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鹿言情小说网

华资帝国:从港岛50年代崛起 第001章:富婆香

蔚蓝的天空,湛蓝的大海。

海天相接的地方,落日的余晖把一排排风帆渔船镀上了斑斓的光影,尤为美丽。

如果不是所处的时代背景,太过糟糕。

赵延年对于自己穿越后,所生活的筲箕湾避风塘渔村,还是挺满意的。

在前世,筲箕湾是一个已经消失的港湾,八十年代初就被填海工程填内了。

然而,搁1949年,这就是一个落魄的小渔村。

穿越港岛,成为筲箕湾避风塘渔村的疍家渔民小子。

这还是不是最惨的。

最惨的是,他跟随父母出海捕鱼,遭遇台风,少年被折断的桅杆砸到脑袋,坠落海面,父亲为了救他坠海遇难。

而他侥幸活下来,也因为受伤,光是治疗费用花光了家里仅有积蓄。

造成一个最为直接的后果,就是交不起月供,船东要收船。

阿娘被逼无奈,只好选择交船上岸,另谋生路。

“小年,别看了,姐夫来了,咱们要搬东西上岸了。”

直到姐夫梁海潮,朝着他招手,赵延年才回过神来,拎着包袋,从渔船跳上岸边。

说是,搬东西,其实没啥东西。

疍家人被称为水上人家,以船为家,以水为生,然而,前几天的台风,几乎把渔船的家当差不多掀飞到海里,再加上,一些捕鱼工具,也已经送给相邻的渔民。

剩下的东西的已经不多了。

更不要说,阿娘跟两个妹妹已经提前搬到姐夫家中,他的作用更多是留守渔船,跟船东做最后的手续交接。

这个年代,渔民的日子过得极为艰难,根本买不起渔船,想要买渔船,就要借贵利。

这些船老板,靠着租船和放高利贷,垄断了整个渔业,多年来一直剥削渔民。

尤其是儿女长大后继续从事捕渔生涯,而又不够钱建船,便会再向东家借贷。

债款就跟雪球一样,越滚越大,甚至要几代偿债。

所以,大部分港岛的渔民,世代都给船东打工。

如果遇到海难,家破人亡不说,侥幸把船开回来,只要月供还不起,还是要收船。

就算船没了,还要还贷。

这玩意,就是无底洞。

但是底层的渔民,根本就没法选择。

麻痹,两世为人,债务如影相随。

赵延年也满是无奈。

要知道,他是创业被人做局,欠债破产,跑路港岛,却碰到渔船相撞坠海,才穿越的。

看着他情绪低落,姐夫梁海潮接过他的包裹背在身上,然后安慰道,“小年,手续办理好了,先交船,月供还要交,利息也还要算。”

“船都被收回了,还要算利息?”

姐夫叹了一口气,“没有办法,大家都一样,李大脑袋见到阿爹遇难,几个舅舅又音信全无,觉得咱们家好欺负,才算利息的。”

这尼玛,真离谱。

这就类似于房子被银行收回了,还要继续还贷。

很荒诞。

但是在万恶的资本主义世界,就是现实。

赵延年暂时没能改变这个现状,只能选择接受。

谁让他刚醒来,阿娘就选择交船上岸呢。

其实,这个选择也挺好。

水上人家,说的好听。

实际上,就是贱命。

渔民的社会地位,连农民都不如。

在岸上没有家,就像无根浮萍。

出海打鱼,一旦遇到海难,全家死翘翘。

就算没有海难,这年头,水匪横行,每一次出海都是搏命。

赵延年才不愿意,在这个年代的港岛继续搏命。

他阿爹就是海难丧命,两个舅舅则是遭遇水匪,至今生死未卜。

家里的主心骨没了,难怪船东敢这样欺负他家。

“这个该死的混蛋,以后,有机会弄死他。”

赵延年还没说话,姐夫梁海潮就开始不忿起来。

这个皮肤黝黑的汉子,不是本地居民,他是战乱逃到港岛的。

现在是码头的搬运工,取了大姐以后,就在避风塘租房子。

听说以前,还当过兵。

难怪脾气这么火爆。

然而,现在姐姐待产,赵延年可不敢让他乱来。

“姐夫,你可不能干傻事,李大脑袋这种黑心资本家,在咱们筲箕湾弄得越过分,他就死得越快。到时候,大家都活不下去了,肯定有人铤而走险,弄死他的,咱们不需要当这个出头鸟。”

李大大脑袋,名叫李向东。

李家早年是买办出身,后来破落了,只剩下一家船厂。

但瘦死的骆驼比马大,在筲箕湾一带,依旧是一个黑心肠的资本家。

作为资本家,李向东一向标榜自己是李大善人,借钱给渔民造船是在积德行善。

背地里,则被大家喊成李大脑袋。

人如其名,身小脑袋大。

他现在仗着有船有钱,各种压榨筲箕湾的渔民,哪里有压迫哪里就有反抗,早晚死于非命。

不需要姐夫梁海潮去找他拼命。

赵延年跟梁海潮俩人回到家中。

阿娘跟姐姐、二妹、三妹四人都等在院子之中。

一时之间,小小的院子内,众人愁容满面,气氛惨淡。

最终,还是阿娘率先说话。

“小年,你是长兄,你阿爹不在了,以后你就要负责赚钱养活弟弟妹妹们了。”

而大姐又在家待产,姐夫梁海潮只是码头的搬运工,根本就没法帮助家里。

赵延年确实属于赵家主要劳动力了。

阿娘还说,“你以后不能继续去学堂了,希望你不要恨我,你有文化,上岸找活容易,可以去工厂当学徒,也可以跟你表哥一样去洋人的厂子。”

赵延年没资格怨恨,“我一会去就找杜牧师,让他帮我忙介绍活干。”

没有错,赵延年就是整个筲箕湾避风塘疍家渔民少年之中,为数不多上完小学的人。

要不是这一次海难,他估计还可以顺利去读中学。

这一切都得益于他父亲赵弘益。

作为筲箕湾有名的赛龙舟好手,阿爹结交不少外人,见识也比普通的渔民高,知道这个年代,当渔民没啥前途。

于是,拼命想培养自己的孩子上岸。

这种培养,确实有效果。

至少,现在这种情况,赵延年可以找一份不错的工作。

然而,这个时候,二妹突然说话了。

“阿娘,阿哥,我也可以找活干,彩虹姐想让我过去帮忙。”

这话,让赵延年一愣。

妹妹懂事的,让人心疼。

“彩虹姐?哪个彩虹姐?”

他一时半会还没反应过来,对方是哪一号人物。

“就是咱们渔船给洋人大铁船收厨余的彩虹姐。”

被这一提醒,赵延年终于能够把“彩虹姐”对号入座了。

对啊,这样一个现成的筲箕湾避风塘的女富婆,不去抱对方的大腿,绝对的天理不容。

找工作什么的,哪有富婆香!



  飞卢小说网 b.faloo.com 欢迎广大书友光临阅读,优质火爆的连载小说尽在飞卢小说网!,
上一章  回目录  阅读下一章
(按左右键翻页)
华资帝国:从港岛50年代崛起书评: