适,老臣认为没这个必要。”
宋濂本能的就要拒绝。
“可我觉得很有必要,宋夫子,你堂堂大儒不会怕我一个九岁孩童吧?”这时趴在床榻上的朱橚开口了。
宋濂眉头微皱的看向朱橚,说实话,对于这位吴王殿下,宋濂的印象很不好。
并非今日受到羞辱的原因,而是平日里这位吴王殿下就很顽劣,还经常说些离经叛道的言论。
之前宋濂因为这位吴王年纪小,所以一直都没怎么计较。
现在想想,宋濂觉得还是他不够严厉,要是自己能对这位吴王再严厉点,这位殿下怎敢做出今日羞辱自己的行径?
俗话说三岁看老,这位吴王才九岁就敢如此胆大包天,要是自己再不严加管教,将这位殿下引入征途,未来这位吴王岂不是会成为大明的一大祸害?
宋濂觉得自己必须要借着这次朱橚挑衅自己的机会,让这九岁顽童知道什么叫做师道尊严。
想到这,宋濂淡淡一笑:“吴王殿下莫要激老臣,既然殿下想比,那老臣就和殿下比比,不过,老臣是殿下的夫子,殿下以弟子的身份挑战老臣这个老师,输了老臣可是要责罚的,不知殿下可愿意接受?”
朱橚轻哼:“行啊,如果我输了,你想怎么责罚我受着就是,绝不皱眉,但是我要是赢了怎么说?”
宋濂自信一笑:“要是殿下赢了,从此老臣的课,殿下可以不上,殿下爱干什么就干什么,但是殿下要是输了,老臣要殿下默写《论语》学而篇千遍,并且日后老臣布置的作业,殿下要比其他皇子多抄十倍,不知道殿下意下如何?”
嘶~
朱橚暗中吸了口凉气。
这老匹夫好狠啊,这要是输了,日后只怕睡懒觉的时间都要被剥夺啊!
睡觉睡到自然醒,可是朱橚这辈子最大的爱好,这要是被剥夺了,朱橚觉得自己日后的生活肯定会暗淡无光。
一旁的朱元璋见朱橚迟迟没有答复,轻哼道:“怎么,这就胆怯了?刚才谁叫嚣着说比就比的?”
朱橚小脸一凝,狠狠的道:“比就比,谁怕谁。”他还就不信,凭借自己过目不忘的本事,还能输给宋濂!
朱元璋居然真敢比,脸上虽然没什么表情,眼里却很是欣慰。
他朱元璋的种,怎么能未战先怯?
老五这孩子,皮是皮了点,但是这份胆量和当担还是很不错的。
宋濂见状拱手对着朱元璋一礼淡淡一笑:
“那就请陛下和贵妃娘娘做个见证吧。”
朱元璋却摆手道:“不急,等咱先喊点人过来。”
“来人,去把皇后还有宫里的皇子皇女们都给咱喊来万安宫,这热闹光几个人看有啥味道,必须全家一起来观赏。”
朱橚一听这话就懵了,父皇这明显是准备把自己当典型来抓啊!
这要是输了,日后他岂不是要被社死?
飞卢小说网 b.faloo.com 欢迎广大书友光临阅读,优质火爆的连载小说尽在飞卢小说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