戏志才再看张桓的打扮。
一席白衣,腰间佩玉。
气质出众,遗世独立!
他虽还未完全明见张桓的本事。
但是也知道,气质骗不了人,再加上张桓的谋略。
戏志才就有充分的理由判断:
张桓此人,智谋极高,乃时下曹操麾下的首席谋佐不二人选。
戏志才回想起刚才自己的表现。
他的脸上浮现出一丝苦笑。
“这位仁兄高见在前!”
“志才佩服!”
至于他戏志才苦涩的原因。
则是,张桓美玉在前,他方才的回答即便再好,但在曹操眼里也算不上多惊艳了。
第一次惊喜,来得震惊。
第二次惊喜,就略显平淡了。
戏志才不是轻易气馁之人。
想到曹操还在等待他继续说下去,他立刻整理了一番内心。
准备继续开口讲述。
他不信,接下来的说辞,张桓此人还能比他有先见之明!
故此,戏志才看向曹操。
“方才,曹将军是否有言欲广发檄文,作为会盟的发起人,广邀天下诸侯会盟?”
对此,曹操点了点头。
这些话,他自然是说了的。
见曹操承认。
戏志才缓缓说道:
“曹将军可知齐桓公征鲁,三鼓而气竭乎?”
“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彼竭我盈,齐军虽强,故克之!”
戏志才掷地有声。
在场的诸将,不由得冒出一丝疑惑。
虽然戏志才说得很好,但这与曹操刚才问的问题也没有相关的啊。
注意到诸将的神色,戏志才面上微笑。
双眸中的光芒彻底绽放。
望着戏志才,张桓明白,真正的精彩马上要来了。
果不其然。
只听戏志才续而说道:
“以在下之见,如今的主公就如同征鲁失败的齐桓公。”
“曹将军刺杀董卓,名传天下!”
“是为一鼓!”
“曹将军发檄文,罗列董卓罪状!”
“是为二鼓!”
“两鼓之力,已让曹将军声名达到了顶端。”
“而曹将军竟还想做这会盟的发起人...”
“曹将军岂可闻过犹不及的道理?!”
“以志才之浅见...”
“这天下诸侯现在谁都可以成为会盟的发起人!”
“唯独曹将军不可!”
戏志才收声。
静静等待曹操的追问。
他相信曹操已经折服在他这番言论之下。
“那先生认为袁绍袁本初可不可作为会盟的发起人啊?”
曹操问到。
这时在场的诸将听闻。
暗暗想到,主公不厚道啊,拿答案堵人。
“袁绍?袁家四世三公,背景名望极大。”
“那自然是合适的。”
“即使曹将军不说,在下也会向您建议由他作为会盟的发起人。”
戏志才还处于“秀操作”的时刻。
听见曹操的话,直接便回答了。
没多做任何思量。
然而,回过神来的戏志才。
顷刻间便意识到不对劲了。
接着,他就见曹操神情见漏出“果然如此”的表情。
而再环顾四周,诸位将士也是憋着笑。
戏志才也是明白过来。
陡然转身。
死死的凝望着张桓。
“是你。”
“方才在下所言,你亦对曹将军先一步说过!”
戏志才长长一声叹息。
“若我所料不错,无论是会盟地点,还是会盟发起人,都应当是你先言。”
说完这话。
戏志才如同泄气的皮球。
虽还是平静沉稳,却没有那么意气风发了。
想他戏志才身怀治世之能投曹操而来。
不曾想。
出师未捷。
若不是不想此时失了风度。
戏志才想掩面而走,速速离开这令他“伤心”之地。
张桓也静静看着戏志才,“看来,英雄所见略同。”
“志才与我想到一块去了。”
“且子季想纠正志才兄一点。”
“若董卓八千骑兵奔袭至这陈留城,威胁住主公。”
“应当是不太可能成功的。”
“因为!”
张桓几乎是用自负的语气说道:
“子季,可布下奇门阵法。”
“引百来甲兵。”
“即可为主公,尽吞敌军。”
戏志才:“......”
满堂将领:“!!!”
此子方才所言,非人哉!
虾仁还要猪心啊!
一时间,诸将看向戏志才的眼神充满了同情。
戏志才已经足够优秀了。
奈何,他遇见的是鬼谷传人——张桓!
鬼谷一派传说纷多,其能大也。
戏志才望着三番两次“料有先机”,且自负尽破敌军的张桓。
他只感觉作为谋佐的骄傲自信在缓缓消失。
有时,最能打击人的。
不是在他低谷时,落井下石。
而是在他风头无二时,给他当头一棒!。
无疑,眼下的戏志才现在就处于这样一种状态。
哪怕他有着未来能成为汉末顶尖谋佐的潜力和自信。
但现在的他,终究是初出茅庐!
飞卢小说网 b.faloo.com 欢迎广大书友光临阅读,优质火爆的连载小说尽在飞卢小说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